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台青年携手探索“文旅元宇宙”

发布时间:2024-09-07 13:15:22 来源: sp20240907

据新华社上海电  (记者潘清)用猫的视角观察台湾街道、海滨和市集的《在地猫咪代表》,将东方明珠等地标建筑“装”进超大面碗的《上海面对面》……这些脑洞大开的设计创意,是11月12日揭晓的2023“情系青春 爱AI在上海”两岸青年文旅交流活动获奖作品,也是沪台青年携手探索“文旅元宇宙”的成果。

今年的“情系青春”活动以“文旅元宇宙”为主题,以“数字型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为主线,邀请了40余名两岸青年学生参与。

通过主办方精心安排的“一江一河”主题参访、“建筑可阅读”城市行走、“海派非遗”手作体验等丰富行程,青年学子们感受海派文化魅力,体验传统文化韵味。VR沉浸式探索体验以及数字多媒体领域的学习交流,则助其了解“数字文旅”前沿动态,激发AI创新思维。

作为活动“重头戏”,沪台学子们围绕“城市微旅行、阅读建筑、自然生态、城市味道、文博艺术、声音记忆”六大主题,用各自创意并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等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创作出200余件数字文旅作品。

主办方表示,上海正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布局“文旅元宇宙”新赛道。此次活动旨在鼓励沪台两地青年通过学习交流,携手探索用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对于台湾屏东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系四年级学生林品辰而言,参与此次交流活动获益匪浅。“台湾文创产业底蕴深厚,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领先。二者优势互补,可以打造出更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数字文旅作品。”林品辰说,第一次来大陆也让她对这里有了全新的认知,未来会考虑把来上海发展作为就业选项之一。

(责编:王连香、陈键)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纪念闽剧表演艺术家郭西珠诞辰105周年活动在福州仓山郭宅博物馆举行 - 水利资金投向哪里?国家水网建得咋样?

纪念闽剧表演艺术家郭西珠诞辰105周年活动在福州仓山郭宅博物馆举行

发布时间:2024-09-07 13:15:23 来源: sp20240907

   中新网 福州3月31日电 (记者 刘可耕) 纪念闽剧表演艺术家郭西珠诞辰105周年活动,31日在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郭宅博物馆举行,郭西珠女士的亲属、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盖山镇党委、盖山镇郭氏乡贤、剧院部分演职员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戏迷共同参加了活动。

3月31日,纪念闽剧表演艺术家郭西珠诞辰105周年活动在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郭宅博物馆举行。图为活动中,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青年演员严慧馨,二级演员邓振辉演出闽剧《钗头凤》选段。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供图

  郭西珠(1919--1964),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原名郭梅,郭宅乡人,12岁时入福州"游月宫"女班学戏,取艺名“西珠",意为西施的掌上明珠。1949年,郭西珠参加福清县和平闽剧团。1951年,转入旧赛乐闽班(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前身)。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郭西珠随福建代表团晋京,与李铭玉搭档,演出闽剧《钗头凤》中“赠钗”“泣别”二折,郭西珠获演员二等奖。会演结束后,《钗头凤》作为优秀剧目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1954年,郭西珠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剧目《荔枝换绛桃》《渔船花烛》,郭西珠凭借在《荔枝换绛桃》剧中归大娘的精彩演绎,获得演员一等奖。

  活动中,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致辞时回顾了郭西珠的艺术生涯,让大家再次感受到了郭西珠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

  郭西珠表演朴实大方,唱腔刚柔相济,主演过传统戏《梅玉配》《紫玉钗》《六离门》《夫人城》《荔枝换绛桃》《红裙记》《渔船花烛》及现代戏《婚姻问题》《刘胡兰》《罗汉钱》《丰收之后》《红灯记》等几十部剧目。她戏路宽广,既能演正旦、花旦,又能演青衣、老旦,与当时的闽剧小生李铭玉搭档,有着“明珠碧玉”的美誉,是闽剧史上不可多得的金生银旦组合。1959年,郭西珠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59年10月,郭西珠带着闽剧《六离门》《夫人城》《梅玉配》《紫玉钗》等闽剧,晋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

  郭西珠作为一代闽剧名旦,一生主演过几十出闽剧,是闽剧界一颗璀璨的明珠。(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