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赴台,特别要“求证一件事”!

发布时间:2024-07-16 16:54:35 来源: sp20240716

  12日下午,台北松山机场热闹非凡。应台北市影音公会邀请,演员胡歌前往当地参加活动。一下飞机,台湾粉丝以超高分贝的尖叫迎接,还有人举“宝总来宝岛”灯牌表达欢迎。“好亲切啊!好想你们!”胡歌喊道。

6月12日下午,胡歌抵达台湾松山机场。图片来源:联合新闻网

  “我们不hun彼此”

  当天和台湾青年创作者对话会上,胡歌介绍自己和台湾的缘分:第一次来台湾是在2003年,他在出演的第一部电视剧《蒲公英》中饰演了一位台湾人。

  胡歌说,这次来台,特别要“求证一件事”——《繁花》剧中,很多人说他的“沪普”(上海普通话)有台湾口音,究竟有没有?主持人笑回:“确实有一点”。胡歌模仿台湾腔说:“说明我们不分(hun)彼此”。

  2005年,胡歌主演的电视剧《仙剑奇侠传》登陆台湾中视,创下不俗的收视率纪录,“逍遥哥哥”一角也走入万千少女的梦中。今年年初,《繁花》热播并迅速火到了台湾。胡歌所饰演的“宝总”收获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1月12日,电视剧《繁花》主创胡歌(右二)、马伊琍(左二)、唐嫣(右一)和辛芷蕾(左一)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盛典之路”红毯仪式上亮相。 中新社 记者 易海菲 摄

  此次胡歌赴台的新闻一经释出,台湾各大媒体社交平台很快就被粉丝“攻陷”。“从小就喜欢逍遥哥哥”“要见到江左梅郎啦”“欢迎宝总来宝岛”等评论此起彼伏。

社交媒体截图

  更多年轻人粉“陆星”

  胡歌此次赴台行程紧凑。12日下午,他参观松烟文创园区时被问到有没有跟霍建华、林依晨等好友通电话,胡歌说,“该通的都通了,大家都很忙,(依晨)她不在。”

  20世纪80、90年代大陆引进台剧,台湾明星在大陆曝光度升高,加上陆剧中常有岛内知名演员参演,一众明星在大陆收获了大量拥趸。

  不久后,众多陆剧凭借新颖剧情和精良制作走进宝岛,每一部在台热播的陆剧,总能带火几位表现出色的明星。例如近期大火的《庆余年2》,许多“台粉”为张若昀、郭麒麟等演员打call;《我的阿勒泰》也让不少民众认识了充满少年气的演员于适。

  在社交平台帖文评论区,不时能看到台湾网友发问:“薛之谦会来吗?”“什么时候能见到林更新?”......他们盼望胡歌此行是一个开始,未来能有更多“陆星”到访宝岛。

社交媒体截图

  祈盼两岸春暖花开

  在与台湾青年导演的对话中,胡歌表态:“有好的剧本要找我,我是‘既便宜又好用’的演员。”

6月12日,大陆演员胡歌在台北与青年对话。 中新社 记者 张晓曦 摄

  岛内也由此再度掀起关于两岸影视合作的讨论。常年往来两岸的时创影业总经理赖聪笔表示,《繁花》的成功离不开两岸及香港许多优秀工作人员幕前幕后的团结合作,台湾演员林熙蕾也参与其中。因此,该剧拥有不同的视角,也更具国际视野,这种模式可推而广之,创作出更多叫好叫座、走向国际的华语影视剧。

  台湾《中国时报》新闻透视栏目的评论指出,胡歌受到粉丝与媒体热情包围,除了说明“宝总”魅力难挡,也揭示出两岸民间交流更像是两岸关系的基石,是充满“暖流”的,可以为两岸关系堆叠善意。

  台湾《联合报》也撰文表示,哪怕两岸关系趋向严峻,也挡不住民间殷切的交流期盼。文章表示,今年台湾选举前,里长访陆归来被约谈等事件造成寒蝉效应,让许多人“闻陆色变”。没想到,选举后紧张氛围不减反增,许多想要交流的民间团体都担心被扣上“渗透”的帽子。

  13日一早,在桃园机场,胡歌与前来送机的粉丝、媒体挥手道别,签名、合照的邀请,他都一一满足。

  胡歌此行曾表达,期待未来与妻女一同来到台湾欣赏美景、品尝美食。一场“旋风式”访问难免让人回忆起过去一段两岸游客络绎于途的时光。

  作者 木杉

  来源: 中新社 微信公众号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江南小村崭新成长(一线探民生) - 面对持刀歹徒 90后医生挺身而出

江南小村崭新成长(一线探民生)

发布时间:2024-07-16 16:54:36 来源: sp20240716

  白云悠悠地飘浮在大河头村上空,自家小院内,冯锡锦老人仰卧在藤椅上,享受着午后的阳光。他的家坐落在村子的东北部,小溪从屋后穿过,几棵榉树错落四周。

  冯锡锦今年80岁,是土生土长的大河头村人。几十年来他见证着村子发生的种种变化,子女进城发展,他依然选择留下来。

  “住在这里环境宜人,心情舒畅。”看着荡漾在小河中的青山倒影,老人徐徐说道。

  环境整治提升

  干部带头破局

  大河头村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河网密布。漫步村内,环境整洁,一派江南水乡风貌。

  冯锡锦回忆,不久前,村里可不是这样。村民在附近的乡镇企业打工致了富,一幢幢二层小楼沿着河岸拔地而起,这本是好事;可是,不大的村落也开始变得拥挤,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泥泞的道路、发臭的水沟、乱窜的家禽……村子变得杂乱。

  不改变不行了。村党支部在村口的土屋子里,开了一场关于“大河头村如何发展转型”的会。经过集体商讨,大河头村确定将环境治理作为乡村提升工作的出发点。

  怎么个整治法?大家心里并没有现成答案,村干部们就跑了周边省份的很多村庄,先看看现代化农村“长”个什么样子。

  有一次,在溧阳市蛀竹棵村参观过程中发现,昔日随水而走的河堤,如今被石块砌得整整齐齐,水坝重新修建后,不仅美观而且实用。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大河头可以借鉴!

  调研下来思路有了,仍缺方案。于是村里便邀请乡村规划师共同商讨大河头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大河头拿出了初步方案:空余土地统一规划公共空间;村户院前环境亟待集中整治;行道绿化与水道清淤同时进行;建设雨污分流设施……

  对于打造公共空间,村民们心存顾虑。“大河头村改造之前,土地界限分明,依靠村民自主管理即可。大量公共区域出现后,如何让村民们自觉维护管理此片区域,是个挑战。”南塘社区党总支书记沈峰说。这时的大河头村,由于并村原因,由南塘社区管理。

  南塘社区讨论决定,分批施工,发挥试点作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整治的好处。方案一经公布,冯锡锦和老伴都觉得非常好,自家前院的地常年抛荒,鸡鸭棚需要定期清理打扫,费时费力,商量之后果断报名。

  “清清爽爽,打开门就是草坪。”冯锡锦的房子成为第一批试点对象,加固修缮,院落合围,拆除鸡鸭棚改建绿化带,原先堆放杂物与垃圾的院子被释放出十几平方米的空间,老冯也把家中的躺椅、茶具挪到了院子里。

  院落改造好后,老冯高兴地跟左邻右舍分享着新变化。大河头村第一批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的36户村民无一例外地对项目给予肯定,心里打过鼓的村民也通过试点工程看到环境整治的效果,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整治工程。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乡村治理的基础,不仅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做这件事,更应该让他们看到这样做的效果,这才能有效推进工作。”沈峰说。

  群众参与治理

  促进乡村发展

  “环境变好了,总想着做点事情!”社区工作会上,大家提出,大河头村应该重新建立以村民为主的自治理事会,定期向村民征求管理意见、社情民意,与社区做好联动沟通,服务社会治理。

  通过民主选举,大河头村自治理事会成立。大河头村第一任自治理事会理事长冯轩武向记者介绍,当时全村凝聚力较差,急需创新管理模式。

  几块多边形的菜地分散排布在村口,蔬菜冒出绿油油的“小脑袋”,还挂着几颗露珠,透着那股新鲜劲儿。旁边的招牌上写着“缤纷农场”四个大字,这是大河头村“闲下来”合作社打造的第一个项目。

  “我们搞一个合作社,通过合作的形式把大家都聚起来干点事,好不好?”就这样,“闲下来”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成立之初,自治理事会就将村里闲置资源进行整合归纳,把村子前面的空地作为共享菜地打造。

  “缤纷农场”推出一年后,村里又将无人管理的梨树、池塘转变为“土坡梨园”“荷花鱼塘”。

  “农场、梨园、鱼塘是一种合作的形式,凭着自愿原则,村民会以象征性的价格入股,在年底进行‘分红’。”冯轩武告诉记者,这里面一次性入股的经费用来作为启动资金,入股的村民会自愿承担起梨园、鱼塘日常养护、看管的工作。

  合作社收获的农产品会拿到市场售卖一部分,所得收入用于投入下一年生产,剩余农产品会进行二次分配,定量分给未入股的村民与困难群众,其余的由入股村民进行第三次分配。这样在保证产业增收的同时,也能有效利用闲置土地,可谓一举两得。

  作为梨园“股东”的王小惠去年夏天顺利分到了两箱梨子,细算下来,她付出的劳动可远不止于此。浇水施肥、疏花疏果、整形修剪……经常在果园里一待就是半天,“咱为这两箱梨子,值得吗?”她摆了摆手笑着说:“又不靠这个挣钱,大家都是农民,一起种地还可以聊天,多开心啊!”

  农场、梨园、鱼塘等生产场所逐渐变成了老年人谈天说地的好去处,没事儿都自愿去干干活、说说话。

  “闲下来”合作社的模式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促进自治良性发展。王小惠在梨园时就经常听到村民们议论大河头的各项事务,打心里将大河头当作自己的家,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见到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等,既是乡风文明的践行者,更是维护者。

  “原先我不太愿意管村里面的事,但现在谁要是破坏村里的一草一木,肯定不行。”冯锡锦说。

  发掘乡土人才

  探索文旅融合

  清晨的薄雾还未褪去,二十来名小学生有说有笑地走进大河头村。他们身背书包,手拿小本,边走边写着什么,在大河头村各处好奇地搜索着……

  “奶奶,这像香肠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呀?”小朋友们进了村,好像发现了新天地。正在晾晒香蒲的王奶奶被孩子们围住,她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着香蒲果实的妙用,“不能直接吃,花粉可以入药,燃烧可以驱蚊。”孩子们一笔一画地记下了王奶奶讲的知识。

  “大河头村自然条件优越,同时具有塘、渠、河等多种水系特征,物种丰富,且保留着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一个非常好的自然教育大课堂。”无锡春水自然教育机构老师孙晓锋向记者展示为大河头村绘制的地图和动植物图鉴。在她看来,孩子们走进大河头村,就如同上了一堂自然教育课,不仅可以了解生物地理知识,还可以动手尝试挖藕、采茭白等活动,让小朋友亲近自然,了解自然。

  从2022年初开始,村里联合无锡市小学、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让大河头成为自然教育的课堂与研学基地,年轻人行走在村子里,在体会乡村农业生活的同时,也与当地村民交流互动。“我们希望通过自然课堂或研学等方式,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大河头村,加强村民与外界的联系,努力让村庄‘活’起来。”冯轩武说。

  阳光把铁丝编制的篮子照得闪着光,邵彩娟想不到,曾经的手艺,在大河头竟然能变成一门艺术。“在工厂里会手工编织一些器具盛放特种材料,退休后也会接一些散单贴补家用。”受村理事会邀请,邵彩娟成为大河头村“闲下来”合作社匠人工坊的特聘老师,定期组织特殊编织技能的培训课程,授课对象主要为前来研学的小朋友与外来游客。

  各类精美的工艺品被摆放在大河头村“闲下来”合作社活动中心。如今,大河头村自治理事会已经邀请3名本地村民共同参与“闲下来”匠人工坊计划,在编织、铁丝工艺品制作等方面开展相关课程,打造相关体验场景并创设文创产品,在手艺得以传承的同时,带来新的创收点。

  “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要吸引城市人口多来乡村活动旅游,为乡村带来人气;另一方面,要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以‘闲下来’合作社品牌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沈峰说。

  “我要为大河头再写几首诗!”冯锡锦年轻时热爱诗歌创作,作品经常发表在各种报纸刊物上。春日里,他走出院子,漫步于乡野之中,寻觅着属于大河头的崭新诗篇……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8日 13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