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酸奶与加盟商 谁坑了谁

发布时间:2024-08-17 21:30:38 来源: sp20240817

  茉酸奶食安事件过去三天后,一切看似步入正轨,实则“余震”仍未完全消散。连日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大部分茉酸奶门店接受检查后正常营业,但部分门店订单只有原来的一半。除了食安问题,个别加盟商为节约成本直接私自与水果供应商交易的情况也被摆上了明面,该行为为品牌发展埋下隐患。错误百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茉酸奶的品牌管理薄弱,难以解决加盟制中总部对加盟商难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尽管个别加盟商行为不代表整个品牌,但如何优化盈利模式、补足监管漏洞,与加盟商实现共同盈利应当成为企业的必修课。

  加盟商:订单少一半

  “太招人烦了,个别门店的不当行为带来的影响可不止那4家店。”在北京经营多家茉酸奶门店的加盟商刘毅(化名)对于此次茉酸奶食安事件发出感叹。

  第三方平台显示,目前北京市有70余家茉酸奶正常营业,其中5家尚未开业。“门店正常开业,相关部门都过来检查过了,否则不可能营业。”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走访和电话询问多家茉酸奶门店了解到,大多数门店正常营业,并且接受了相关部门的检查。

  从品牌方发声致歉、涉事门店关闭停业,到相关部门立案调查,茉酸奶食安的事态发展得到了控制,但事件本身产生的影响还在发酵。

  在询问的多家茉酸奶门店中,“生意受影响”是多数门店的状态。位于朝阳区东三环的一家茉酸奶工作人员表示,门店订单较之前少了一半。另外,还有几家门店工作人员称,具体不清楚,多少会受点影响。当然,也有个别门店表示,“生意挺好的,我们家没问题”。

  刘毅表示,涉事门店的行为更多是所属门店的个人行为,不代表所有茉酸奶门店都这样,但是涉事门店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伤害了整个品牌形象。此前植脂末事件和原料遭质疑已经给品牌产生了负面影响,接下来只能等总部修复品牌形象。

  就茉酸奶食品安全事件,茉酸奶公司表示将对全国所有门店的“食材存储、食品效期、水果保存”等问题再度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实现线上周报和月报核查,并对所有员工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对于接下来品牌的调整和优化规划,北京商报记者向茉酸奶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回复。

  成本高昂如何再获高利润

  茉酸奶涉事门店之所以出现曝光行为无疑是与成本有关,使用过期原料、更换效期标签、偷工减料等行为的确能在短期内降低成本,但给品牌的长久发展埋下隐患。然而,茉酸奶主打现制酸奶,定价并不低,就如同茉酸奶CEO顾豪曾表示,好的原料注定成本高昂,然而加盟商若想获得高利润只能靠这类“捷径”吗?

  “茉酸奶产品最大的原材料消耗品是水果,水果成本与门店利润直接挂钩。”一位开了两年茉酸奶门店的加盟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茉酸奶食安事件发生后,声称是茉酸奶前员工在社交平台透露,以前所在门店的老板为了省钱直接跟非公司的水果供应商合作,价格比(茉酸奶)公司便宜不少,利润更高。当有网友问及公司不管吗?对方则回应称“牛油果都是订公司的,然后其他偶尔一周订一次,防止公司查下来没记录,就能蒙混过关了”。

  上述加盟商也提到,部分加盟商不选择从总部购买水果等原材料,一方面相较于市场上,总部产品的定价过高,另外运费、运输损耗以及订购时间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由此可见,茉酸奶品牌在运营监管体系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待优化。

  一直以来,茉酸奶在争议和质疑中一路前行,公司过往的不断调整和市场的激烈竞争,让一些加盟商感受到经营压力。上述加盟商进一步提到,随着地区门店越来越多以及新的饮品品牌不断出现,门店的营收多少会有波动。尤其是在茉酸奶杯型调整后,的确会给实际收益带来影响。

  无独有偶,刘毅也感受到了品牌发生的变化。刚开出茉酸奶门店时品牌热度还不够,随着品牌的核心点位增多,且在外省知名度逐步提升,门店营业额在去年3—6月时达到了顶峰。即便后期有调整,利润仍旧可观,但是“今年确实差点意思了”,这与茉酸奶门店增加和公司“招黑”都有关系。

  在资深餐饮连锁专家文志宏看来,无论是茉酸奶出现的食安问题,还是上文中提到的加盟商私自与供应商合作,均体现了加盟商素质参差不齐,其中部分加盟商食品安全意识薄弱,为节约成本而忽视食品安全标准,导致品牌管理难度增加。不仅如此,相关事件更折射出了品牌对于加盟商的管理存在提升空间,更意味着品牌在供应链的成本和效率上仍有优化空间。

  要赚长久的钱

  凭借“一杯奶昔等于一颗牛油果”等健康概念,茉酸奶在风口上脱颖而出,特别是在2021年开放加盟后,其门店数量迅速增长,甚至在2024年超过了1600家。然而,在经历了食安风波后,茉酸奶也在吸取教训。

  除了茉酸奶在声明中强调对门店食安问题的进一步检查,还在加盟商筛选方面采取了行动。一位茉酸奶的招商经理直言,食安事件确实对品牌造成了影响,但目前整体还在可控范围之内。由于茉酸奶门店众多、人员繁杂,督导难以做到万无一失,因此后期不仅会加强对门店的监管,茉酸奶还将对加盟商资质进行更严格的审核。

  茉酸奶食安事件发生后,行业内出现了两种声音:“坑加盟商”和“被加盟商坑”。然而,品牌和加盟商之间的这种脆弱合作关系需要双方互利共生。

  文志宏指出,在饮品类等较小型门店扩张时,加盟模式无疑成为了许多品牌优先考虑的方式。一方面,这种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品牌的快速扩张和市场份额的迅速占领;另一方面,若管理不善,该模式也可能对品牌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茉酸奶事件便是如此。因此,品牌在选择加盟模式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加盟模式的利与弊,不仅要加强对加盟商的管理和培训,更要提前建立相应的模式和系统,并制定相应的预案措施,以确保品牌的健康发展。

  开放加盟的本质是追求“效率”,但如何找到效率和品质的平衡点是企业需要长远思考的。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加盟确实是饮品品牌扩张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并非必经之路,企业同样可以选择直营、合作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扩张。然而,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企业都需要维系与合作伙伴之间的良好关系。为维系与加盟商之间的合作关系,茉酸奶需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培训,帮助加盟商提高经营能力,并建立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确保加盟商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此外,品牌和加盟商在合作的过程中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双方利益得到保障。

  北京商报记者 郭缤璐 张天元

【编辑:刘阳禾】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和评理|“信用破产”却“一再透支”:美方经济霸凌行径无助于修复双边关系 - 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在澳门举行“中国载人航天专场报告会”

和评理|“信用破产”却“一再透支”:美方经济霸凌行径无助于修复双边关系

发布时间:2024-08-17 21:30:39 来源: sp20240817

  美国商务部近日宣布将37家中国实体列入贸易限制清单。该部门表示,此举是为了践行其捍卫“国家安全”的承诺,也展现了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支持。发布的声明颇为“自豪”地宣称,包括这次行动在内,本届美国政府已将355家中国实体加入实体清单中,是历届美国政府之最。当前,美国遏制中国发展之心可谓昭然若揭。

  本次公布的37家实体名单中包括了11家被指控参与所谓“中国高空气球计划”的公司,美国商务部称该计划构成了对美国国家安全的“重大关切”,11月总统大选即将开战,此举背后的政治意味更是凸显。

  尽管美国方面后来已经承认,去年闯入其领空的中国气球只是一个偏离航线的气象气球,但大选将至,拜登政府似乎已决意将危言耸听进行到底,以力争在选情上获得领先优势。

  早在2023年2月,美国就以所谓“支持中国军方飞艇等航空航天项目”为由,将6个中国实体列入了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如今在此基础上又新增限制企业,把气象气球一路炒作到整个航空航天领域,美国为限制中国技术进步的种种操作,实在是不断刷新人们认知的下限。

  除了11家被控与气球相关的公司外,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另外22个实体则是因为牵涉了量子技术的突破。美国试图阻挠中国在量子技术研发应用领域取得进展,主要是因为在这一领域,美国对中国还没有构成明显的领先优势。

  在不断扩充实体清单的同时,据美国媒体报道,拜登政府还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台新的关税政策,税率将由原先的25%上调至100%,中国产电池、太阳能板等产品也将成为新一轮加征关税的对象,而事实上,这些保护主义举措无法帮助美国在绿色技术方面形成领先竞争力,只会阻碍全球整体的绿色转型。

  美国政府的如此行径,在中国眼中无异于“经济胁迫”与“科技霸凌”。在此之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财长耶伦刚刚结束访华之行。他们希望借助恢复或建立磋商机制,在外交、经济、金融和商业等双方已存在共识的领域解决争端,也折射出拜登政府希望修复双边关系、负责任地管控分歧的意图。

  拜登曾反复表态称,其政府无意阻挠中国发展,无意对华“脱钩”。但其最新一轮制裁措施以及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等加征关税的恐吓,却明确展现了美国在对华关系方面惯于“说一套做一套”的特点,其本就“破产”的信用如今更是“一再透支”。

  美方如此行径,让中国别无选择,不得不采取必要手段,坚决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与利益。对美国在修复双边关系方面的承诺以及其实际的投入,我们更是需要重新审视。(中国日报网)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