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唐风市井 中外友人“安仁坊”遗址品茗叙合作

发布时间:2024-07-17 14:12:23 来源: sp20240717

   中新社 西安11月18日电 (杨英琦)“西安深深地吸引了我,这里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是如何的深邃且博大。”吉尔吉斯斯坦设计师吉尔巴拉说,十分希望与中国友人展开文化方面的合作。

  18日下午,为持续扩大西安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经贸、文旅、医疗、餐饮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提升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水平,“一带一路·长安茶叙”文化交流活动在西安举办。当日,中外友人品茗叙话,沉浸式感受唐风市井生活。

  座谈期间,中外嘉宾在古琴乐声中品茗交流,分享经验与心得,随后在安仁坊遗址展示馆中沉浸式体验唐人的生活方式,充分感受唐人的生活细节与审美特点。

11月18日,中外友人在安仁坊遗址展示馆内参观。 中新社 记者 杨英琦 摄

  安仁坊是唐长安城外郭城一百零八坊之一。现安仁坊遗址展示馆内,既有宅邸遗址,可观古人的生活遗迹,也有“唐代市井生活”主题展区,一览唐人的饮食起居与艺术文化。

  “飘逸的裙摆、精美的发髻、鲜艳的衣裙……鲜活的文化场景使我印象深刻。”吉尔巴拉第一次来到西安,她表示,此次与唐文化的“亲密接触”对其未来的工作有很多帮助,“我希望了解更多的唐文化与西安历史,了解更多中国传统的风俗。”

  “这次活动使我对西安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茶艺到唐代服饰,我从中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雅致。”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吐兰表示,希望现代服装设计可以汲取汉服元素,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感受、体验中国文化之美。

11月18日,嘉宾在安仁坊遗址展示馆内拍摄感兴趣的服饰细节。 中新社 记者 杨英琦 摄

  “我对中国的茶很感兴趣,很高兴看到茶文化在当今中国青年中的热潮与复兴。”吐兰认为,仍有许多隐藏在悠久历史中的中国文化值得人们发掘。

  陕西是中国古代“茶马互市”的重要场所之一。这里不仅出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茶叶,茶文化也经由长安,沿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走向海外。

  长期以来,西安通过文化交流打开了一扇扇展示古都新形象的窗口。西安官方表示,未来该市将继续发掘和用好丰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西安风格的城市文化,彰显千年古都独特魅力。(完)

【编辑:陈文韬】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从年画中来,到年画中去 - 山东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行动态管理 倒逼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从年画中来,到年画中去

发布时间:2024-07-17 14:12:24 来源: sp20240717

原标题:从年画中来,到年画中去

  杨柳青古镇 天津西青区委宣传部供图

   秋日午后,阳光穿过木质窗棂,落在窗前的木桌上。

   阳光正好。天津杨柳青镇“玉成号年画坊”里,张宏将一张宣纸覆在木版上,施加轻重不同的手力,一幅清晰的“莲年有馀”跃然纸上,身着红肚兜的胖娃娃怀抱金鱼,谐音“年年有余”,暗含百姓期盼丰收的美好愿望,这是杨柳青木版年画里最经典的形象。

   “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千年流淌的大运河滋润了天津杨柳青古镇,也孕育了名誉中外的“杨柳青木版年画”。

   “杨柳青年画兴盛于明代,江南的纸张、水彩沿京杭大运河北上至此,随之而来,还有苏州桃花坞年画的精致工艺。吸众家所长,杨柳青年画进一步兴盛,在清代成为四大木版年画之首。”提起年画,性格内敛的张宏打开了话匣子。

   张宏是杨柳青年画“玉成号画庄”第七代传承人,19岁起跟随第六代传承人霍庆顺学艺。她自豪地笑着说:“我是儿媳妇,我们老爷子是国家级传承人。杨柳青年画以‘勾、刻、印、绘、裱’五大工艺闻名,‘绘’是杨柳青独有的。这道工序,需要极大的耐心。知道吗?画胖娃娃的脸,就需要20道工序。”

   作为传承人,张宏痴迷地“画”了28年。她将传统文化与爱党爱国之情结合起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作《举国同庆,为国祈福》,为庆祝建党百年创作《建党百年庆,共筑中华梦》,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创作《团结奋进、伟大复兴》等作品。这些年画,向世界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描绘了祖国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的景象,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切期盼。

   一只黄色的小老虎张着嘴巴,两只眼睛被铜钱替代,身后甚至还长有一对翅膀,这是张宏和美院专业老师一起创作的《如虎添億》,相较于传统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这是张宏的一次全新创作。

   在延续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杨柳青木版年画,这是张宏最想突破的,“不过老爷子叮嘱过,不论画风怎么创新,老手艺不能丢。”

   张宏在保留传统技法基础上融合现代技术推陈出新,她将年画与吊钱结合起来制成年画吊钱,把年画从纸上画到团扇上,为单纯观赏性增加了实用性,让年画的形式不断丰富。

   出“玉成号”,沿路走,大运河畔杨柳堆烟,灰墙古道。前不久,天津海河游船子牙河航线西青段通航,新航线从海河古文化街码头出发,沿途经过狮子林桥、望海楼教堂、三岔河口、“天津之眼”等文旅地标,进入子牙河西青段,在杨柳青(白滩寺)码头登岸。从古街到古镇,两三个胖娃娃嬉闹追跑,俨然年画中走出的祥和景象。

   杨柳青镇的历史文化与大运河密不可分。“过去古运河遭到了破坏,十几年前被修复。现在,它被保护起来做景区。”偶遇杨柳青十六街村90后小伙儿陈晨,“我觉得政府做的一个特别高瞻远瞩的决定,就是停拆止损,保留旧镇区所有原民居。”

   古今结合,选择性修复胡同大院和文化地标,才能更好地重现运河古风古韵。天津市相关部门最终确定大运河及杨柳青古镇周边按照“再活化、再组织、再开发”的发展思路,保留老宅子,按照“城市针灸术”理念进行历史人文修复,打造古朴古韵的运河风貌。

   年画中表达的美好生活正在成为现实,“家家能点染,户户擅丹青”的杨柳青镇正在走入画卷。(本报记者 刘茜 董山峰)

(责编:乔业琼、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