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起底美国对华舆论战的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4-07-21 18:28:22 来源: sp20240721

  欧洲学者扬·奥伯格日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美国曾提出一项法案,提议连续5年拨款,培训记者炮制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经《国际锐评》查证,奥伯格提及的法案,与美国国会参议院外委会2021年4月通过的《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内容高度吻合。

  翻看法案内容发现,它提议美国从2022至2026财年每年拨款3亿美元(总额15亿美元),用于对抗“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法案规定,每年拨款1亿美元,支持美国国际媒体署等相关机构,在全球监控和反击所谓中国发出的“虚假信息”;相关政府部门应支持和培训记者,帮助他们获得对“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调查技术。法案还提到新疆20多次,扬言美国应插手中国新疆事务。由此,美国对华舆论战的手段露出了“冰山一角”。

  近年来,美国错误地将中国视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对华发动全方位打压遏制,舆论战、认知战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一带一路”、中国经济、新疆等议题,成为美方污蔑抹黑的重点。那么,华盛顿是如何操控媒体开展对华舆论战的?经过研究调查,《国际锐评》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套路。

打造“机构—媒体—政府”造假链条

  长期以来,美国媒体占据着国际舆论场的优势地位,非常擅长搞舆论战这一套。其中,隶属于美国国际媒体署的美国之音电台(VOA)、自由亚洲电台(RFA)等机构,从成立之日起就被认为带有强烈的政治性。

  以VOA为例。《国际锐评》分析了2023年全年它对“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发现高达93%的报道都是负面的,其中“债务陷阱”这样的负面叙事频频出现。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侯赛因·阿斯卡里追溯了“债务陷阱”这一词语的来源。他发现,直到2018年5月,这个词才进入大众视野。当时,美国国务院向各媒体分发了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一份题为《债务外交》的文件,而文件作者之一正是美国国土安全部官员。数据统计发现,从2018年起,关于“一带一路”债务问题的报道大幅增加。看来,“债务陷阱”不过是美国媒体和政界相互配合的一个产物。

《债务外交》

  与此同时,美国一些所谓学术机构也加入进来,形成一条生产、传播虚假信息的产业链。

  2023年11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举办完两周,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援助数据研究实验室(AidData)就发布一篇报告,声称“一带一路”涉及贷款约80%流向了陷入财务困境的国家。紧接着,美媒争相造势,呼吁美国打造自己的经济发展朋友圈。几乎同时,美国操办了首届“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领导人峰会”。会上,美国领导人含沙射影地提到“债务陷阱”,要求美洲国家作出排他性选择、与美合作。

  这个AidData是什么来头?根据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官网信息,AidData是它长期资助的机构之一。不难看出,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横跨“机构—媒体—政府”的造假闭环。难怪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近期发布报告称,西方媒体对华负面报道已经形成了一项“指控产业”。

培植海外媒体诋毁中资企业

  依靠霸权,美国还把“美式新闻”造假套路输出到全世界。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美国在全球的政府分支机构与当地组织合作,培训当地记者,怂恿他们诋毁中方相关项目和企业。

  2022年5月,津巴布韦媒体《标准报》发布了一篇报道,污蔑中国矿企虐待当地员工,称这名员工“受伤送医,还被解雇了”。这家媒体称,报道是和津巴布韦一个名叫“信息促进发展信托基金(IDT)”的机构合作完成的。然而很快,津巴布韦《先驱报》就发文,用大量事实证明,这名员工只是和中方员工发生了小口角,并没有被殴打,也没有被解雇。

《先驱报》报道内容截图

  那么,《标准报》为何要发这篇虚假报道?原来,它合作的IDT背景不简单。据《先驱报》报道,2021年9月,该机构邀请津巴布韦和周边国家的12名媒体记者参加了研讨会,给他们分配了“下一阶段任务”——发布涉华负面新闻;同时对他们进行培训,要求瞄准中资企业、重点关注“问题”。文章发表后,记者就能通过代理机构从美国驻津巴布韦使馆,领取每篇1000美元的报酬。

  通过赤裸裸的金钱交易,美国在海外培植当地媒体千方百计抹黑中国。这就是美方一些人言必称的“新闻自由”吗?

收买“演员”扮新闻当事人

  为了让假新闻显得更“真”,有时还要找“新闻当事人”。在这方面,美方也是轻车熟路:在当地支持反华组织、收买“演员”、给西方媒体喂料。

  2019年,一名自称来自中国新疆的女子早木热·达吾提在镜头前作出掩面哭泣状,声称她的父亲在多次受审后死亡、自己在教培中心被强制绝育。

  很快她的哥哥就出面戳破了谎言。原来,他们的父亲是因为心脏病在医院去世的,生前从未被调查或拘押。至于她自己,根本没有被绝育,而是在医院生第三个孩子时自愿做了剖宫产和结扎手术。据美国独立新闻网站“灰色地带”等披露,这名新疆女子,是当地反华组织炒作的“经典”案例之一。而这些反华组织的幕后金主,正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众所周知的美国政府“白手套”。

  长期以来,美国的舆论战与军事、经济及外交等手段密切配合,以维护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然而,随着国力逐渐衰弱,美国越来越依靠舆论战这一武器,塑造自身所谓“道德制高点”。分析人士对《国际锐评》表示,美国试图复活冷战时期舆论战的做法,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也蒙蔽不了世界。

  以新疆议题为例。越来越多的人在看到真实的新疆后,自发成为“新疆代言人”。去年夏天,来自25国的40名驻华使节赴新疆参访,感叹“我们亲眼看到的新疆,与西方媒体说的完全不一样”“人们都应该来看看真实的新疆”……法国作家马克西姆·维瓦斯在《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这本书当中,以亲身经历告诉人们,新疆不存在任何“集中营”,所谓“新疆搞种族灭绝”纯属无稽之谈。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产品,中国不仅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也给全球治理带来了新模式新理念。“谁在帮助非洲发展进步?”《加纳时报》网站不久前刊文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史诗般的转型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

  2021年,德国作家吕德斯在《伪圣美国》一书中指出,美国政府非常善于通过选择和歪曲事实,来混淆是非、影响公众判断。他希望通过这本书,提醒人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被美国操控的媒体舆论蒙蔽。这也是全球未来研究所创始人钱德兰·奈尔所呼吁的,“我们需要更多的非西方消息源,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全球问题,避免沦为西方舆论战的牺牲品”。

  (国际锐评评论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跨省通办”加速跑 便利百姓“就近办”(大数据观察) - 探访中原“神算子”:每秒十亿亿次算力背后的科技力量

“跨省通办”加速跑 便利百姓“就近办”(大数据观察)

发布时间:2024-07-21 18:28:23 来源: sp20240721

  核心阅读

  近年来,公安机关全力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跨省通办”业务逐渐发展成熟,新生儿落户、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全类型户口迁移等,能够在居住地办理的业务越来越多。

  面对群众新要求新期待,“跨省通办”业务种类继续拓展,让更多群众享受改革便利。

 

  “孩子出门急用身份证,不用回山东老家就能申请办理!”近日,常年居住在河北邯郸市馆陶县的秦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馆陶县行政服务大厅公安户政窗口,对窗口民警热心高效为孩子办理跨省身份证首次申领表示感谢。

  为回应百姓诉求,近期一些地方在前期开通居民身份证补领换领“跨省通办”、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全省通办”的基础上,试点拓展新生儿落户、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全类型户口迁移等一系列“跨省通办”新业务,让更多群众享受户政管理改革带来的便利。

  据统计,2023年4月至10月,全国累计办理“跨省通办”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57万张、户口迁移93万笔、户籍类证明44万笔,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异地工作生活。

  新生儿登记,向线上数据流转方式转变

  “是不是要回老家才能给孩子上户口?”前不久,家住云南昆明市的张先生喜迎爱女,来到附近公安综合服务站窗口咨询。他户口远在安徽,如果按以往政策,需回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十分麻烦。

  “现在有了新生儿落户‘跨省通办’的便民新政策,在我们这儿可以一站办理了。”窗口民警马上通过服务系统联系上了张先生户籍地的公安机关。随后,两地公安机关将相关材料在线上平台审批流转后,成功帮张先生的女儿在安徽落户。

  “这样真是方便多了!”不久,张先生便在公安综合服务站取走了女儿的户籍证明。

  云南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云南公安机关与各地公安机关对接协调,由线下协调方式向线上业务数据流转办理方式转变,今年累计办理新生儿落户“跨省通办”业务144件。

  据了解,新生儿落户“跨省通办”在前期京津冀、江浙沪皖、川渝黔、闽赣、粤湘片区开展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在黑吉辽、鲁豫鄂、桂琼滇、蒙晋陕、甘青宁、藏疆和兵团片区相继开展试点,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高质量推进新生儿入户“跨省通办”,公安部积极推动与卫生健康部门实现出生医学证明数据跨部门共享,更好地辅助开展新生儿入户“跨省通办”工作。

  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可直接在居住地办理

  在上海市就业、就学、居住的外省份户籍来沪人员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可就近至派出所或进驻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公安综合窗口申请办理;非山东省常住户口居民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只需提供申请人居民户口簿和就业、就学、居住的相关证明材料,即可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跨省办理首次申请居民身份证的需求,各地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部署,纷纷出台具体细则办法,推动解决百姓烦恼。

  万先生一家人在广东中山市三角镇生活居住多年,一直没回老家给孩子办理居民身份证。谁料因急事,孩子急需用身份证办理各类手续。正好赶上当地试点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广东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公安厅在已开通居民身份证首次申领“跨省通办”基础上,经过试点完善,于今年7月在全省新增户籍三项业务(即新生儿出生登记、户籍类证明和户口迁移)“跨省通办”业务。此外创新推出“一码通办”服务,提升效率,便利群众。

  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公安部坚持问题导向,集中技术攻坚,及时解决系统升级、信息流转等方面问题,确保“跨省通办”试点工作高效顺畅运行。截至今年10月底,31个省份已全面启动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累计办理居民身份证57万余张,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推进全类型户口迁移业务“跨省通办”

  最近,在福建福州市仓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服务综合窗口,有不少来办理户口迁移的市民。“以往只有特定的户口迁移类型可以‘跨省通办’,人才引进等情况仍需回户籍地办理迁出手续,费时费力。”邓女士去年从安徽来到福州工作,由于手续繁琐,一直未把户口迁到当地,如今听说户口迁移业务“跨省通办”覆盖了全领域,便来试试。

  “在部分业务实现‘跨省通办’的基础上,我们将办理内容扩展到人才引进、祖孙投靠、子女投靠父母等全部21种户口迁移类型。外地市民仅需提供身份证、居民户口簿、迁移类型相关的凭证资料,例如工作调令、结婚证、毕业证、录取通知书等,就可以向迁入地公安机关提出落户申请,14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治安大队民警苏张伽利介绍。

  “跨省通办”打破地域阻隔,跑出户口迁移“加速度”。福建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四支队陈昕介绍,今年2月底以来,福建省启动了全域范围内全类型户口迁移“跨省通办”,进一步推动户籍业务由“回家办”到“就地办”,群众不再需要跨省往返奔波,即可一地办结户口迁移。截至目前,共办理户口迁移业务“跨省通办”4.1万笔。

  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9月,全国已有29个省份实现全类型户口迁移“跨省通办”,预计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所有类型户口迁移业务“跨省通办”。

  另外,除户口迁移、开具户籍类证明之外,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等户政业务也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全国通办,推动解决“多跑路”“折返跑”难题,方便群众生活工作。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4日 07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