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关于年终奖的问题弄明白了吗

发布时间:2024-09-15 19:38:07 来源: sp20240915

  每到岁末年初,有关年终奖发放的话题往往都会成为讨论热点。身为打工人,都渴望能领到一笔年终奖,然后迎接春节的到来,但很多时候却事与愿违:有人对年终奖的数额不满意,而有的人压根不知年终奖为何物……用人单位与员工经常因为年终奖的发与不发、发多发少产生争议。

  年终奖究竟是“员工福利”还是法定权利?在年前离职还能否拿到年终奖?公司以效益不好为由拒发年终奖有没有法律依据?员工又该如何维权?本期【你问我答】,我们跟随《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政一起了解关于年终奖的那些法律问题。

  问:什么是年终奖?发放年终奖是企业的法定义务吗?

  答: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而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规定,奖金的范围包括:生产(业务)奖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类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工奖、外轮速遣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

  年终奖一般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明确,大致可以分为工资类、考核类、福利类、奖励类。如果是工资类年终奖,即约定年薪总额中的一部分平均后按月作为工资支付,剩余部分作为年终奖于次年年初发放,这种未明确约定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和不发、少发条件的情况,则本质上是工资,应视为“固定收入”;如果是考核类年终奖,属于绩效工资范畴,公司应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劳动者的工作表现,按照考核程序考核后发放;如果是福利、奖励性质的年终奖,是公司出于激励、挽留员工的目的而设立,则应尊重用人单位的自主决定权。

  问:年终奖发放前离职,还能拿到年终奖吗?

  答:提前离职能否获得年终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

  对于性质为劳动报酬类的年终奖,劳动者在职期间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离职后劳动者应当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故应当支付年终奖;对于奖励金性质的年终奖,发放该奖励金的前提是应当符合用人单位发放的要求或规定,劳动者在发放年终奖之前离职不符合发放年终奖条件的,则对于劳动者的支付请求将可能不予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性质为“固定收入”一部分的年终奖,用人单位即使能够举证员工“绩效不佳”,也应当支付。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年终奖的性质及发放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在劳动者举证证明公司有发放年终奖的规定或者有年终奖支付的相关约定前提下,对于劳动者离职后主张在职期间年终奖的处理在司法实践中亦存在差异。

  问:公司能否以效益不好为由不发年终奖?

  答: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该条规定普遍被认为是赋予了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自主权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据此自主决定工资分配方式以及工资结构包括年终奖是否发放、发放金额、标准等的用工自主权。

  实践中,用人单位可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对年终奖的性质进行明确规定,明确年终奖是属于劳动报酬还是奖励金。同时,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应约定发放规则,对发放时间、发放对象、发放标准、发放条件,包括对不予发放的情形进行明确约定;对于不符合发放条件的劳动者,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若是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发放年终奖,应有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并按时对劳动者进行考核,保存好考核证据。

  需要注意的是,相关规定应当基于公平合理的原则,避免完全排除劳动者的权益,免除用人单位义务的规定。同时,要确保该规章制度程序的合法性,通过规章制度对年终奖进行规定的,应当告知并公示给劳动者,并让劳动者签字确认。在劳动者离职时,尽量与劳动者签订离职协议,并将权利义务约定清楚。

  问:用人单位拒发年终奖,员工该怎么维权?

  答:员工入职前应尽量了解劳动合同关于年终奖的条款,如果有异议的可以先向公司进行确认或者提出异议等。

  如果公司存在应发不发年终奖情况,作为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在争议发生时,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申请;同时,劳动者应当注意留存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及用人单位有关年终奖发放的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等。

  由此可见,虽然法律法规没有对用人单位发放年终奖作出具体规定,但如果用人单位存在应发未发年终奖的情形,那劳动者就有必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朱婵婵   【编辑:房家梁】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张毅: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费实现稳定增长 - 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祝贺在俄中国公民新春快乐

张毅: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费实现稳定增长

发布时间:2024-09-15 19:38:12 来源: sp20240915

  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消费支出持续恢复。

  一、居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随着低基数效应的消退,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速有所回落,与今年一季度相比,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回落0.8和0.9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6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快于城镇居民2.2和2.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2.50降至2.45。

  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长是支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上半年,工业稳定增长,服务业持续恢复,居民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195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名义增长)5.8%,快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0.4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9%和7.3%。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规模1899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6%;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482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上半年,受居民旅游出行明显增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等经营形势良好带动,居民经营净收入增长较快。全国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323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快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1.0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4%和6.3%。其中,受乡村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带动,农村居民人均第三产业经营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1.5%。

  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保持增长。上半年,在各类保民生政策支持下,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376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分城乡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1%和6.6%。受领取养老金人数增加和基础养老金标准上调带动,居民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比上年同期增长8.9%。各地积极落实各类政策性补贴发放,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增长5.5%。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178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

  二、居民消费支出持续恢复,服务性消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60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居民消费增速继续快于收入,上半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和实际增速均快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4个百分点。全国平均消费率从上年同期的64.8%提高到65.6%。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78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197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

  从消费支出结构看,食品烟酒、衣着、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及服务增长较快。上半年,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增长7.8%,主要是居民饮食服务支出增长17.0%;衣着支出增长8.1%;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1.6%,其中交通支出增长12.2%,通信支出增长9.7%;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1.2%,主要是各地积极创新消费场景,打造文娱旅游等新消费增长点,旅游出行、文化娱乐等消费更加活跃,带动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7.0%;受旅馆住宿支出增长较快带动,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3.8%。另外,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支出分别增长1.9%、2.2%和4.2%。

  服务性消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今年以来,服务消费场景活跃,服务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带动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6200元,同比增长9.2%,快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2.4个百分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5.6%,比上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

  同时也要看到,与一季度相比,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速有所回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下阶段,要持续做好稳就业工作,强化居民增收举措,推动居民收入和消费持续稳定增长。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司司长)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