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桥救人的外卖小哥彭清林:活在当下,想太多容易飘

发布时间:2024-08-27 08:57:12 来源: sp20240827

  跳桥救人的外卖小哥彭清林:

  主打一个活在当下 想太多容易飘

  “这样看下去还是有点高,平常跑单路过没时间注意。”2023年12月6日下午4点过,彭清林结束白班,再次来到杭州西兴大桥,趴着栏杆望向钱塘江面,低声感叹。

  2023年6月13日,一女子在杭州西兴大桥跳江轻生,正在送外卖的彭清林恰好途经此处,他从十余米高的桥上一跃而下,将女子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之后,彭清林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当选杭州亚运会火炬手、杭州义警,获得“最美杭州人”“杭州好人”“张家界好人”等称号,并被浙江省政府记一等功。此外,他还落户杭州,并获得免费上大学的机会。

  跳下去

  面对10余米落差他也犹豫和害怕

  “有时候还是会觉得有点梦幻。”彭清林说,这几个月来经历了太多人和事,很多都是他过往岁月中未曾触及的。

  2023年12月6日上午10点过,记者见到彭清林,他已穿戴好送餐装备,骑上车准备出发。“等我下午送完外卖我们再约,去三桥(西兴大桥)也可以。”三言两语之后,彭清林快速驶离。

  西兴大桥位于杭州上城区,当地人称“钱江三桥”,主桥1280米,南北高架引桥4420米,根据潮起潮落的不同,桥面距离水面12米至15米。下午4点,杭州已近黄昏,在西兴大桥上远眺,夕阳的金色光影洒在钱塘江面,荡漾开来。彭清林骑车来到桥边,向记者讲起当时救人的情形。

  2023年6月13日下午1点过,一女子在西兴大桥跳江轻生。恰逢送外卖的彭清林从此经过,眼看落江女子就要沉下去,他立即脱掉外套和鞋子,跳江救人。在赶到现场的派出所民警和水上公安的协助下,彭清林将女子安全救回,整个过程大约10分钟。

  从现场视频看,穿着黑色T恤的彭清林站在大桥的栏杆外准备往下跳,可以看到,他反手抓着栏杆,反复深呼吸,在多次尝试鼓足勇气后,纵身一跃跳进江中救人。“实话实说,当时有点怕,试了两次,第一次没敢跳,但落水女子等不了了,第二次我就跳了。”彭清林回忆说,当时是蹲着入水,相当于一屁股坐下去,进水那一刻,腰部猛地一缩,钻心地疼,还呛了几口水。“在水面救人非常吃力,我带着那个女子往桥墩游过去,都有些脱力了。”

  救完人后,彭清林游回岸边,穿着湿透的衣服继续送外卖,“衣服是黑色的,湿了不明显。”事后,经诊断他胸椎压缩性骨折。

  外卖小哥跳桥救人事件借由网络平台传播迅速发酵,当天晚上9点多,跑完最后一单,彭清林就接到了辖区民警和记者的电话。

  迈回来

  鲜花与掌声过后他仍穿梭在街头

  彭清林火了。一觉醒来,彭清林成了众多网友赞赏的救人英雄,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2023年6月14日,当地警方便授予彭清林一等治安荣誉奖章,之后他又被当地授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称号,同时被杭州市文明办授予“杭州好人”称号。随后两天,彭清林的家乡湖南省张家界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他“张家界好人”……

  “当时都是懵的,以前哪儿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即便时隔数月,彭清林仍有些惊叹。被荣誉、聚光灯和鲜花包裹下的生活,让他感到不适,从默默无闻到赞誉无数,短时间内生活形成巨大反差。

  但头脑清醒的彭清林没有被流量裹挟,他将部分奖金,捐助给了家乡的贫困学生,在家乡张家界市桑植县成立“彭清林爱心公益中心”。“有很多人找我直播带货当网红,甚至开出了数百万元的高价,我都拒绝了,相比蹭流量赚快钱,脚踏实地挣钱才安心。光环总有一天会被消耗掉,不如利用流量做点更有意义的事。”

  几个月来,彭清林经历了多次走红毯、采访、领奖,但几乎每次活动结束回家的第二天,他都会戴起头盔,穿起黄色外卖制服,骑着电动车继续穿行在大街小巷送餐。从掌声环绕的走红毯到烈日寒风的送餐路,于彭清林而言,好似并无区别,“现在看来,不存在什么落差,只是回归本职工作而已,再正常不过了。”

  如果说救人之后有什么变化,彭清林认为,接触了更多人,了解了更多东西,生活的边界被强制拓宽,这也是一种成长,“比如曾经的我,不可能这么淡定地和媒体记者聊天。”说到这里,彭清林翻开了好友列表,几个月以来他添加了上百位媒体记者。

  如今,在杭州街头,不时会有市民、同行认出彭清林,或与他闲聊几句,或与他合影,彭清林已经习惯,他感觉这是一种认可。

  奔未来

  获机会免费上大学已被纳入储备站长

  2023年12月6日下午5时许,杭州夜幕早早降临,彭清林取了一箱快递回到家中,这是准备发给小队成员的保暖手套。“糟了,这个手套不能触屏,只有把手指那剪一截试试。”他一边碎碎念,一边去找剪刀修理。现在,彭清林成为一名骑手小队长,小队有16人,他每天要对接队内外卖小哥的跑单情况等。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彭清林还没有恢复到之前的工作节奏,不时会有采访拍摄、活动邀约等事情打断,原来一天差不多要送五六十单,现在一天下来只有二三十单,但送外卖仍然是他最主要的工作。

  对于现在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彭清林觉得挺好,送外卖很开心也很自由,“我主打就是一个活在当下,不要去想那么多,想太多有时候就容易飘。”

  有意思的是,此前因工作需要,彭清林在短视频平台认证了个人账号,此后他陆续在平台发了一些送外卖跑单的日常视频,在更多人赞扬的同时,也有人说他在营销博眼球,“生活中我比较‘社牛’,喜欢和人聊天唠嗑,对我来说能在网络平台和五湖四海的人交流,是很开心的一件事。”

  对于未来,彭清林没有谈论太多,但进入大学学习,是他现阶段最重视的事之一。2023年11月18日,彭清林作为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2023年春季学期工商管理专业新生代表,参加了2023全网办学迎新仪式,彭清林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据悉,这是美团配送与国家开放大学联合推出的“骑手上大学”项目,给了彭清林免费上大学的机会。

  曾经,彭清林读完高中后就外出打工,所以对于此次有机会上大学,他很激动。“我选择的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这与我现在工作也有关系。这几个月的经历,让我感受到学识的重要性。”

  现在,彭清林已被纳入美团的储备站长行列,每天送外卖之余,他会通过网课的形式上课,也可以观看直播回放。“我感觉上网课比送外卖更有挑战。”彭清林笑着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为外卖小哥这一群体做一个表率,传递正能量。

  结束采访后,彭清林再次戴起头盔骑车去送外卖,黄色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杭州的夜色中。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 周彬 杭州摄影报道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刘星辰】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乡村行·看振兴)塞北小城山西天镇 :挖潜力 引产业 促振兴 - 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吉布提实现发展梦想(大使随笔)

(乡村行·看振兴)塞北小城山西天镇 :挖潜力 引产业 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4-08-27 08:57:13 来源: sp20240827

龙池堡村乡村美景。(资料图)晋宁摄

   中新网 大同12月5日电 题:塞北小城山西天镇:挖潜力 引产业 促振兴

  作者 杨静 晋宁

  冬日早晨,走进塞北小城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马家皂乡龙池堡村,一排排民居错落有致,硬化道路平坦宽敞,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矗立在街道两旁。村内文化活动广场内,已经有早起的村民在跑步、锻炼,为冬日宁静的村庄开启了美好的一天。

  近年来,龙池堡村党支部、村委会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该村通过招商引资、扩大土地开发利用、盘活集体固定资产和闲置资源等途径,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增收。

  龙池堡村村委会主任王元军介绍,过去,村民们“吃盐碱水、种盐碱地、住土窑洞,经济发展缓慢,收入低”。如今,通过实施一系列“党建+服务”兴村惠民措施,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风淳、村风清、产业兴、村民富,宜居又宜养”。

  优化营商环境 创办利民企业

  龙池堡村位于天镇县马家皂乡最南端,全村总户数400户1029人,其中常住人口214户403人,全村耕地7350亩。过去,村里一半土地是盐碱滩、旱坡地,水浇地只有3000多亩,是典型的农业村。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龙池堡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抓好传统农业种植的基础上,优化营商环境,克服“无资金、无项目、无技术、无人才”的短板,开展招商引资,促进振兴工作。

  龙池堡村引进绿农云海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将村内1200亩荒沟、荒坡进行流转,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让昔日“沉睡”的沟、坡地变废为宝,成了集体经济增收的“聚宝盆”,获得租金63万元。

  该村争取上级土地整改项目3000亩,通过整理,使旱坡地“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低产田”成为“高标准农田”。同时根据“依法、自愿、土地高效利用、村民收益最大化”原则,以每亩700元租金帮助农民流转土地3500亩,村民仅此一项年收入245万元。目前,全村共引进驻村企业6家,通过安置村民入企务工等,村民每年可增加收入160余万元。

村民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在企业、基地打工,增加收入。(资料图)晋宁摄

  引进特色产业 发展“订单农业”

  龙池堡村地处土丘陵区,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土地无污染,是无公害作物种植的极品地带。过去,由于生产条件落后,农民对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接受缓慢,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利用。

  在村党支部指导下,村民打破传统思想束缚,突破单一的种植结构,向土地要产量、向资源要增量、向机制要保障,引进特色种植,发展“订单农业”。该村引进天安德源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糯玉米基地1500亩;与北京某公司合作,2023年种植麒麟西瓜1400亩,带动村民增收。

  村里引进企业后,脱贫户张佃标合理安排农活和打工时间,每年打工收入1.5万余元。今年,他又受聘于“糯玉米基地”,成了基地的“长期工”。村民王运家有两口人,耕种土地40亩,“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在企业、基地打工,年收入2万余元。”

  今年,村里还利用拆迁复垦新增的土地,新建一占地45亩的葡萄园,预计2024年可挂果增收。

收获时节,村民在田间忙碌。(资料图)晋宁摄

  统筹整合资源 发展多元经济

  龙池堡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合理利用闲置资源。整合村集体闲置房屋出租,每三年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引进制造、加工、种植等相关企业4家,每年为村里的脱贫户解决就业岗位20余个。

  同时,该村探索设施农业发展之路。2023年初,新建钢架塑料大棚产业园区,建大棚200栋,并配套相关设施。引进山东寿光种植团队种植茼蒿,实现企业、村民利益双赢。

  王元军介绍,2020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实现了零的突破。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63万元。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和必由之路,也是持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龙池堡村党支部书记高志航表示,今后,该村将立足资源禀赋,抢抓机遇,挖潜聚能,为村民做实事,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