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构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

发布时间:2024-07-17 16:19:31 来源: sp20240717

  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纪念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国际研讨会发表书面致辞,总结中国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的丰硕成果,阐明亲诚惠容的新内涵、新发展,擘画了中国同周边国家未来共同发展的新愿景,为新时期双方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亲诚惠容理念,与地区国家在现代化征程上携手同行,将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洲国家,为地区乃至全球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为亚洲地区繁荣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强调,10年来,中国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利益融合持续深化,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

  尼泊尔前副总理兼外长苏贾塔·柯伊拉腊对本报记者表示,致辞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对亲诚惠容理念的重视和坚持。作为亚洲大国,中国一直平等对待周边国家,与周边国家共享发展红利,为亚洲繁荣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与亲诚惠容理念一脉相承,为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巴基斯坦智库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创始主席泽米尔·阿万表示,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中国同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意义重大,是地区之福、世界之福。“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亲诚惠容理念引领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稳定,经贸合作越来越紧密,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为亚洲地区繁荣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蒙古国前外长、国家大呼拉尔委员朝格特巴特尔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亲诚惠容理念,突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实现合作共赢的意愿。中国言必信、行必果,以实际行动向世界昭示,中国始终尊重周边国家,视其为朋友和伙伴。这都增强了周边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和信心。

  哈萨克斯坦总统下属国家库鲁尔泰成员卡兹别克·梅格尔季诺夫表示,中国在与周边国家交往中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在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的基础上开展互利合作,增进了与邻国之间的信任关系。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国际事务上加强对话与协作,比如哈中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亚信等多边机制内积极协作,为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给周边国家带来和平与发展的信心”

  习近平主席强调,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将赋予亲诚惠容理念新的内涵,弘扬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为地区团结、开放和进步提供新的助力。我们将推动亲诚惠容理念新的发展,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多惠及周边,共同推进亚洲现代化进程,使中国高质量发展与良好周边环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习近平主席致辞中提到的“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令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印象深刻。“这一论述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对周边外交的最新思考。”他说,泰中一家亲,两国的友好关系和密切合作体现了亲诚惠容理念。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期待同中国继续发展友好关系和互利合作,希望中国式现代化更多惠及周边,一道推动亚洲现代化进程。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重申,中国将继续践行亲诚惠容理念,给周边国家带来和平与发展的信心。”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尤格纳丹表示,10年来,这一理念促进了周边国家和中国的友好合作,也给周边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很好地践行了亲诚惠容理念。“科伦坡港口城等一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促进了斯里兰卡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发展,‘富邻’这一美好愿景正在实现。斯里兰卡期待和中国继续携手共同发展。”

  菲律宾智库“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德权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致辞高瞻远瞩,“推动亲诚惠容理念新的发展,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多惠及周边”这一论述体现了中国致力于维护周边地区和平繁荣的真诚与善意。蔡德权说,过去10年,亲诚惠容理念促进了中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之路的现代化,中国的发展将为地区团结合作注入不竭动力。

  印度尼西亚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研究部负责人维罗妮卡表示,中国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印尼和中国在深化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也不断拓展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光伏等新兴产业合作,积极培育更多增长点。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真诚分享发展红利、开展务实合作,印尼等周边国家获益良多。相信在亲诚惠容理念的推动下,中国式现代化将惠及更多国家和民众。

  “推动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继续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同地区国家携手构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共同谱写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国际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致辞为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信心和动力。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表示,作为亚洲大家庭一员和负责任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首要位置,始终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中国继续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将进一步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金平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柬埔寨人民更加相信,同中国合作将给他们带来发展的希望。”

  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表示,今年是亲诚惠容理念提出10周年,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意愿始终如一。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标志性项目得以实现,众多“小而美”民生项目让东南亚国家广泛受益。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三大全球倡议,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提升到更高层次。翁诗杰说:“亲诚惠容理念符合地区繁荣与和平的需要。通过发展追求持久和平和繁荣,中国为全球治理提出了新方案,将推动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湄公河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林明和表示,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这进一步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柬中关系充分体现了亲诚惠容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该理念相辅相成。“金港高速公路、新金边国际机场、暹粒吴哥国际机场等一大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给柬埔寨增添发展动力。”

  现场与会的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表示,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更多国家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实现发展进步,建设亚洲家园,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各国应自发践行亲诚惠容理念,让发展成果惠及周边,推动全球发展进步,走向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本报北京、伊斯兰堡、阿斯塔纳、雅加达10月24日电  记者杨讴、龚鸣、赵益普、郭梓云、程是颉、李强、李培松)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5日 02 版)

(责编:白宇、卫嘉)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深刻把握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意义(专题深思) - 李强会见马来西亚第一副总理扎希德

深刻把握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意义(专题深思)

发布时间:2024-07-17 16:19:32 来源: sp20240717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表现为对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进程、地位作用等有清醒认知与高度认同,彰显出主体意识与自信态度。巩固文化主体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要深刻把握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意义,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为文化自信提供根本依托。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离不开坚定的文化自信。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既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沃土,也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巩固文化主体性,既需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形成过程、发展趋向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坚定对自身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的信念,增强文化自信;也需要全面把握当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的积极贡献,深刻认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为巩固文化主体性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从而更好立足新的实践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为我们党引领时代注入文化力量。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注重以先进文化引领和推动社会进步。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是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不断巩固。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砥砺奋进,展现出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大大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巩固文化主体性,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增强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为增强国家认同奠定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以文化主体性为基础建构起的国家认同,是中华民族凝心聚力的坚固基石。经过数千年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等治理之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道德理念,知行合一、未雨绸缪等思想方法。这些文化基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铸就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深沉的历史意识,成为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的文化源泉。巩固文化主体性,就要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打牢文化基础。

  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坚实支撑。中华文明是开放包容的文明,始终以兼收并蓄的胸怀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文明借鉴是为了在坚守文化主体性基础上成为更好的自己。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更加需要巩固文化主体性。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秉持开放包容,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推出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与其他文明一道不断丰富人类文明百花园。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4日 13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