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力保障能源安全守护万家温暖

发布时间:2024-09-01 21:28:21 来源: sp20240901

近日,我国多地陆续遭遇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时期。为做好强雨雪冰冻天气能源保供,各地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全力以赴保障家家户户温暖过冬过节。

据了解,近段时间,各部门强化对重点铁路运输通道、公路运输通道等场所的跟踪监测和现场管理,确保煤炭、天然气等保暖保供能源物资运输安全高效,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为全力做好保暖保供能源物资运输工作,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此前联合印发《2024年综合运输春运服务保障和安全生产总体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保暖保供协同工作机制,加强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物资供需、运力供给、应急运力储备、重点能耗企业用能需求等跟踪监测和运输保障等重要工作。

“今年恶劣天气特别是极寒天气多发高发,应通过加强能源运输,保暖保供,尤其是对重点铁路、公路运输通道,包括煤炭‘下水港’,进行跟踪分析和研判,科学组织运力,确保煤炭、天然气等保暖保供能源物资安全高效运输。”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在2024年春运形势及工作安排发布会上表示,将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加强与用煤用气生产制造企业、电力和油气供应企业沟通对接,做好能源保供工作。

国铁集团客运部主任黄欣表示,将发挥铁路集中统一调度指挥优势,全力保障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加大发电、供暖用煤保供运输力度,为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开好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为确保寒冬中的电力可靠供应,各地电力部门、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当前,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等省份出现明显的雨雪冰冻和大风天气,部分地区线路出现覆冰现象,国家电网工作人员顶风冒雪巡检线路、设备,全力以赴做好运维保障工作,采用机械振动等方式对覆冰线路进行除冰。

国网湖北电力加强电网设备运行维护和应急抢修准备,组织运维人员对变电站、配电室、供暖保障重点配网线路等设备开展保障工作,通过增加特巡看护、恢复有人值守、持续开展专业巡检和带电检测等手段,及时掌握设备状态,对异常情况快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据介绍,截至2月5日,国网湖北电力已组建1337支应急队伍、共15357人在驻点随时待命,确保应急响应快速及时。

“下一步将强化防灾抗灾、做好监测预警,强化民生供电、保障人身安全,强化应急响应、做好应对处置,全力做好抗击雨雪冰冻保供电和安全生产工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保障全县燃气用户用气需求及安全,陕西定边县众源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对大型调压中枢设备加装保温棉,用以保障调压设备的正常使用。

目前,全县范围内的各类燃气设施保温棉加装工作均已完成,同时增加了一线巡查维保人员的数量,坚持对设备进行测温测漏的日常巡查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在用气取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大重点设施设备的维保力度。

中电联近日预测,2024年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在充分考虑跨省跨区电力互济的前提下,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南方等区域中有部分省级电网电力供应偏紧。

“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过节,能源稳定充足保供至关重要。”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能源供需情况,强化供需预警与研判,加强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生产、调度工作,确保迎峰度冬煤电油气稳定供应和电网安全运行,全力做好供暖季的能源保供各项工作。(陈静怡、陈蓦然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申佳平、章斐然)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人民网三评“蹭流量”之二:追逐暴利,罔顾伦理 - 山西大同深耕“四大赛道”融入京津冀 构建全方位转型现代产业体系

人民网三评“蹭流量”之二:追逐暴利,罔顾伦理

发布时间:2024-09-01 21:28:22 来源: sp20240901

信息时代,热点汹涌,流量湍急。于是乎,一些人动起了“歪脑筋”、打起了“小算盘”,在迷信“流量至上”中淹没了理性、丧失了底线。他们罔顾传播伦理,冒充当事人开直播、赚打赏,即使“在伤口上撒盐”也恣意妄行;他们罔顾人文关怀,围堵受害者家人求关注、博眼球,丝毫不顾忌法律法规、公序良俗。更有甚者,编造故事、炮制谣言,只为把“泼天的”流量“吃干榨尽”。

平心而论,一个话题有了热度,自然就容易发酵。倘若只是为了挖掘真相、补充信息,这样的内容创作也有其可取之处。然而,时下的一些流量“衍生品”,早已背离了事实本身,不仅助长了粗制滥造的风气,而且把网络环境搞得乌烟瘴气,刺激了公众的情绪,传递了错误的价值,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蹭流量“无底线”、说瞎话“无遮拦”、带节奏“无原则”……难看的“吃相”背后,潜藏着再简单不过的逻辑。在这些社交平台账号运营者的眼中,蹭流量就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首先是门槛低,只要“傍”上名人、“蹭”上热点,就能快速吸引粉丝。什么资质、机制,什么昵称、规则,统统不重要。其次是高收益,“流量即金钱”,只要能让观众“点赞、转发、评论”,自然就可以用来变现。如果能再夹杂上点“内幕”“独家”“爆料”,简直就会赚得“盆满钵满”。再就是不用负责任,即使被盯上,随便换个马甲就能卷土重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哪里有流量就往哪里钻”。

不难发现,机制不健全、规则不完善,是蹭流量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在这方面网络平台可谓难辞其咎。该严管的准入规则形同虚设,该审核的内容置若罔闻,该斩断的谣言任其滋生,自然就会让丑恶的、虚假的、庸俗的流量大行其道。从花钱买热搜,到水军刷热点,再到搭车蹭热度,平台的漏洞不应该是网络生态的“窟窿”。有必要认识到,平台是流量的入口,蹭流量的行为看似可以造就短期“繁荣”,实则饮鸩止渴,加剧的是质疑与焦虑,伤害的是信任与黏性。将真正优质的内容推送到用户身边,把无底线蹭流量的行为从公众视野中剔除,网络平台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必须承担起相应的主体责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流量亦然。谁把流量当作操弄的“玩物”,将舆论视为牟利的“工具”,谁就会栽跟头、受反噬。无论是什么时代,不管是什么载体,“内容至上”都要大于“流量至上”。杜绝“寄生”,斩断“黑手”,防止“蹭流量”,监管要有力,平台要给力,用户要齐心协力。惟其如此,才能让流量既不枯竭,也不决堤。

相关链接:

人民网三评“蹭流量”之一:丧失底线,败坏风气

(责编:仝宗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