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国家代表共商妇女领域合作机遇

发布时间:2024-07-20 16:31:31 来源: sp20240720

  【东盟专线】澜湄国家代表共商妇女领域合作机遇

   中新社 南宁3月25日电 (陈秋霞)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25日在南宁举办“凝聚她力量一起向未来”澜湄合作八周年交流活动。

  来自中国、柬埔寨、越南、泰国等澜湄国家的妇女事务官员、学生代表、企业代表,以及中华女子学院援外学历学位教育项目社会实践国际学员等近100人齐聚一堂,共叙友好情谊、共谋合作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主席胡晶波当天在致辞中称,中国—东盟妇女论坛自2006年在广西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妇女交往、经贸合作、民间交流搭建了综合性的平台。广西妇女联合会依托中国—东盟妇女培训中心,向湄公河国家妇女提供了减贫和发展等各类培训,并与湄公河国家妇联在农业种植、边境贸易、预防艾滋病和毒品侵害、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构建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经验互鉴”的澜湄妇女合作模式,厚植起“心相连、情相容、意相通”的澜湄妇女情。

  胡晶波表示,本次活动旨在增强澜湄国家妇女之间的互信交流。广西妇联将加强与湄公河各国妇女间的友好交流交往,推动澜湄六国在创业创新、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成果转化落地。

3月25日,广西妇女联合会与越南高平、广宁、谅山、河江四省妇女联合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图为签约代表合影。黄永壮摄

  越南谅山省委委员、谅山省妇女联合会主席农青海,柬埔寨妇女事务部性别平等和经济发展司副司长萨·金颂,越南河江省委委员、河江省妇女联合会主席周氏玉叶,越南高平省委委员、高平省妇女联合会主席农氏雪,越南广宁省妇女联合会主席阮武秋和在活动上发言。各方高度评价澜湄合作8周年来妇女领域取得的积极成果,一致认为澜湄妇女合作将增进地区妇女福祉、促进妇女发展,推动澜湄合作走深走实,为推动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活动中,中华女子学院向广西妇女干部学校授予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国际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和广西培训基地牌匾。广西妇女联合会与越南高平、广宁、谅山、河江四省妇女联合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完)

【编辑:黄钰涵】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最高法:擅自变更农用地用途 法院依法判令解除合同 - 用戏剧的方式滋养和传播文化(艺近人和)

最高法:擅自变更农用地用途 法院依法判令解除合同

发布时间:2024-07-20 16:31:33 来源: sp20240720

  农村土地对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件依法保护农用地的典型案例,相关负责人表示,法院充分保障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在农用地上依法享有的财产权益。对擅自变更农用地用途或闲置撂荒农用地的合同,人民法院依法判令解除,使农用地及时恢复农业用途,便于合理开发利用。

  最高人民法院介绍,实践中,对于农用地权利因各种方式转让、流转后导致的土地荒芜、地力减损甚至土地被污损破坏等情形,人民法院坚决予以制止和否定。

  依法成立的土地承包合同、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均应依约履行。承租人擅自变更土地用途,将约定用于农业种植的租赁土地用于非农业经营建设,或者闲置农用地导致土地撂荒,既违反合同约定,也违反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判令解除,解除后相应地停止履行、恢复原状。

  今天发布的一起典型案例中,针对土地已被撂荒且承租人无力继续经营的情况,人民法院充分运用调解方式,引导当事人就尽快归还土地、处理地上附着物、采取可行方式抵偿租金、土地复垦复耕等达成一致,最快速度推进农用地保护和利用,最大程度减少各方损失。

  基层组织无权擅自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

  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发包土地、收取土地承包金是提高村集体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最常见的方式之一。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一些地方的农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社会资本,以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开展多种经营。但由于法律意识不强,一些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基层组织为收取高额流转费,不按照土地管理法规的规定进行土地发包,随意变更土地用途、毁坏农用地等现象时有发生。涉案土地大多以苗木移栽、农业养殖等“合法”名义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但实际多用于非法采石、采矿、采土、办企业、建厂房等非农用途。

  如案例一梁某东等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三名村民小组组长为增加集体收入,违法将耕地发包给另一名被告人挖塘养鱼,破坏基本农田50余亩,毁坏全部农业设施,被依法判处刑罚,教训不可谓不惨重。本案对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基层组织及其负责人具有很强的教育和警示意义,土地发包要依法,破坏耕地要担责,希望村委会和村小组及其负责人,要增强法律意识,切实担起农用地保护的主体责任。(总台央视记者 张赛 高博远)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