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县域观察:“醉美之城”何以“处处见孝”?

发布时间:2024-08-22 17:17:10 来源: sp20240822

   中新网 温州7月4日电(周健 蔡甜甜 朱郑烁) “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本,是绵延不息的精神符号。

  2023年以来,“醉美之城”浙江温州乐清全面推进党建统领“浙江有礼·孝行乐清”县域治理实践,引导广大党员、民众传承发扬孝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崇孝向善、以孝促治”的生动局面。

  润物无声 让孝善文化融入城乡

  “孝”字的历史演变、孝道行为规范、“孝亲敬老”典型故事……雁荡镇环山村的孝善文化馆内,展示了众多感人的孝亲故事,参观者可以在立体的“孝善教科书”中,感受敬老孝亲的精神文化洗礼。

小朋友们学习慈孝文化。     乐清市委宣传部 供图

  将“浙江有礼·孝行乐清”与城乡建设相融合,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乐清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共享阵地,结合现代社区建设暨“共享社·幸福里”建设,打造了众多孝文化传播和活动场景,实现“处处见孝”。

  例如,柳市镇深入挖掘孝善文化,打造“后横礼·孝文化”主题村,创新开展“孝时光”系列活动,将柳市非遗融入农村党建,并同步打造居家养老引领示范带。同时,改造提升该镇28个养老驿站,推进适老化改造,引入社会化运营方式,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榜样感召 让孝德事迹深入人心

  乐清是一座底蕴深厚、名人荟萃的城市,众多本土历史文化名人留下了践行孝道的感人故事,是传播孝文化的好素材。去年,乐清开展“王十朋孝道”系列活动,原创越剧《王十朋》、王十朋孝道专题讲座、有奖知识竞答等形式丰富的活动,让大家感受到家庭美德的时代内涵和优良家风的向善力量。

  同时,乐清还深挖本地孝行史料、孝行遗迹和民间典故,编辑《天经地义——乐清孝文化集萃》,创排青春版《五女拜寿》,举办“醉美是孝亲”摄影展,彰显孝文化特色。

创排慈孝文化戏剧。     乐清市委宣传部 供图

  平凡人的不凡小事,同样有着感召人心的力量。

  二十年来坚守乡村照顾长辈的外来媳妇李春梅;十几年如一日照顾“植物人”公公的周志华;村里65位留守老人的“好女儿”杨丽珍……去年以来,乐清在村、镇、市三级开展身边的孝老爱亲典型人物挖掘,依托融媒体矩阵传播孝德故事,举办事迹宣讲会和专题展览,弘扬崇孝向善的家风、乡风、民风。这些身边人、身边事,焕发出温暖人心、积极向上的孝德光芒,让孝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机制引领 让孝风建设植入治理

  傍晚时分,清江镇北塘村,洪老伯和妻子坐在新房子的院里乘凉。与二老一样,近两年来,北塘村有百来户老人与子孙一起住进了新房。

  改善老人居所,培育文明乡风,是北塘村推行“孝治”的硬举措。该村将“新房批建需明确父母住处、多个子女需明确父母居住责任人”写入村规民约,并将“报备父母居住地”作为房屋批建的前置条件,避免出现“儿女住新房,老人居陋室”的情况。当前,该创新“孝规”已在乐清全市范围推广。

慈孝文化走进校园。     乐清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为推动形成“人人行孝、人人尽孝”的良好风气,乐清将重阳节所在的农历九月定为“五心崇孝”主题月,即“常伴左右顺心、嘘寒问暖贴心、生病照料尽心、生活保障安心、老有所乐开心”,引导乐清全市党员干部通过“送上一份礼物”“准备一桌饭菜”“拍摄一张全家福”等力所能及的小事,向长辈表达关怀。

  值得一提的是,“孝行月”活动还进一步扩大范围,以主题班会、学校道德讲堂、孝老志愿服务等形式走进校园,让孝德品质塑造从小抓起。(完)

【编辑:刘阳禾】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第二届红杉学术博士生公开课大赛在伦敦落下帷幕  - CBA:辽宁本钢主场战胜九台农商银行

 第二届红杉学术博士生公开课大赛在伦敦落下帷幕 

发布时间:2024-08-22 17:17:12 来源: sp20240822

人民网伦敦4月27日电 (郭锦标)历经两个多月的激烈角逐,由红杉学社主办的第二届博士生公开课大赛在伦敦大学学院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英国、中国、爱尔兰、加拿大和奥地利等国高校的59名优秀博士生参赛,其研究领域涵盖医学、工程学、商科、艺术设计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

活动现场。红杉学社供图

活动现场。红杉学社供图

据介绍,红杉学社成立于2020年,由在英华人学者创立,旨在打造一个有深度的海内外知识交流平台。大赛秉承推广学术交流,扶持青年学者,搭建多学科交流桥梁,增强公众的学术认知的宗旨,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创新形式,吸引了不同背景的参赛者、评委和观众的广泛参与。

决赛现场,来自牛津大学经济史专业的蒙歌莉莎、伦敦国王学院神经科学专业的杜相宜、维也纳医科大学核显像医学专业的宁静以及伦敦大学学院传媒与文化传播学专业的刘珂瑀,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了30分钟的演讲,随后接受评委10分钟的提问。评审团由来自兰卡斯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南安普顿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中国银行伦敦研究中心、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等机构的知名学者组成。

最终,刘珂瑀凭借出色表现荣获本届大赛冠军,获得2000英镑奖金和全额资助参加6月在多哈举行的国际青年人才论坛的机会。

参赛选手纷纷表示,比赛过程中收获颇丰,不仅锻炼了学术表达能力,也结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同龄人。红杉学社表示,明年将继续举办第三届博士生公开课大赛,欢迎广大博士生报名参加,他们一如既往地为青年学者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与交流平台。

(责编:艾雯、杨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