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持续方案应对塑料污染

发布时间:2024-09-12 11:30:29 来源: sp20240912

在智利复活节岛,一名游客(左)与当地志愿者一起进行海滩清理工作。 新华社记者 朱雨博摄

“2024拉帕努伊海洋保护及塑料污染问题太平洋峰会”近日在智利复活节岛落幕。峰会当天通过主席声明,呼吁以可持续方案应对塑料污染及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退化挑战。

本次峰会由联合国驻智利相关机构、智利外交部与复活节岛市政府共同举办。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等国家以及相关地区和机构逾百名代表参会。峰会主题包括与海洋保护和塑料污染相关的国际协商进展、最新处理技术、法律框架建设等。

主席声明指出,应尽快采取实际行动保护海洋,尤其应关注太平洋地区塑料污染问题;支持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关于终止塑料污染的相关决议;鼓励地方、国家和区域性倡议,整合民间、学术界、私营部门和各级政府等不同群体力量;应加强海洋保护方面科学研究,以科学决策促进海洋资源保护和可持续管理。

联合国智利驻地协调员玛丽亚·何塞·托雷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洋塑料垃圾不仅危害生物多样性,微塑料进入食物链后还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治理塑料污染是一项困难的任务,目前正通过联合国框架推动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本次峰会通过的主席声明将对有关谈判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驻智利大使牛清报在峰会上介绍了中国在海洋保护与控制塑料污染方面的经验做法,特别是在海洋污染治理国际合作上的积极作为。他表示,中国倡导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共同推动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治理,共同守护碧海蓝天。

复活节岛是太平洋东南部一座火山岛,当地的语言称为“拉帕努伊”。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一项研究显示,每年约440万件垃圾被洋流带到该岛。在复活节岛市长佩德罗·埃德蒙兹看来,复活节岛的遭遇是太平洋岛屿塑料污染危机的缩影。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塑料在海洋垃圾中占比最大、有害度最高且持续最久,至少占海洋垃圾总量的85%。

(据新华社智利安加罗阿电 记者朱雨博)

延伸阅读???

研究表明:

海底或堆积多达1100万吨塑料垃圾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研究人员根据模型测算,海底可能堆积多达1100万吨塑料垃圾。

这项研究新近发表于英国刊物《深海研究,第一辑:海洋学研究论文》。研究认为,海底已成为大多数塑料污染物的“栖息地”,海底堆积的塑料污染物可能是海面漂浮的塑料污染物的100倍。

借助两种分别基于遥控潜水器和海底拖网数据的预测模型,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估算了海底塑料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结果显示,目前海底已有300万至1100万吨塑料污染物,主要集中于靠近陆地的海域,其中46%的塑料污染物所在的水深不到200米,其余54%位于水深200米到11000米之间。

研究认为,海洋中塑料污染物增加的速度约相当于每分钟向大海倾倒一辆垃圾车的塑料。研究人员说,了解导致塑料在深海中流动和堆积的主要因素,有助于从源头减少污染和开展环境修复。

(据新华社堪培拉电 记者章建华、张娜)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当传统佳节邂逅非遗 “端午经济”消费活力升级 - 香港赛马会举办亚运奖牌运动员赛马日 嘉许运动员3260万元

当传统佳节邂逅非遗 “端午经济”消费活力升级

发布时间:2024-09-12 11:30:30 来源: sp20240912

  近期,随着端午“小长假”临近,休闲旅游消费升温,民俗文化游热度渐显。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赏古乐……今年端午节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场景不断推陈出新,热气腾腾的“端午经济”成为消费活力升级的缩影。

  从文博游、国潮游到古镇游,各类深度体验中国历史文化的“新中式”旅行在游客的出游选择中“榜上有名”。据旅行平台预测,2024端午假期热门的“新中式”打卡目的地聚焦西安、洛阳等历史文化名城,游客对历史博物馆参观、龙舟观赛体验、非遗体验、历史文化景区打卡、汉服妆造体验等旅行方式兴趣盎然。

  以传统佳节为契机,多地因地制宜,深挖本地传统文化底蕴,推出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文化游成为拉动旅游市场增长的新热点——

  各地龙舟大赛将在端午佳节接连开桨,这项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运动再次在社交媒体上火爆“出圈”。据平台显示,花式龙舟比赛带动“赛龙舟”热度环比上涨133%。盛夏江面、鼓乐喧天,龙舟竞发、破浪而出……以节为“媒”,各地将“龙舟经济”与旅游业相结合,进一步推动龙舟文化的传承,打造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新名片。

  端午节是人们“味蕾寻鲜”的好时机。粽子消费市场近日热闹非凡,口味升级、跨界“上新”,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朱家角古镇里花样繁多且口味多元的粽子吸引人们驻足、购买,乌镇景区推出时节限定“五黄宴”,陕西、福建等地也推出非遗美食线路,让游客大饱口福,“色香味”里过端午。

  重庆:龙舟竞渡迎端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重庆:龙舟竞渡迎端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非遗市集也是端午假期的好去处。采艾蒿、做香囊、观看非遗传承人的精彩表演、身穿汉服来一场沉浸式过节……多彩活动汇集成一场场充满烟火气的市集、游园会,召集游客“拾趣”端午。全国多地近日推出相关主题活动,营造互动式的节俗体验新场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将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新体验。

  近年来,“文化大餐”日益丰盛,国潮消费持续升温,文化消费供给逐步呈现多样化、个性化与品质化趋势。端午作为传统节日,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仪式感,游客可以从颇具丰富文化内涵和浓厚仪式感的旅游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在追求“节日味”的同时追求“文化味”。

  业内人士认为,传统佳节与非遗擦出“火花”,传统文化、国风古韵被重新激活、演绎。以端午节为契机,旅游市场丰富供给,多地将传统民俗有机融入公园、美术馆、古镇等新空间,让非遗越发可感、可知、可参与,在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将有效推动“端午经济”释放消费活力。(人民网) 【编辑: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