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成小程序剧制作“重镇” 需“爆款”更需有序

发布时间:2024-08-09 19:14:47 来源: sp20240809

   中新网 西安11月22日电(崔景靓 张远) 近几个月来,小程序剧凭借着“又土又俗”的设定、快节奏的剧情、垂直化的推广,被称为“2023年最新赛道”。

图为拍摄现场。李涛 供图

  在这个新兴市场中,西安成为制作“重镇”。某商业平台整理的1月至7月付费短剧周热门榜单显示,半年内上榜次数前10的承制方中,有6家来自西安,且“爆款”频率比较稳定。由来自西安的制作公司打造的微短剧《无双》,曾创下“上线八天,推广消耗一个亿”的业绩。据该公司负责人李涛介绍,小程序剧一个月的产能,西安能占一半左右,位列第一,其次是横店和郑州。

  小程序剧即在手机小程序内播放的微短剧,前身为信息流广告,即带剧情的短视频广告。“西安原本就聚集了大量的信息流广告公司,由此形成了短剧制作产业带,短剧公司数量甚至一度比横店还多。”李涛说。竖屏的拍摄方式、清晰的故事主线、不断反转的剧情,让众多来自西安的信息流广告制作公司快速入局小程序剧。

  不仅如此,西安的影视发展环境也较好。除了信息流广告,本土的两档发展近20年的“碎戏”栏目剧,都为小程序剧积累了大量演员资源,能基本满足拍摄需求,西安的众多高校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人才队伍。“我们这些兄弟公司间会互帮互助,相互协调拍摄资源。”李涛说。

图为拍摄现场。李涛 供图

  据李涛介绍,公司会偏向于人设丰满、大纲明确、有差异性和创新性的剧本。在制作方面尽量满足经费,即使是自掏腰包也要保证质量。平台的投放能力和分账规则也是重点考虑的方面。

  据了解,西安头部制作企业均掌握自有团队,从剧本优化、制景、拍摄到表演、后期音效,把控内容质量,做到稳定输出。制作方产出“爆款”作品,平台方愿意与之深度合作,继而能挑选优质剧本,持续产出“爆款”,形成良性循环。西安的制作公司“爆款”率高,因此可以长期保持高效产出。

  德塔文《2023年上半年微短剧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共上新微短剧481部,超过了2022年全年上新的454部。中信建投在研报中表示,短剧行业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至300亿元。

图为拍摄现场。李涛 供图

  微短剧虽然是最近的投资热门,但并不像传言中的“一星期拍完,一个月上线,一部财富自由”。即使是前文提到的《无双》,刨去买量成本,纯收入在几百万元。“还得平台方、制作方和上下游参与者一起分。”李涛说,一个月上架400到500部剧,超过八成都是陪跑,能有很高收入的“爆款”可能只有3%到5%。

  从去年兴起至今,微短剧内容一度乱象丛生,为此,国家和平台相应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严打违规微短剧。2022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对“野蛮生长”的微短剧进行了规范管理。

  从今年11月10日至16日,微信、快手、抖音三家平台接连发布公告,下架并处置了一批违规的微短剧和账号。据媒体报道,2023年3月至今,国家广电总局共督导各视频平台清理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35万余集,分级处置相关小程序429个、账号2988个。

  “公司现在有7个摄制组在同时推进,我们对进行中的项目在进行自查自纠,只要发现在题材或内容上有风险的,会及时叫停,自我整改。选择剧本时,我们会更加慎重,对不符合规定的内容进行修改,甚至直接放弃。”李涛坦言。

  随着微短剧的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公开表示将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等措施。

  “相信随着行业规范的逐步落实,‘无序狂奔’的局面会有所改善,这是我们从业者喜闻乐见的。”李涛称。(完)

【编辑:张燕玲】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馆长带你打卡“中国龙”丨走进殷墟博物馆 看3000年前的龙字长啥样 - 兰新高铁开通十年:动车跑出高原经济加速度

馆长带你打卡“中国龙”丨走进殷墟博物馆 看3000年前的龙字长啥样

发布时间:2024-08-09 19:14:48 来源: sp20240809

龙年寻找“中国龙”,博物馆一起来“上分”!在龙年春节到来之际,人民网“文艺星开讲”推出《馆长带你打卡“中国龙”》特别策划,携手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殷墟博物馆五大博物馆馆长,打卡带有“龙”元素的珍贵文物,聊聊“龙”的有趣知识点,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龙文化。一片甲骨惊天下,本期节目,让我们跟随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一起看看甲骨文里的“龙”字长啥样?

“龙”字始见于我国迄今可见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3000多年前,龙的形象就以文字形式被记录下来。

甲骨文中“龙”字的一些写法。

甲骨文中“龙”字的一些写法。

甲骨文中的“龙”有多种写法,是象形字,有头有尾,头像鳄鱼,头角峥嵘,张口有齿,尾巴长而卷起,身躯兼有鳄鱼和蛇的躯干形象。在用法上,甲骨文中的“龙”,有的表示主管雨水的神龙,有的表示方国名、人名、地名等等。

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介绍甲骨文中的“龙”字。

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介绍甲骨文中的“龙”字。

历经千年传承发展,“龙”字的形象有所变化,寓意也不断丰富。龙年即将到来,祝大家龙行龘龘,龙年大吉!

总监制:万世成

制片人:黄维

统筹:刘颖颖

策划:刘微

后期:刘微 者思靖(实习生)

鸣谢:殷墟博物馆

相关链接:

馆长带你打卡“中国龙”丨走进河南博物院 看仙鹤遇上龙的绝美“同框”

馆长带你打卡“中国龙”丨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 看来自唐朝的腾飞“金龙”

馆长带你打卡“中国龙”丨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 看巧夺天工的“中华第一龙”

(责编:方经纶、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