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尹力、李少红、于洲、张苗给出这些建议

发布时间:2024-08-08 17:32:20 来源: sp20240808

人民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韦衍行)12月27日,由人民网、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光影中国”荣誉盛典在北京人民日报社举行。

2023年是国产电影佳作不断涌现的一年,不同类型的影片百花齐放。在盛典第一场分论坛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尹力,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导演李少红,追光动画联合创始人、总裁于洲和北京精彩时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制片人、总发行人张苗围绕“讲好中国故事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讲好中国故事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论坛现场

“讲好中国故事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论坛现场

用“毛茸茸”的生活质感打动人心

截至目前,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前十名均为国产影片,体现了中国电影的强大韧性和潜力。尹力注意到,近年来与时代息息相关的、表现“毛茸茸”生活质感的现实题材优秀影片不断涌现,收获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拥趸,票房口碑双丰收,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大亮点。

“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他们真正希望的,是被故事吸引、被人物情感所吸引,进而被电影艺术所震撼。记录生活、记录时代,才能够真正打动观众。电影创作要做到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样的作品才能够真正流传下来。”尹力说。

李少红也表示,生动地体现人物、对现实有所启迪、对生活能够共情,同时又能符合艺术的标准,这样的故事就是一个好故事,“好的电影首先要有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有艺术含量,同时,也需要在视听艺术上有足够的观赏性,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2015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正式启动致力于推出新人新作的“青葱计划”。“我们鼓励年轻导演首先要创新,要有创意,要有在艺术上追求未来的精神。其次就是要贴近生活,传播向上的精神,创作鼓舞人心、展现社会发展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李少红说。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勾勒中国电影独特意蕴

今年夏天,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引发了观影热潮。影片将先进数字电影技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巧妙结合,同时也获得了“2022-2023年度评委会特别荣誉推介电影”。作为影片监制的于洲认为,影片的成功,离不开观众对于包括唐诗在内的盛唐文化的热爱,“唐诗不但是文学性的诗,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表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把它讲出来,而且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一直讲下去。”于洲表示,很荣幸能够完成《长安三万里》,“我们真正想做好的就是讲好中国故事,未来也会继续在这个方向上走下去,不断创作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作品。”

据张苗介绍,即将上映的《敦煌英雄》是从敦煌莫高窟第156窟中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壁画中汲取灵感创作而成。他表示,这是一个关于“归家”的故事,“这段历史是敦煌文化中一段独特且鲜为人知的篇章,作为电影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发掘和传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富矿’。希望我们中国电影人能够再勇敢一点、自信一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那些沉淀下来的好故事。”张苗说。

(责编:王震、吕骞)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北京冬奥两周年:冬奥故事在中国延续 - 聚焦AI与安全 业内探索增强技术与应用创新能力新路径

北京冬奥两周年:冬奥故事在中国延续

发布时间:2024-08-08 17:32:23 来源: sp20240808

   中新网 北京2月5日电 (郝凌宇 国璇)2月4日是中国立春节气,也恰逢北京冬奥会开幕两周年。在近日重新升级开放的北京奥运博物馆,一场奥运文化作品展正式向公众开放。数百件作品陈列,中国与奥运的交集变得更为可感。

  在开馆仪式上,两届冬奥冠军、中国短道速滑名将武大靖捐赠了摘得北京冬奥首金、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的比赛服。他说,每个展品都见证了一个时代、一段珍贵的回忆,北京奥运博物馆对外开放,能让更多人看到奥运留下的美好瞬间,深入了解奥运遗产。

  两年前的立春节气,一朵雪花的故事拉开了北京冬奥序幕。如今,这场冰雪盛会印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一种文化印记,人们也以冬奥为内核书写下了新的故事。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有了新化身——“龙墩墩”,成为民众延续冬奥情缘的现实载体,再度唤起人们的购买热情。在北京奥运博物馆,一名参观者说,“龙墩墩”作为春节礼物,很适合送给喜爱滑雪朋友:“这是我们共同的冬奥记忆,能够再度激起我们的冬奥激情。”

  北京冬奥会之后的第二个冰雪季,冰雪运动热度在中国有增无减。多个平台数据显示,从2023年11月开始,“滑雪”等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增长明显。不止在新疆、东北、内蒙古等北方地区,江苏、四川、广东等南方省份的室内滑雪场也常常爆满。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葛军曾表示,北京冬奥会后,北京市累计开展线上线下赛事活动9000余项次,参与人次达到1000多万,冰雪产业的“冷资源”正在转化为“热经济”。

  这个冬天,中国冰雪旅游火爆,冰城哈尔滨引来数万游客争相“打卡”。作为黑龙江人的武大靖说,后冬奥时代,冰雪旅游的爆发是必然的,他相信随着民众在冰雪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种爆发会一直持续下去。

  大众冰雪的普及推广也为冰雪竞技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武大靖等不少冰雪运动员有着共同的感受:北京冬奥会后“冰雪热”远高于前几年,民众参与度和重视度提高,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力量有了明显提升,冰雪竞技水平也明显提高。

  2023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国际奥委会全会上高度赞赏北京冬奥会遗产利用取得的丰硕成果,希望冬奥遗产可以继续让中国人民受益。2024年,他向中国发来讯息,指出即将举行的巴黎奥运会在许多方面可以借鉴取得成功的北京冬奥会。

  在巴赫看来,升级改造后的北京奥运博物馆,是北京奥运遗产鲜活存在的闪亮例证,将以永恒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激励着每一位到访的游客。对中国民众而言,北京奥运博物馆将成为中国与奥运结缘的缩影之一,人们将用行动在中国继续书写冬奥故事。(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