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了蜘蛛痣就是患肝癌?

发布时间:2024-08-20 17:06:52 来源: sp20240820

  长了蜘蛛痣就是患肝癌?

  别慌,分清性质可对症处理

  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痣。但你听说过有人身上长“蜘蛛痣”吗?最近有媒体报道,湖南一男子长出红疹像“蜘蛛网”一样扩散,最终竟然查出肝癌。不少网友们不免有些“闻痣色变”,赶紧观察起自己身上的痣来。长蜘蛛痣就是患肝癌吗?有蜘蛛痣该怎么办呢?专家指出,蜘蛛痣与肝癌有一定的关联,但并非有蜘蛛痣就一定意味着得肝癌。

  据报道,湖南的李先生自去年春天起身上长出了红疹,他以为只是皮肤过敏就自行买了些抗过敏药膏涂抹。可到今年春节还没治好,红疹像“蜘蛛网”一样扩散。更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直到近日体检时才发现竟然是肝癌在作祟。

  蜘蛛痣,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皮肤表现,蜘蛛痣的形态正如其名,痣体有一个中心点,周围有呈辐射状的小血管分支,整体看起来像一只小蜘蛛趴在皮肤上,通常出现在面部、颈部、上胸部及上肢等部位。

  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肝病四科副主任孙薇薇指出,蜘蛛痣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蜘蛛痣与肝癌有一定的关联,但并非有蜘蛛痣就一定意味着得肝癌。

  孙薇薇介绍,生理性蜘蛛痣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和妊娠期孕妇身上较为常见,主要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而出现蜘蛛痣,一段时间后可逐渐消退。而病理性蜘蛛痣主要出现在患有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人群,这类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蜘蛛痣的出现。

  “蜘蛛痣的状态一定程度上还会反映肝功能好坏情况。”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和血管疾病介入中心一科主任邱洁告诉记者,当肝功能情况较差时,蜘蛛痣易变大变红;肝功能情况有所缓解时,蜘蛛痣则会变小变淡。此外,还有某些内分泌紊乱疾病也可能引发蜘蛛痣。

  专家表示,蜘蛛痣只是提示可能存在肝脏功能异常或激素水平变化等情况,但不能仅凭蜘蛛痣就确诊肝癌。这也意味着,要明确是否有肝癌,还需结合症状、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甚至病理检查等多方面来综合判断。

  记者注意到,网友们还有一个疑惑:如何判断红色痣是不是蜘蛛痣呢?对此,孙薇薇介绍,可用力按压痣的中心红点,可见周围毛细血管褪色,如果去除压力,痣的颜色可以复原,即为蜘蛛痣。

  专家提醒,一旦出现蜘蛛痣,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如果是生理性原因,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如果是疾病导致,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是关键。

  通讯员 金雨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编辑:唐炜妮】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从“天涯觅知音”到“四海遇知音”(艺海观澜) - 民调显示超八成美国人不赞成国会处理工作的方式

从“天涯觅知音”到“四海遇知音”(艺海观澜)

发布时间:2024-08-20 17:06:53 来源: sp20240820

  近年来,随着国风国潮涌动,古琴拥有更多机会登上舞台让人们欣赏了解。作为从业者,我深感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好古琴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去年,我用千年古琴“九霄环佩”演奏《流水》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看到众多感慨古琴之美的留言,我欣喜于更多人由此认识了古琴。不久前,在国家大剧院第二届“国乐之春”特别策划“古琴之夜”演出中,老、中、青、少四代18位古琴演奏者登台,以历代传世名琴为观众奏响千年之音。谢幕时观众掌声响起,我环顾四周,整个剧场座无虚席,真是今非昔比,千年古琴找到了当代知音。

  根据《诗经》“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礼记》“士无故不撤琴瑟”等记载,我们可推算出古琴有近3000年的历史。从大量古籍和民间故事中,可看出古琴技艺是古代文人的基本修养之一,也是他们思想和审美的寄托。遗憾的是,近代以来弹古琴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名曲失传,高水平演奏人才紧缺。1936年,著名古琴演奏家查阜西先生统计,全国弹古琴的不到200人。新中国成立后,古琴传承受到国家重视,一系列抢救式保护措施就此展开:多所音乐学院设立古琴演奏和古琴研究专业,古琴文献整理和琴谱、唱片等出版工作持续推进,琴家重要曲目紧锣密鼓进行打谱留存。近年来,随着国风国潮涌动,古琴拥有更多机会登上舞台让人们欣赏了解。作为从业者,我深感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好古琴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古琴作为现存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几千年未曾间断。传承古琴艺术要发扬好古琴的本色和特点。古琴的琴身是共鸣箱,面板就是指板,出音孔在背面,7根弦的有效弦长约112厘米,无品、无音柱,所以音色深沉含蓄。除了特有的吟、猱、绰、注4种基本指法,还有刚柔、方圆、虚实、浓淡、疾徐、断续等演奏方式。就像以四声音调朗诵诗词颇有腔调,拿毛笔写楷书和行草颇为顺畅,艺术内容和载体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无论演奏传统曲目,还是编写新作、改编移植流行音乐,古琴独特表现手法应该得到重视。

  古琴指法编排独特,同一首曲子不同流派、不同演奏者的演绎各有千秋。在一个乐句中,散音(空弦)、泛音、按音(走手音)三种音色经常交织运用,演奏者要控制和平衡三种弹奏法的力度,以便完成或长或短的旋律线条,这也是古琴音乐的独特魅力。几千年来,古琴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有其经典曲目。有的曲目虽然旋律、指法一致,但不同流派的句法划分习惯,包括对节奏节拍的理解、右手的力度及触弦角度的变化、左手吟猱绰注的运用规律等都各有特色。现代交通和媒体更加便捷,为散布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流派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可能。

  古琴日渐流行,古琴普及需求旺盛,向从业者提出了新课题。比如优质师资的增长速度还跟不上古琴爱好者的增长速度,有的老师学了一两年古琴就开班授课,讲授基本音准节奏尚可达标,但对古琴文化难有深入了解,琴曲讲解也失之空泛。又如由于古琴记谱法的特殊性,初学者容易把谱面上的指法仅当做动作完成,忽视古琴音色、音准、节奏和音乐的连贯性等。解决这些难点,需要从业者进一步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以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对艺术的热爱,投入每一次演奏和讲授中去。在传播方式上,古琴可以像唐诗宋词一样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融进儿童绘本里的故事,也可以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赏析曲目。随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里的音乐厅也可以增加相关演出、讲座和雅集,让古琴有机会面向更多观众。

  近年来海外琴友日渐增多,华人茶社、画廊里常常摆设古琴,播放古琴音乐,世界各地中国文化中心也积极举办古琴讲座和演出活动。相信古琴音乐的魅力一定会打动更多海外观众,让他们以此为契机爱上中国艺术,继而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兴趣。从“天涯觅知音”到“四海遇知音”,古琴艺术正在迈上传承发展的新阶段。

  (作者为古琴演奏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05日 20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