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在汉中,这座“荒滩”变的“公园”,有多美?

发布时间:2024-08-15 17:58:39 来源: sp20240815

“秋冬时,红嘴鸥是‘当季网红’。这阵子,朱鹮成了‘流量明星’。”迎着晨曦,一群早起的摄影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捕捉”这仲夏清晨的别样“鸟趣”。

6月23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团来到汉中市,天汉湿地公园里,阳光正穿透林梢。

漫步公园,盛放的美人蕉映在江里,将水面染成金黄。栈道旁芦苇荡里,传来阵阵蛙鸣,与啾啾鸟叫和成一首“交响曲”。

看到眼前美景,众人称赞不已。很难想象,在十几年前,这里却是城市采砂河段,岸边常有垃圾。汉江穿城而过的汉中市,提出“一江两岸”的城市规划构想,一幅绿色画卷徐徐展开。

“我们探索‘柔性治水’、实践‘海绵城市’;顺应自然,建立人水和谐的生态系统。”汉中市一江两岸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闫晓明介绍,经过多年持续奋战,“‘脏乱差’摇身一变,成了‘绿富美’湿地公园。”

每天清晨,80多岁的市民宋有钧和老伴一起,早早来到公园健身散步。“小时候,这江上只是个木头桥。现在太好了,水清、景美,心情舒畅!”宋有钧笑言。

步入公园,仿佛走进“色彩的世界”。王淦摄(资料图片)

步入公园,仿佛走进“色彩的世界”。王淦摄(资料图片)

化身“生态卫士”,天汉湿地公园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生态保护修复的整体性、系统性。

“这是汉江的堤防迎水坡,地下半米处,有铅丝笼、石块等编织成的硬质区域,既涵养水分又坚硬无比。”指着前方的一片草地,闫晓明告诉记者,“修筑河堤,不再‘硬梆梆’。融入自然,才能凸显‘柔性治水’的魅力。”

沿江前行,全程2.3公里的鱼类洄游通道映入眼帘。记者溯源而上,但见水体尽可能仿生自然。参差荇菜绿叶黄花,点缀得鱼道更显生机。

“鲫鱼、草鱼、马口鱼、翘嘴鮊等各种鱼类,‘迫不及待’进入鱼道,准备‘跋涉回家’。”闫晓明介绍说,“鱼道末端安装了鱼类智能监控识别系统,最近这段时间,每天可游过上百条鱼。”

绿色打底,水清岸绿。近十年,汉江汉中段水质持续保持优良,出境水质达到Ⅱ类。

在闫晓明看来,这些年湿地公园的建设,一直蕴含着“河流再野化”的探索——

沙石,堆砌成江中绿岛;滩涂,开辟成亲水溪流;缓坡,改造为缀花草坪……广植本地常见的银穗芒、荻、枫杨、水杉等乡土草木,形成具有汉中特色的生态系统。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闫晓明感慨,城与园、园与人相互交融,“关键在于平衡的技巧、共存的智慧。”

(责编:杨曦、陈键)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黑龙江:新房里过新年 - 习近平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成立50周年庆典致贺信

黑龙江:新房里过新年

发布时间:2024-08-15 17:58:39 来源: sp20240815

原标题:黑龙江:新房里过新年

一场新雪过后,黑龙江省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一片白茫茫。村西头把边,一座白墙蓝瓦的新房格外显眼。

赵志山正在院里拾掇柴火,见记者来了,忙放下手上的活儿,热情招呼着进屋。瓷砖地面锃光瓦亮,两铺大火炕平平整整。窗台上摆满了各种绿植,一盆月季花正在盛放,红艳艳的。

“两个月前我们就搬进新房了。新房窗户三层玻璃,铺了地暖,外墙保温板有10厘米厚,是不是挺暖和?”赵志山用手比划着厚度。

2023年8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尚志市遭遇50年一遇的洪水,全市17个乡镇、161个村、23个社区受灾。龙王庙村168户房屋过水受损,赵志山家住了40多年的老房子被洪水从中间冲断,是全村损毁最严重的。

赵志山和老伴儿正在发愁时,村支书郭洪友通知他们,政府会根据灾损程度,想办法给大家解决困难,像他家这种损毁特别严重的免费给建新房。

“家里的锅碗瓢盆米面油都是发的,过冬前,村支书就给我们送来了棉被棉衣,我们在新房过新年。”在一旁忙活的赵志山老伴儿插话说,“不只是我家,其他受灾户也都住上了暖屋子。”

从龙王庙村出来,记者又来到了一面坡镇镇北村。村民梁新志一家在准备着晚饭,炊烟绕着屋顶,放假回家的两个女儿正在为村里的元旦晚会排练节目。房屋外墙上,大水浸过的痕迹依旧清晰。“政府发了补贴款,现在房子都拾掇利落了。”梁新志感慨,“人安全就是最幸运的,来年努力干,希望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接近下午5点,天已全黑,路灯亮了。梁新志一家围坐吃晚饭,女儿们的欢笑声不时传出。

(本报记者 张士英 本报见习记者 李家欣)

(责编:罗知之、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