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详解三季度数据:加大粮食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小微企业贷款继续增量扩面

发布时间:2024-08-02 17:14:01 来源: sp20240802

“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前三季度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超过去年全年增量”“稳妥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目前绝大部分贷款已调整到位”……10月20日,在2023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数据信息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工作负责人对业内关注的粮食安全、小微企业、房地产等民生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发挥政策性金融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高度重视金融对粮食市场稳定的支持作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性银行监管工作相关负责人韩冰表示,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粮食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指导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通过政策性资金,充分发挥粮食收购资金供应的主渠道作用,支持粮食收购资金份额始终保持在银行业的50%以上。

韩冰介绍,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农业发展银行累计投放粮油收购贷款1301亿元。尤其是今年5月,河南省出现较为严重的“烂场雨”现象,部分地区的小麦受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督导农业发展银行及时响应、迅速行动,把支持粮食收购作为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出台兜底收购政策,支持河南收储企业敞开收购受损芽麦,守住了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有效发挥了托底作用。

韩冰表示,当前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半。为更好地稳定社会预期,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秋粮收购工作顺利开展,9月份,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有关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农业发展银行已安排1800亿元信贷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秋粮收购,比2022年同期增加100亿元,后续还将根据收购情况随时增加。

“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继续关注金融机构对粮食领域的信贷投放情况,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粮食收购资金供应的主渠道作用,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韩冰表示。

小微企业贷款继续保持增量扩面态势

“今年以来,小微企业贷款继续保持增量扩面态势,贷款结构不断优化,在支持小微企业恢复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惠金融工作相关负责人冯燕介绍,截至2023年9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9.2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4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8万亿元,前三季度,贷款增量已超过去年全年增量;有贷款余额客户数4260.5万户,较年初增加372.8万户。

冯燕介绍,自今年7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启动“走万企 提信心 优服务”活动以来,各地已将289.1万户中小微企业纳入对接范围,金融机构合计对接170.7万户次。期间,银行机构向43.1万户中小微企业新发放3.9万亿元贷款。

“下一阶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细化政策举措,着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冯燕说,一是扎实开展好“走万企 提信心 优服务”活动。指导金融机构按照计划完成走访对接,认真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尽力满足企业合理需求。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流程,务求实效。特别是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等企业,加大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各监管局积极联动当地政府部门,适当扩大活动对接范围,使得金融服务和政策惠及更多中小微企业。

二是开展小微企业信贷质效提升系列行动。包括首贷拓展、信用贷提升和“伙伴银行”三项行动。首贷拓展,就是要引导银行机构拓展生产经营正常、没有贷款记录的无贷企业,加强首贷支持,扩大贷款覆盖面;信用贷提升,就是要引导银行研发小额信用贷款产品,降低对抵质押担保的过度依赖,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信用贷款支持;“伙伴银行”,是鼓励有能力的银行逐步建立“信贷+”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更好满足小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多样化需求,成为企业成长的伙伴。

三是联动相关部门完善外部环境。联合国家发改革委推进信用信息共享,联合工信部加强专精特新、重点产业链等企业信息共享,联合税务总局深化“银税互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与金融机构共享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用信息,更好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为小微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认房不认贷”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

在持续加强改善民生和社会保障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方面,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工作相关负责人刘志清介绍,合理满足刚性群体信贷需求,个人住房贷款中92.5%用于支持购买首套房。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77.7%。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持续增长。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同相关部门优化房地产政策,合理优化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要求,明确将‘认房不认贷’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更好地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刘志清表示,稳妥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目前绝大部分贷款已调整到位,有效缓解居民房贷支出压力。指导银行保险机构落实“金融十六条”,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银行累计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2.4万亿元。截至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展期余额同比增长183%,商业银行开立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余额同比增长80%。

(责编:孙红丽、吕骞)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中新教育丨中国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塞拉利昂有关部门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等两份合作文件

中新教育丨中国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

发布时间:2024-08-02 17:14:02 来源: sp20240802

   中新网 上海4月21日电 (记者 许婧)孔子老子塑像在校园落成、全新建设的校史馆开馆……作为中国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迎来了第70个生日,五湖四海的校友回到校园,深情共叙母校情、师生情、同窗情。

作为中国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迎来了第70个生日。4月20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建校七十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供图

  20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建校七十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作为学校应用型办学的重要推动者,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上海市原市长徐匡迪发来贺信,勉励学校“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产教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学校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紧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产业发展,为科教兴国作出了积极贡献。上海高等教育正着力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全市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办学,“希望学校在应用技术型发展定位中持续形成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优势,锻造一招制胜的核心竞争力,继续走在中国应用型高校的最前列,努力为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加快‘五个中心’建设展现更大担当,实现更大作为。”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应新中国建设之需而生,应新世纪改革之需而立,应新时代发展之需而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在大会致辞中深情回顾和总结了学校70年来的办学历程、办学经验和办学成就,“一路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特色引领,聚焦优势、面向行业是上应不变的本色;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五育并举、德技并重是上应鲜明的底色;始终坚持应用导向,产教融合、产研协同是上应不变的成色;坚持技术创新,扎根地方、服务大局是上应永恒的亮色。”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等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汪小帆说,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学校要用行动答好“教育强国,上应何为”的时代答卷,将努力坚持培根铸魂,广育应用创新之才;努力坚持四个面向,勇担创新驱动之责;努力坚持改革攻坚,走好特色办学之路,在技术变革浪潮中披荆斩棘、逐浪前行,更好成为一所冠名“应用技术”的大学,为加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作为一所应用型高校,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所需,探索“学科+产业”创新模式,确立了三大特色学科群,对接上海现代产业集群。比如,香料香精化妆品学科对接美丽健康产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香精香料化妆品制备与应用等方面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并享有“中国调香师摇篮”的美誉,牵引服务香料香精化妆品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会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分别与上海大学、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签署校际战略合作协议和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大会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筹建“上应大-上交大协同创新特区学院”。

  大会还举行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产教融合平台”揭牌仪式,学校与四家行业头部企业共建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上海亮威照明科技等合作单位在学校设立产教融合发展基金,为学校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七十载峥嵘,弦歌不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每一步发展都见证着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上下求索,每一次前进都书写着为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胸怀气魄,每一次飞跃都彰显着助推国家战略和区域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说,在迈向新征程的全新起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将在奔向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征程上再出发、再奋进、再辉煌。(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