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建设:注重交叉融合 培养紧缺人才

发布时间:2024-07-31 14:23:14 来源: sp20240731

原标题:新农科建设:注重交叉融合 培养紧缺人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此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其中明确:加强高等教育新农科建设,加快培养农林水利类紧缺专业人才。新农科提出五年来,高等农林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还存在哪些不足或堵点?紧缺专业人才又该如何培养?

交叉融合为学科升级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鱼儿在几个直径一米的透明水缸中游来游去。一旁电脑上,含氧量、水温等水体信息不断更新,根据生成的综合数据,对水环境进行实时调节。

养鱼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被投放到种植着芹菜、菠菜的无土栽培管里,形成“鱼菜共生”循环。

这里,蔬菜长势喜人,鱼儿自由自在。

五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方向,新增生物育种科学、农业智能装备工程、兽医公共卫生等新农科专业,其中5个专业为全国首创。同时,学校瞄准农业科技产业新业态,重塑升级本科课程体系。

变化反映在课表上:建设生命科学、工学与信息科学、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五个专业大类平台课程体系,打造78门大类平台课,面向全校聘任逾700人的高水平教学团队,着重强化学生跨学科思维与能力培养。

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表示,以农学本科专业为例,除了要求学生进一步夯实生命科学与数理化等基础学习外,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工学与信息、人文社科、生态与环境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

地方农林院校同样以学科交叉融合为专业升级改造方向。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除了将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还要关注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等。新农科要适应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四新’建设需求,不仅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学生知识能力结构,还要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形成新的知识组合。”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董维春说。

在南京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表上,除了传统的遗传育种、现代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课程外,还有种子市场营销、种子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农业保险等相关课程。

当前,在与生物、新材料技术的交叉方面,仿生科学与工程在农业大学中开设较少,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的“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因此被列为新兴交叉学科,成为试点建设的本科专业。

如何培养专业紧缺人才

2022年,浙江农林大学智慧农业专业首次招生。一个班60人的招生规模已是其他传统农学专业的两倍,报名人数众多,招生异常火爆。

“从全国范围看,新农科实现了以传统涉农专业为核心,以动物科学、森林保护、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为关键的34个传统涉农专业优化升级;探索建设新兴涉农专业,新设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农业信息工程专业、农业大数据、植物科学与技术、休闲渔业等19个新兴专业。”曹志军介绍。

在传统专业优化升级、新兴专业探索建设基础上,还应将更多目光投向农林水利类紧缺专业。

曹志军认为,“在大数据和智能化背景下,紧缺专业主要包括智慧农业水利、智能农机装备、智慧乡村建筑与规划等新农业工程类专业方向,以及仿生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他建议,在设置类似新农科专业过程中,一个重点是将生物、信息、工程等前沿技术融入学生培养方案,重构专业体系及知识结构。不是“换名不换药”,而是“换药不换名”。此外,还要平衡好“宽”和“深”之间的度,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

专业设立后,紧缺人才又该如何培养?

“所谓紧缺人才,是一个相对概念,主要指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缺口’。传统专业与课程结构,主要体现了近代科学革命的知识分化过程。新农科将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知识整合,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比如生物育种、智能装备等。”董维春坦言,目前,农林院校在文理基础和工程技术方面差距较大。“这既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知识建构,也影响了科研深度。”

针对生物育种紧缺专业,南京农业大学制定“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成立金善宝实验班/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董维春介绍,在培养方面,南京农业大学积极推进“农业特色通识教育”,让学生在见到树木之前先看看森林,拓展宏观视野,强化思维训练,增强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解。

在招生方面,新农科人才培养除了常规的专业招生之外,正在尝试“大类招生”和特殊类型招生。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创开办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目前,第一批学生已进入硕士阶段。本科阶段,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选择科研或工程实践方向的课程模块,积极参与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科研训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刘志刚介绍,该专业采用“3+2+X”的卓越班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无缝对接的学习路径,优秀学生有机会“直博”。

“一些涉农专业交叉性强,需要本硕博贯通培养。”董维春解释,目前,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时,倾向于选择综合性院校,导致涉农高校优质生源外流,农业高端专业人才培养难度增加。“破解这个难题,招生方面要给予一定政策支持,提高学生学农兴趣。”

促进农业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链接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王正加是位“山核桃专家”。他经常带领学生深入山区指导山核桃、薄壳山核桃等产业发展,足迹遍布浙江、安徽、贵州等省份30多个县市。

跟随老师,学生钱思源走进农村,接触过不少农民。她发现,农民缺乏优质的苗木和良种及全套栽培技术。“他们的需求,就是农林人前进的方向。”

王正加表示:“农林紧缺人才培养要在真实情景中进行,通过服务基层农民,解决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技术发展相匹配和协调的问题,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创新和产业发展紧密互动。”他参编《山核桃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一书,把山核桃各生长期常见的病虫害一一列举,帮助农户解决缺技术、缺专家等难题。

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继续实施基层农技人员、林技人员、粮油储检人员三个定向招生与培养项目,共涉及农学、植物保护、园艺等9个专业,“入学有编、毕业有岗”的定向培养项目,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青睐。

“教育教学改革,不能仅停留在大学内部,还要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农业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链接,鼓励利益相关主体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比如邀请企业参与制定培养方案、指导学生,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场所等等,让师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董维春说。

(记者 陈鹏)

(责编:李昉、李依环)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北京以改革创新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 呼伦贝尔千余公里边境线:森林莽莽草原茫茫,尽是护边人

北京以改革创新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31 14:23:15 来源: sp20240731

2000多份干部教师暑期全员实训优秀成果、197项推广成果;231个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868节“基础教育精品课”,优秀作业设计、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优秀案例……12月28日,2023年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暨教研工作会召开,一系列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成果案例揭晓。

“高质量发展是基础教育的生命线,要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说。2023年以来,首都教育系统加强有组织育人,纵深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优秀创新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数字化、教育评价等要素系统的改革创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盼,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成效正从校园、课堂实际发生,到教师、学生实际获得。

坚持五育融合 用好身边“活教材”

“我觉得解放军叔叔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早出晚归,满身泥水,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又出去了,特别辛苦。”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我身边的抗洪救灾故事”主题班会上,孩子们用黏土作品感谢心中最可爱的人。

今年暑期,北京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门头沟、房山等受灾区各学校将弘扬抗洪救灾精神融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大思政课”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上开学第一课,班团会,跨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抗洪救灾中的感人故事,化作了最有说服力的现实“教材”。

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为切入点,丰富竞赛活动,完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资源供给……北京市持续推动学校体育改革,有效带动广大中小学生动起来、体质好起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体测结束了,备考时的努力训练和考场上的咬牙坚持,都成为了难忘的回忆。”“我坚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只要用心走好每一步,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参加完四六八年级体测的孩子写下感悟。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说:“我们始终坚持这样的教育理念:体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运动场就是最好的育人课堂,要让每一个孩子站在运动场的最中央”。

今年4月,密云区檀营满族蒙古族乡中心小学“呼斯勒”马头琴乐团的师生们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他们技术精湛且饱含蓬勃朝气的演出获得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今年以来,依托北京市教委和国家大剧院共同主办的“美育芳草”青少年艺术节,50余所郊区的农村学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截至目前,艺术节共进行了60余场学生专场演出,涵盖110余所学校,近6000名学生登上大剧院舞台。

中小学校园里,一个个劳动实践园落成,富有地域特色、凸显学校特点的“家-校-社”协同劳动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各区针对学生兴趣、爱好,积极做好劳动拓展课程规划,积极发挥社会大课堂作用。700多家资源单位为学生提供了2000多门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下一步,我们要形成对内对外的新型劳动教育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在校内要跨越学科边界,渗入到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对外要跨出校园边界,渗入到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中。”李奕说。

坚持评价牵引 回归育人“主阵地”

今年7月,北京市聚焦基础教育改革真问题,启动中小幼教师暑期全员实训,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考试命题、课后三点半服务、综合实践、体育美育等基础教育领域的真问题,完成暑期“充电”,以实训夯实教师教书育人基本功。

“建设教育强国赋予基础教育新的内涵。这不是简单的‘贴标签’,每个学科的每位教师都应该从自己的教案、课堂、作业、考试中找到切入点。”李奕说,此次实训聚焦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改革,注重实训实际应用效果。

平谷区靠山集中心幼儿园受北京教科院专家启发,迅速调整幼儿园游戏活动,制定新学年的《生态教育游戏方案》;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聚焦家校沟通中的难点,以现场模拟的方式进行对策探讨,形成生动完整的家校沟通案例;门头沟区各中小学校以“情景互动式心理班会”形式举办开学典礼,通过一系列心理游戏和活动,帮助师生、家长灾后心理恢复,一起“上岸起飞”……接地气、能解渴、有实效,为期两个月的“全员实训”迅速转化为“全员实干”,形成2000多个优秀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命题设计、班队会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设计等案例成果。

收获的新理念、形成的新思考,成为新学期课堂上的生动实践。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的“教-学-评”一体化综合改革持续推进。9月,以“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的思路推进中考改革,改革考试方式,调整计分方式;10月,启动中考改革“质量月”,教科研部门、责任督学下到各个学校,针对评价方式有调整的学科进行研讨和展示;12月,进入中考改革“评价月”。李奕说:“我们希望以评价改革为牵引做减量、提质量,引导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引导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

按照高质量发展需求,首都教育绘制了改革“时间轴”,学校的课堂也发生了实质的变化——课上生活气息更浓了,趣味实验更多了,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多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地理课上,学生们为旅行社制定私人旅游路线;天通苑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授课教师身穿马面裙走进课堂,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通州区运河中学东校区生物实验室里,学生们利用面团、牛奶、花生、橙子等,动手操作实验;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园里成熟的柿子成了生物课、劳动课、美术课等多门课程的重要素材。

坚持协同供给 构建育人“新载体”

做好“大减法”,减少低效、无用、多余的学习和考试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用实“小加法”,将兴趣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嵌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过程中。北京市教委介绍,未来将进一步扩大高中教育集团、教育联盟和学区的作用,使之成为新的育人载体,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另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探索首都特色的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北京市已成立青少年创新学院,命名首批18家北京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未来,将按照大构架建设、小切口试点原则,推动建立市区校三级有组织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集纳大中小学、校外教育、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在学员发现、课程开发、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载体、新赛道。

此外,北京还探索以教育数字化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变革、育人质量提升,为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东城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资源数字化,将博物馆虚拟场景引入平台,利用多重技术让文物全方位呈现在学生面前;广渠门中学与大兴区长子营中学开展的双师课堂教学实验已实现统一安排课程时间、协同备课,共上一堂课;房山区实验中学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教、学、测、评全流程数字化……北京市各区各校进一步丰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完善资源开发、更新、质量保障和共享机制。

“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北京已逐步构建起新型协同教育供给体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纳一切有益的资源,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磅礴的力量,奋力谱写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李奕说。(孙竞、臧晓菲)

(责编:李依环、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