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优”而行 “15分钟健身圈” 开启春日健身新动力

发布时间:2024-08-29 11:12:44 来源: sp20240829

清晨,阳光透过小区楼宇缝隙投射在篮球场上,清新气息随之弥漫开来。此时,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附近的社区篮球场已经迎来了几位早起的锻炼者,其中就包括这里的“常客”徐先生。

“这个社区篮球场就像小区居民的‘私家健身房’,每天我和几个朋友都会来这里运动。”徐先生告诉记者。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附近的社区篮球场。人民网记者 郝帅摄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附近的社区篮球场。人民网记者 郝帅摄

“15分钟健身圈”加速覆盖

像百子湾这样的健身场地,如今已经随处可见,已经成为各地加速构建“15分钟健身圈”便民健身网络的一个生动缩影。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体育场地459.2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40.7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9平方米,提前实现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2.6平方米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目标。

随着体育设施的不断完善,群众对于健身场所的需求日益得到满足。过去,“去哪健身”一直是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也是推动全民健身运动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现如今,这个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答。

为了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2023年,国家体育总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与城乡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与人口要素相匹配的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建好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充分反映出政府对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的坚定决心。

“无论是奥运体育场馆,还是室外的健身设施,亦或是小巧精致的‘微型运动场’,都会成为市民们挥洒汗水的热土。”北京市朝阳区体育局群众体育科科长郭鹏告诉记者:“我们通过构建覆盖全时段、全年龄段的多元化健身场地设施布局,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民参与的健身环境,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15分钟健身圈’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场所。”

从“有”向“优”全面提升

春日的北京官庄公园,一片绿意盎然。公园内的健身步道上,前来锻炼的人们络绎不绝。刚结束晨跑的陈先生对记者说:“出了小区过马路就到公园,空气清新环境好,在这里锻炼很舒服。”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官庄公园内的健身步道,为周围居民提供优质健身场所。人民网记者 郝帅摄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官庄公园内的健身步道,为周围居民提供优质健身场所。人民网记者 郝帅摄

《工作方案》强调,要“着力开展健身设施强基础、提质量、优服务、增效益四大行动”“推动城乡健身设施从‘有’向‘优’转变,实现质量提升、服务提升、效益提升”。

围绕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今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2024年群众体育工作要点》,要求“统筹用好资金,建设小型健身中心、小型体育公园、小型健身设施、群众滑冰场、县级多功能运动场等,持续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等活动。重点抓好老旧城区和人口密集区、农村地区以及适老化、适儿化场地设施建设。”

如今,在响应国家号召的背景下,不仅仅是北京,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构建形式多样、更加优质的便民健身网络。

——环境更舒适。在河南省,今年将积极打造“体育+公园”的全民健身绿色模式,建设200个以上满足全龄段人群需求的乡镇(街道)多功能运动场,有序推进22个在建体育公园项目。

——健身更智慧。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目前已建、新建的体育场地设施全部纳入全民健身地图管理平台,建立智慧健身步道、智慧健身站点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平台,提供查询、导航、预约、支付等服务,方便快捷参与活动。

——形式更多元。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积极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实施“冰雪惠民计划”,逐年提高公益性冰场建设数量,更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各地积极推动“15分钟健身圈”,使之成为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有力引擎。在解决“去哪健身”难题的基础上,“15分钟健身圈”正在向从“有”到“优”的目标不断转化。

正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给人民网网友的回信中所说:“全力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将不断扩大公共体育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责编:郝帅、高雷)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保时捷中国总裁:消博会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 11月份我国电商物流指数比上月环比提高1.2点

保时捷中国总裁:消博会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29 11:12:45 来源: sp20240829

“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和服务,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展示自己产品的舞台,有助于促进国家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柯时迈(Michael Kirsch)在今年消博会现场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保时捷高度重视消博会这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国际性展会,希望借助消博会的开放平台,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优秀的产品与服务。

第四届消博会于2024年4月13日至18日在海南举办,主会场设立于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据了解,本届消博会吸引了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个品牌参展,为世界搭建了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贸易交易平台。

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柯时迈(michael kirsch)。 保时捷中国供图

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柯时迈(Michael Kirsch)。保时捷中国供图

保时捷致力于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加速推进自身电气化转型,力争2030年,纯电车型占新车交付量的比例达到80%以上。在今年消博会上,保时捷便以“电启新质生活”为主题参展。柯时迈介绍,截至去年底,保时捷向中国市场引进的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动细分车型已增至27款,新能源车型占保时捷新车交付量的16%。

柯时迈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充满活力,尖端技术、用车生态等都引领着全球发展潮流。还有一批造车新势力品牌纷纷入局,为市场带来先锋视角和独特理念,很多企业更逐步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中的佼佼者,非常让人钦佩。“德中两国在汽车行业的经贸合作意义重大”,柯时迈强调,通过深化合作可以促进双方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加强双方的经济联系和互利共赢,更有助于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消博会期间恰逢德国总理朔尔茨率团访华,柯时迈认为,今年是两国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朔尔茨此次访华明确释放了积极信号,即德国政府和企业希望抓住中国扩大开放的机遇,与中国长期保持合作,坚定持续投资中国。他由衷希望,未来德中两国能够共同谋求更大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汽车制造和绿色领域进一步加深合作,释放潜力,互利共赢。

自2001年在中国内地设立第一家保时捷中心开始,保时捷就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我们见证了这一伟大实践的成功,也受益于此”,柯时迈说,短短二十余年时间,保时捷亲历了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从全球重要的销售市场发展成为创新引擎,实现“量到质”的飞跃,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过程。

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保时捷展台展出的911 turbo s保时捷中国十周年纪念版跑车铭牌。 人民网 谷羽桐摄

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保时捷展台展出的911 Turbo S保时捷中国十周年纪念版跑车铭牌。人民网 谷羽桐摄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柯时迈看来,这将成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并进一步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保时捷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责编:燕勐、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