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教育合作联通民心

发布时间:2024-08-30 22:58:53 来源: sp20240830

参观者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体验混合现实头盔。

在位于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的吉布提工商学校,学生在鲁班工坊铁道运营沙盘教学区学习。 新华社发

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生机勃勃,教育强国建设步伐坚实。教育发展的硕果,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教育发展模式的魅力,更传播着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惠及世界,促进民心相通和交流互鉴。

数字教育不断创新

今年6月,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获得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国王教育信息化奖”,该奖项是联合国系统内教育信息化最高奖项。

自2022年推出以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了大量与课程匹配的学习资源,汇集了4.4万项涵盖各年级和学科的基础教育内容、1.9万项职业教育内容以及2.7万项高等教育线上课程。截至今年6月,平台累计浏览量已达到260亿次,访客量超过19.2亿人次,访问用户覆盖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关键作用,极大方便了大规模远程学习。此外,该项目还为逾千万教师提供培训,惠及偏远和农村地区学生,进而提高中国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数字化是重要一环。近年来,中国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阿里巴巴“少年云助学计划的帮助下,青海牧民家的孩子可以体验大模型画画;浙江百年古村落的学生用智能作曲软件创作歌曲;杭州的小学生和四川南充的中学生开展了相距1800多公里“共同读一本书”课程……教育数字化发展为亿万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当前,中国教育数字化水平已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数字教育的不断创新,也为世界数字教育贡献中国方案——依托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秘书处,组织数十场全球在线教育高端对话活动,开设168门全球融合式课程,与13所世界著名大学实行互认学分,推出8门英文全球公开课,吸引全球学习者730万人,国际在线教育合作交流不断深入。

今年2月,2023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世界数字教育发展合作倡议》,倡导各国加强教育数字化政策对话,就教育数字化的新理念、新战略以及规划、标准、监测评估等广泛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增加教育数字化投入。

职业教育走出国门

从明确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职责,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从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到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培养方式更加多元,努力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2023年,中国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进工程”,发布11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包括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持续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等。今年6月,八部门联合发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鼓励引导职教院校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

目前,中国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跨越。1382个专业和12万多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1500多个职教集团、3万多家企业参与,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约2.5万个,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更是让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有了法律保障。

在推动自身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通过鲁班工坊等人文交流品牌,中国优质的职业教育与先进的产品、技术和装备一同走出国门,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促进互通互融、民心相连。迄今为止,中国已在20个国家建成20多个鲁班工坊,帮助各国年轻人掌握职业技能,共享中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和方案。目前,已有多个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获得合作国教育部批准,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

2016年,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在泰国共同建设全球首家鲁班工坊。泰国大城技术学院院长玛尤丽表示,鲁班工坊不仅提升了泰国学生的语言和技术能力,还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

教育合作硕果累累

今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通过在上海设立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决议,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在欧美之外设立全球性一类中心。

STEM指的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主要职能是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从幼儿到成人各个阶段包容、公平、适切和优质的面向所有人的教育。专家表示,设立这一研究所有利于促进我国深化STEM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中国,体现了对中国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认可。近年来,中国以高质量教育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和创新发展支撑,以高水平人文交流为共建“一带一路”夯实社会和民意基础。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今年11月,中国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提出,加强教育培训合作,继续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积极与共建国家扩大相互间留学规模,开展高水平教育交流合作,提升互通互认水平。

今年8月,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50名师生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习近平在回信中鼓励他们学好中文,为传承发展中南两国友好事业、促进中非友谊合作贡献力量。

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吴林表示,很多学生发现,掌握中文有助于提升自身竞争力。越来越多南非青年喜欢上中文,开启了人生新天地。

全球兴起的“中文热”,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12月9日,2023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举行,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国际语言文化机构负责人、知名中文教育专家等约2000人会聚一堂,共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今年开始,沙特阿拉伯将中文作为第二官方外语纳入教学课程,在全国公立和私立中学开展中文教学,每周开设两节中文课。而在全球范围内,有190多个国家开展中文教育,8万多所大中小学及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设中文课程。

从国际中文教育到“留学中国”品牌建设,从人才共育到“小而美”的“工坊驿站”,中国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今年11月举行的2023国际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说,提供包容和平等的优质教育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目标之一,中国为世界教育和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责编:李依环、熊旭)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贵州纳雍:闲置村居变身“网红民宿” 山村增“颜”提“质”引客来 - 2024中国餐饮业社会责任大会举行

贵州纳雍:闲置村居变身“网红民宿” 山村增“颜”提“质”引客来

发布时间:2024-08-30 22:58:55 来源: sp20240830

   中新网 贵阳4月14日电 (记者 石小杰)春日里,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昆寨乡新民村处处水绿山青,一座白墙灰瓦的“吉贵缘”民宿坐落在山色空蒙的绿野之间,清新的空气,凉爽的气候令人心旷神怡。民宿主人正热情地接待客人。

  “吉贵缘”民宿是当地村民谢阳中家闲置房屋改造的,除了是一家乡村特色民宿外,这里还是民革吉林省委会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大本营”,“吉贵缘”的得名正源于此。

纳雍县昆寨乡新民村一隅。谢健锋 摄

  “没想到这套闲置的民房能这么受游客的欢迎,好多人都说来了以后下次还想来,我也实现了在家里就可以赚钱。”看着人来人往的民宿,谢阳中很是开心。

  2023年5月,民革吉林省委会到新民村帮扶,了解到谢阳中家有闲置房屋,就建议他把房屋打造成民宿,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闲置资源,还可以增加一笔收入。

  走进“吉贵缘”民宿,展览厅内是整齐放置的书画作品、摆放整齐的休闲桌椅。站在二楼,远处群山起伏、面前茶稻飘香,犹如世外桃源。“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花草香,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园牧歌不过如此。”游客们发出由衷的赞美。

纳雍县昆寨乡新民村一隅。周啟刚 摄

  盘活老旧闲置住宅,发展民宿产业,不仅拓宽了村民的增收路,还让乡村振兴更具活力。目前,新民村正在打造农旅一体化产业,除了已建成的民宿,还将陆续建设完善乡愁馆、图书馆等,让游客的“流量”变为“留量”,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乡村振兴红利。

  近年来,在民革吉林省委会的帮助下,新民村不仅建成了第一家吉贵缘民宿,还建立了小站稻种植基地和茶园,不断扩宽产业路径。

游客在采摘“玛瑙红”樱桃。李践 摄

  新民村原有700亩撂荒的茶园,依托高山有机茶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民革吉林省委与昆寨乡共建智想“同馨茶园”,吉林省的民革党员分别认领高山茶园800亩总价值240万元。

  茶园建立起来之后,采茶季,村民既能够在家门口上班,采一天茶平均能挣150元,还能够照看家庭,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纳雍县总溪河两岸樱桃花开。周啟刚 摄

  新民村的蝶变是民革中央帮扶纳雍的一个缩影。

  30多年来,民革中央对纳雍县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支柱产业、发展区域经济、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等方面重点帮扶。纳雍县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持续巩固和拓展,乡村振兴得到全面推进,一个个更加富裕、更加和谐、更加美丽的村庄正在乌蒙大山不断崛起。

玛瑙红樱桃。 中新网 记者 石小杰 摄

  四月的纳雍县总溪河畔,火红的玛瑙红樱桃挂满枝头。这里是玛瑙红樱桃的发源地,河两岸的万亩樱桃不仅扮靓了村庄,也成为当地重要的产业支柱。

  1996年,民革党员、纳雍县农牧局(现纳雍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徐富军发现一株变异樱桃,成功培育出樱桃新品种玛瑙红樱桃。随后,民革中央帮助推进基地建设,树立品牌,助力保鲜加工,促成了玛瑙红樱桃的有机(食品)认证。目前,纳雍县玛瑙红樱桃种植超过10万亩,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小樱桃”逐渐变成“致富果”。

  随着玛瑙红樱桃产业蓬勃发展,总溪河畔的生态旅游也水涨船高,呈现井喷现象,部分村民瞅准商机开起农家乐、粉面馆、烙锅店,吃上“旅游饭”。如今,每年四月左右,总溪河畔,火红的樱桃挂满枝头,商贩车来车往,游客络绎不绝。依托樱桃产业的带动,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