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提升(锐财经)

发布时间:2024-09-09 20:02:02 来源: sp20240909

  程 硕制图(新华社发)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前者较上一期保持不变,后者较上一期下降25个基点。专家表示,此次5年期以上LPR下调幅度较大,有利于带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提升。

  

  LPR迎来今年首次下降

  LPR由各报价行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得出。目前,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

  此次5年期以上LPR下降25个基点是今年首次调整,也是2019年8月LPR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来的最大降幅。期间,5年期以上LPR由4.85%降至3.95%,累计降幅为90个基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记者分析,此次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调,一方面是去年银行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叠加今年初定向降息和降准的作用,银行资金成本减少,LPR报价下调空间打开;另一方面是在当前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背景下,银行主动负债工具(同业存单、商业银行债)的发行成本也已明显下行,进一步降低银行综合负债成本。

  此次调整中,1年期LPR持平,5年期以上LPR下降,是非对称调整。对此,温彬解释,总体看,5年期以上LPR和1年期LPR价差幅度仍较大,5年期以上LPR存在更大下调空间。此次长期限LPR下行较多,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之间的利差收窄至0.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期限利差趋于合理,有利于提高利率政策的协同性,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5年期以上LPR下降将带来什么影响?市场普遍认为,此次调整将进一步推动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业内人士介绍,LPR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后,各银行应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作为定价基准,也就是说LPR为银行贷款提供定价参考。因此,LPR下降往往会传导至企业实际贷款利率,有助于降低信贷融资成本。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23年,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0.2个和0.1个百分点。通过市场化的利率传导机制,引导实际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行。2023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8%,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为历史最低水平。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5年期以上LPR是中长期企业贷款的主要参考基准,此次大幅下调将降低企业中长期贷款利率,进一步激发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也有利于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的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并有助于减少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过程中的利息支出,缓释风险。

  “总的看,这次调整有助于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温彬表示,另外,由于此次5年期以上LPR下降主要影响中长期贷款,综合考虑存款利率的下调,对银行净息差影响预计总体可控,较好兼顾了支持实体经济和银行健康发展的需要。

  充分发挥LPR改革效能

  5年期以上LPR关乎企业中长期贷款,也影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据介绍,5年期以上LPR也是个人住房贷款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此次下降后,全国的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将跟随LPR调整至3.75%,新发放房贷利率将有所下降,存量房贷利率也将在重定价日相应调整,可节省房贷借款人利息支出。

  温彬认为,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行的效应将体现在居民房贷月供上,有望提振居民的消费预期,也有助于扩大其他消费和投资,更好地配合近期各项房地产政策效果释放,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此次LPR非对称下调还有助于国内货币政策更好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温彬说,在今年美联储降息节奏可能比较平稳、中美利差倒挂局面短期较难扭转的背景下,1年期LPR保持不变,5年期以上LPR下降,既保持了对实体经济合理的支持力度,又提高了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与政策的自主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表示,下一阶段,将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有效支持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加强行业自律协调和管理,督促金融机构坚持风险定价原则,理顺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等市场利率的关系,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责编:卫嘉、白宇)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访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 - 2023年新疆警方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2400余起

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访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

发布时间:2024-09-09 20:02:03 来源: sp20240909

  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权威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访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展开、系统性推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记者: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新成效?

  韩文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从经济体制改革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持续健全,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制度环境不断完善,我国经济体量和发展质量迈上新的台阶。可以说,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展开、系统性推进,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就,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我国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一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建立,创造性把数据等纳入生产要素。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并形成“全国一张清单”,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二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布局方向、调整机制更加清晰。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提出“三个没有变”“两个健康”“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等重大理论创新。

  三是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设立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四是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等更加灵活有效。现代财税制度加快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闭环管理体系基本建立,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五是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组建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院士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六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并推动全面建成高标准农田。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建立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并网的体制机制。

  《决定》着力从制度建设上解决我国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堵点问题,改革举措内容丰富、分量很重、成色十足

  记者:经济体制改革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分量很重,应该如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

  韩文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决定》作为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巩固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主动抉择和战略之举,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决定》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着力从制度建设上解决我国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堵点问题,集中部署了6个部分24条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改革举措内容丰富、分量很重、成色十足。

  《决定》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决定》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在任务部署中强调,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机会。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等。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破产退出、信用监管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决定》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决定》强调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要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这些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教育方面,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科技方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人才方面,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

  《决定》对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作出部署,加快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要构建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机制,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深化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针对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

  《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部署,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围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强农惠农富农,要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决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部署,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决定》要求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

  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记者: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下一步如何推动改革举措有效落地?

  韩文秀: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要吃透改革精神要求,把《决定》的“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明确《决定》部署300多项重要改革任务的完成形式、时限要求和责任主体,以钉钉子精神沉下心来抓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决定》突出强调,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持续开展专项督察、全面督察、综合督察,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成效。(人民日报 记者 刘志强)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