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首图 “精神粮仓”

发布时间:2024-08-29 11:29:18 来源: sp20240829

  首都图书馆A座外景。

  开通手机借阅功能,可实现无卡借阅。

  首都图书馆A座历史文献阅览室。

  读者在首都图书馆读报。

  2023年10月21日,首都图书馆迎来110岁生日。从北京城南的一座小图书馆,到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以传播知识、启发民智为己任,用一百余年的时光,执着地建造着“精神粮仓”。

  行走百余年,首都图书馆已经成为北京市重要的知识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更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和“书香北京”的主阵地之一。据统计,首都图书馆现拥有941.7万册/件馆藏资源,630.91TB数字资源,全年免费开放,为社会公众提供文献借阅、信息咨询、讲座论坛、展览交流、文化休闲等全方位、多层次、全媒体的文化信息服务。

  一卡通北京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首都样本”

  作为北京市属公共图书馆中心馆和龙头馆,首都图书馆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思路、新形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为指导,以“标准化、统一化、便捷化”为宗旨,推进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建设覆盖全市的图书馆(室),推动“阅读北京——首都市民阅读系列文化活动”等全市性阅读推广活动,坚持打造多层次、跨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首都样本”。

  2022年,北京市四级公共图书馆(室)总数达到6135家,基本形成了以首都图书馆为中心馆,各区图书馆为总馆,街道、乡镇图书馆为分馆,社区、村图书室为基层服务点的总分馆制服务体系。

  在文化资源的覆盖上,首都图书馆主导实施基层图书服务资源配送机制,将市、区两级文化资源输送到基层,实现全区域文化资源的有序流转。目前,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覆盖全部市、区、街道、乡镇图书馆和部分社区、村图书室,实现文献资源联采统编、书目信息联合检索、图书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享,让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覆盖全市。

  首都图书馆还为市民提供更多文化服务。例如,以“沟通历史、传承未来”为目标创建的“首图讲坛”,已培植出“乡土课堂”“尚读沙龙”“社科讲堂”“科普讲堂”等多个品牌,举办讲座2000余场,“走进故宫”“博物馆之旅”“阅读文学经典”等特色主题系列受到读者广泛欢迎,成为市民开展终身学习的“没有围墙的大学”。

  掌上阅古今

  搭建数字文化服务主阵地

  从图书馆服务台前长长的借阅队伍,到网借配送、送书到家,首都图书馆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在云端搭起传递文化自信的新阵地,实现了“掌上阅古今”。

  首都图书馆整合数字资源,开辟线上渠道,与支付宝APP联合,在“阅读北京”支付宝小程序中推出“二维码读者证”;读者登陆首都图书馆和各区图书馆网站、首都图书馆客户端和微信服务号平台,可以检索利用电子图书、电子报刊、多媒体等各类数字文献;通过图书预约外借服务,读者无需到馆即可借阅纸质图书。2020年以来,首都图书馆带领全市公共图书馆以“云中图书馆”形式打造立体的资源、服务、活动、传播矩阵,共举办线上读者活动1.5万余场,超7000万人次参与。

  对古籍文献、北京地方文献,首都图书馆也同步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赋能,自主开发建成“北京记忆”和“首都图书馆古籍珍善本图像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方便更多人亲近传统典籍。“首都图书馆古籍珍善本图像数据库”免费供公众阅览,目前收录148种珍稀善本,均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贵古籍,后续还将陆续增加新的数字化成果。

  北京地方文献图书是首都图书馆的特色。据统计,“北京记忆”特色数据库收录经典北京地方文献图书1200种,金石拓片3300幅,明清及民国时期舆图600余种,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的北京老报纸、北京历史照片2000余幅,始自1914年的北京地方政务公报、老戏单747幅等,开创了集保护、开发、利用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全新模式。数字化拉近了北京地方文献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得以一窥北京这座古城的历史风貌与灿烂文化。

  跨空间联动

  探索文化资源共享新模式

  首都图书馆将“共享”理念深深融入公共文化服务。

  2015年11月,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在石家庄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成立京津冀图书馆联盟,制定《京津冀图书馆联盟章程》,发布《京津冀图书馆联盟“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三地公共图书馆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促进图书馆事业协同发展。

  公共图书馆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首都图书馆自2016年开始实施“‘一带一路’图书馆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每年从海外北京友城中选取4个国家的图书馆开展交流活动,互设读书专区,互办学术讲座,互递文献资料,互动学术交流,互派馆员访问。目前已与丹麦哥本哈根中心图书馆、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图书馆、赫尔辛基新中央图书馆等16家海外图书馆签署合作协议。

  “走出去”的同时,首都图书馆也积极“引进来”。通过搭建文化展览展示舞台,首都图书馆策划举办了“拉美艺术季”“伊朗文化周”等异域风情展,为市民提供不一样的图书馆文化体验。

  预计今年年底,北京城市图书馆将竣工,这座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首都图书馆分馆将为北京增添一处文化新地标。未来,首都图书馆将继续加强“云阵地”建设,优化文化培育力,为数字阅读和数字文化探寻新的发展动能;把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打造适应读者需求、融入百姓生活的特色阅读空间;丰富文化内容供给,搭建以文会人、以书交友、以阅聚人的平台,助力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和书香北京的构建。

  (本文配图均由首都图书馆提供)

(责编:卫嘉、白宇)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千年古城打造“博物馆之城” 让每8万人有1家博物馆 - 广西钦州浦北打造陈皮精深加工基地和陈皮产品交易中心

千年古城打造“博物馆之城” 让每8万人有1家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4-08-29 11:29:22 来源: sp20240829

   中新网 绍兴1月3日电(项菁)当前,各地“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据浙江省绍兴市府办最新消息,绍兴将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力争四年内实现“每8万常住人口拥有1家博物馆”。

  绍兴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尤其在绍兴古城,古巷、台门、石桥俯首皆是,处处流淌着名人故事,一直以来就被人们赞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2023年8月10日,绍兴鲁迅纪念馆门口挤满了游客,等待入馆。项菁 摄

  根据统计,到2022年末,绍兴已拥有136家博物馆(含类博物馆),备案博物馆数量54家,其中包括国家等级博物馆10家,年参观人数超过400万人次(绍兴常住人口535.3万人)。

  为了擦亮“金字招牌”,绍兴近日公布《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7年,基本建成以国有综合博物馆为龙头、专题博物馆为骨干、非国有博物馆为特色、乡村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绍兴全市建成各类博物馆200家以上,其中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70家以上,年参观人数超过常住人口数。

  眼下,位于绍兴镜湖新区的绍兴博物馆新馆已具雏形,正处于内部配套建设及陈列阶段。根据方案,当地将做强国有综合馆,力推绍兴博物馆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同时在绍兴各地深入实施国有综合博物馆软硬件改造提升项目,改善现有国有博物馆办馆条件。

  在建设“博物馆之城”进程中,其将目光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挖掘行业资源特点,鼓励国有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建设各类专题博物馆。

2023年12月底,位于绍兴的浙东运河博物馆一景。项菁 摄

  譬如当地将围绕越文化、宋韵文化等地域文化,加快推进越文化博物馆、南宋皇陵博物馆等标志性专题博物馆建设;培育提升浙东运河博物馆、中国黄酒博物馆、绍兴气象博物馆、越剧博物馆、绍兴市兰亭书法博物馆等10家以上特色鲜明的专题博物馆,整体提升办馆质量。

  千百年来,这方热土还孕育了“中华书圣”王羲之、“心学大儒”王阳明、“鉴湖女侠”秋瑾、“民族脊梁”鲁迅、“学界泰斗”蔡元培、“人民好总理”周恩来等大家,催生了多元灿烂的名人文化,“名士之乡”的美誉闻名中外。这些年,绍兴发挥名人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激活行动,这些名人故居正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点。

2023年5月5日,位于绍兴的蔡元培故居吸引年轻人参观。项菁 摄

  根据方案,绍兴将持续实施名人故居修缮计划,加快推进邵力子、袁雪芬、陈建功、竺可桢等名人故居改造提升,完成100处以上名人故居网上地理位置标注。同时实施名人文化研究和绍籍名人回归计划,加强王阳明、蔡元培、鲁迅、周恩来等名人生平事迹研究,丰富名人故居展陈内容,创新手段提升展陈水平。(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