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列车安全奔驰在大地上

发布时间:2024-08-02 19:25:55 来源: sp20240802

  在客运一线挥洒汗水,为列车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埋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5万多公里铁道线上,“最美铁路人”笃行不怠,让列车更安全、更快捷地奔驰在大地上。

  取得一项项创新成果,为铁路建设添砖加瓦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最先进的高速铁路网。每日,川流不息的动车组列车,为流动的中国注入澎湃活力。

  牵引变流器,被誉为“列车的心脏”。2015年起,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陈燕平带领团队研究设计牵引变流器的核心部件——智能化集成功率单元。

  厚积方能薄发。研究焊接技术、尝试不同材料、试验多种工艺……历经6年,陈燕平终于带领团队完成开发设计。如今,这一牵引变流器已广泛应用于国内的动车、地铁,并远销新加坡、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地,助力中国高铁“金名片”越擦越亮。

  陈燕平负责研发列车装备,我国第一代动车组机械师张华则负责列车的调试检修。

  一列标准动车组有近50万个零部件,任何一个零部件出问题都会影响安全运行。作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动车段调试车间列调一班工长,张华带领团队研发出28种新型工具装备,攻克40余项关键技术,构建起一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部件检测维修体系。14年来,他带领团队零差错优质调试动车组700余列。

  特别是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动车指令控制器,打通了动车组拆开分解后的通信环路,首创了以4节车厢作为一个动力单元的检修技术,让动车组检修变得更加灵活高效,检修效率提高了13%,调试效率成倍增长。

  如果说列车是高铁网的“血液”,线路则是“血管”。

  在铁路施工现场,皮肤黝黑、朴素清瘦的马小利被大伙儿誉为“工地鲁班”。作为中国铁建二十一局三公司成渝中线铁路钢构班班长,马小利研制的二合一喷锚混凝土自动配料机、多功能吊装设备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他发明的隧道内施工车辆原地调头装置,让混凝土罐车调头只要30秒,简单实用。

  一项项创新成果,为中国铁路建设添砖加瓦。2023年,马小利光荣当选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

  在岗尽心尽责,共守安全底线

  安全是铁路人的第一准则。无论身处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他们都尽心尽责兢兢业业,共守安全底线。

  “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这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机务段运用一车间指导司机斯朗旺扎的座右铭。

  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斯朗旺扎勤学苦练,掌握过硬本领,先后驾驶内燃机车、复兴号高原动车组,奔驰于青藏铁路、拉日铁路、拉林铁路上,取得安全驾驶70万公里、安全行车近3000趟的优异成绩。

  “隐患不能过夜!”这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口综合维修段海口综合维修车间信号工王笑冰的准则。

  信号是整个铁路系统的“神经中枢”。海口综合维修段高铁线路环岛而建,地形复杂,再加上台风不时侵扰,信号设备经常需要检修。30多年来,王笑冰常常头顶星光、彻夜奋战,一次次从上百个信号箱盒、成千上万根电缆中找出隐患,守护高铁安全稳定运行。

  “一次选择,一生坚守。”长白山腹地,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化工务段通化桥隧车间通化桥隧第一维修小组长期扎根这里。

  春防融雪落石,夏抗酷暑洪涝,秋除枯枝倒树,冬战严寒冰雪。这群东北汉子靠着一双“铁脚板”,穿桥钻隧、上山下河,每天完成10多公里的设备检查任务,及时消除各类隐患。

  “我们一定要把铁路线路养好,才能对得起为筑路牺牲的烈士们。”秦巴山区,山险涧深、沟壑纵横,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康工务段巴山线路维修一工队副队长王庭虎已坚守36年……王庭虎说,是铁道兵们用鲜血和汗水建成了襄渝线。为此,他弯着腰、拿着尺,带领团队硬是把地质条件最复杂、基础最薄弱、病害最严重的“担心线”养护成了“放心线”。

  保障千万旅客出行,让旅途舒适安全

  临危不乱,精准调度,保障行车正点畅通——

  走进郑州站信号楼,大屏幕上,调度图犹如一块电路板,转向的线条、闪烁的点位、变换的颜色,标识着列车的轨迹。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站运转车间车站值班员蒋涛,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上的车次和股道信息,快速精准发出一条条指令……

  2021年7月20日,郑州遭受特大暴雨灾害,郑州站股道、岔区被积水淹没,信号、联锁和闭塞设备全部失效。蒋涛临危不乱,手抄计划、手写站线板,在千钧一发之际确保了行车安全。

  奉献爱心、温情守候,打造温馨舒适旅程——

  在南昌站,有一个“红土情”服务台,服务台里有一名“问不倒”女士。她就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站客运车间客运值班员李军。

  回答旅客问询、接送重点旅客、找寻遗失物品、进行急救处理……所有客运规章制度,李军都熟记于心。每年春运期间,李军平均每天至少要服务30名重点旅客,接听上百次电话,推着轮椅、拎着行李,一次次往返于站台与候车室,一天平均走3万多步。

  倾情付出、温暖人心,提升边疆人民幸福感——

  “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过草原、越沙漠,跨越天山南北,被各族群众称为“金火车”。

  值乘这趟列车的,是来自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库尔勒客运段和田一队的列车长米尔班·艾依提。一次,遇见一对老夫妇从和田县到乌鲁木齐市看病,艾依提主动帮忙对接医院,联系车辆接送。在这趟沿途旅客口中的“金火车”上,艾依提是那朵最美的“石榴花”。

  爱岗爱民,以心换心,护佑乘客旅途安宁——

  选择了警察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担当。1997年,朱少铭以优异成绩从警校毕业,如愿进入铁路公安系统,成为广州铁路公安局惠州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的一名乘警,负责值乘广梅汕铁路列车。夜间值乘时,朱少铭总是格外警觉,每个小时都要巡视车厢一次,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全力确保旅客人身财产安全。

  万千溪流,终能汇入江河大海;平凡岗位,铸就超越平凡的力量。“最美铁路人”点亮微光,铁路人们星火成炬、同心奋斗,勾勒着流动中国的幸福轮廓……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3日 0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大型谍战题材话剧《向延安》国家大剧院上演——主旋律新表达引发年轻人共鸣 - Omdia发布报告:中国移动获全球数字化转型三连冠

大型谍战题材话剧《向延安》国家大剧院上演——主旋律新表达引发年轻人共鸣

发布时间:2024-08-02 19:25:58 来源: sp20240802

  本报记者 王润

  近三个小时的演出,没有中场休息,但所有观众却都沉浸其中,演出结束时爆发热烈的掌声。6月28日至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大型谍战题材话剧《向延安》在国家大剧院连演四场,每场结束时现场都会出现这样感人的场面。很多年轻观众边鼓掌,边忍不住说:“这样的主旋律话剧真好看!”

  革命叙事塑造“市井英雄”

  《向延安》的故事以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的上海为时代背景,从一群满怀热血的进步学生准备出发去延安开始说起。他们懵懂单纯,还并不真正理解革命是什么,有的人为了能继续读书,有的人只是凑热闹,还有人是为了喜欢的女同学……但是在经历各种波折之后,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剧中的主人公向金喜,在奔赴延安前夜,阴差阳错以厨师的身份执行潜伏任务,从此留在了险象环生的上海,在张扬的青春岁月,走上了一条最需要隐忍的道路。虽然他一生未能离开上海,却最终以一种隐秘而伟大的方式抵达了他心中的“延安”。他给自己改名“向延安”,也成为特殊年代无数“平凡英雄”中的一个。在革命史诗和市井传奇之间,在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之中,一幕幕剧情,通过富有韵味的沪语旁白和《永隔一江水》的音乐串联起来,有一种缓缓的流动感,推动着所有的戏剧冲突走向高潮。

  《向延安》成功塑造了一组人物群像。本轮演出中,李霆、李劲峰、孙翌琳三位演员的加入,让这个汇聚了北京人艺、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海戏剧学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优秀演员与跨界明星的剧组,在“崇高”与“日常”兼济互补、悬疑与诗意紧密交织的舞台上,演绎出可歌可泣的平民史诗。

  多样手段赋予诗性品格

  话剧《向延安》改编自作家海飞获“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双年奖”同名小说,由海飞亲自担任编剧,李伯男导演。作为“海飞谍战世界”中首部登上话剧舞台的作品,该剧延续了作家海飞一贯以来“人性叙事”特点,原著26万余字的篇幅被浓缩为近3个小时的舞台呈现。

  海飞表示,《向延安》不只是一部红色作品,更是一部青春颂歌,任何人都能在其中找到青春与理想的影子。“不论什么年代,充满激情、勇立潮头的永远都是年轻人。对生活在今天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向延安》具有无比契合时代精神的现实意义,是一部特别适合年轻人观看的话剧。”

  吸引观众的不仅是不落俗套的故事和生动鲜活的人物,剧中多样化的舞台表现手段,既强化了原著的诗性品格,也赋予该剧一种近似于现实主义叙事诗的美学风貌,将主旋律的创新表达作了新的探索。导演李伯男对此表示,“我一直在找打开剧本叙事结构的钥匙。总体来说,这部剧应该是‘兼工带写’的,局部要‘工笔’,而整体上则要‘写意’。空间、表演、人物细节的写实,和整体气质与舞台表达的诗性,需要不断调整和平衡。”

  虚实结合呈现电影质感

  舞台上,一座高耸的钟楼始终矗立,随着矩形转台的不停转动,转换出不同的故事场景。上海舞台美术学会会长、话剧《向延安》舞美设计桑琦表示,钟楼寓意着每个人心向往之的延安,而特意设计成的“四面有门”的形式,也是一种“你永远能抵达延安”的隐喻。舞台深处的大幕上,虚实结合的光影勾勒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街头里弄的风貌,在诗意的叙事中呈现电影质感。

  有年轻观众在观剧后表示,《向延安》的故事在恢宏的背景下,在漫长的时间线中找到了亲情、爱情、友情的切入口,从家事到国事的不断扩充,层层递进,让观众能很好地代入情绪,尤其是对青春与理想润物细无声式的刻画,很容易让人找到共鸣。(北京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