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之中有真味(读书有味)

发布时间:2024-09-08 20:00:05 来源: sp20240908

  唐诗是诗中盛景,天中满月。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足以让人陶醉,无愧“孤篇压全唐”的美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唐诗中这样优美的篇章甚多,选三百首,或选三千首,也都是上乘之作。

  唐诗中还有另外一类诗歌,平淡无奇,易被人忽视,也有可能不味其中之妙。大诗人李白一生行踪不定,飘飘然宛若神仙,人谓之“谪仙人”。这位仙人是食人间烟火的,怀抱着的也是普通人的感情。他有一首《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讲述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理常情。

  可以说,这首诗在李白诗中,甚至在流传至今的五万首唐诗中属于别调。不算题目,这首七言绝句将作者“李白”“我”、被赠者“汪伦”的姓名和代称同时入诗,在唐诗同类作品中极为少见,恐怕属于创格。问题来了,将作者“李白”与被赠者“汪伦”同时入诗有意义吗?貌似平淡,而且质实,甚至有损诗意,味道何在?

  唐俗多以字、号、行第、籍里、官职、封爵等相称,但诗人们平辈论交,也会直呼姓名以示彼此相亲,不拘俗礼,这种情形初、盛唐较为常见。李白交游广阔,诗中言及时人,往往或名官爵,或称字号行第,或叙亲缘,而能被李白在诗或诗题中直呼姓名的同辈好友并不多,今日可见者仅有权昭夷、元丹丘、岑勋、王昌龄以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杜甫等几人。这些人都曾与李白游从多日,诗酒会心,是如兄如弟的知己。汪伦与李白仅是初识,却在诗题和诗中被李白直呼为“汪伦”,从中可见汪伦的赤心淳朴与李白的真诚纯粹。

  比较有趣的是,李白的确喜欢自称“李白”。他曾不止一次自写“李白”之名。颇为独特的是在《襄阳歌》《赠内》《赠汪伦》三首诗中,品味三作,可见相通处有二。

  其一,三首诗均为饮酒尽兴之作。《襄阳歌》为李白醉中歌谣,“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既是疏旷语,亦是陶醉语。不难看出,当李白自称“李白”时,身心处于极为愉悦、自在、逍遥的状态。

  其二,三首诗都内蕴李白与诗中人平等相待的情意。《襄阳歌》可以视为两个“李白”的隔空对话,《赠内》也可见出李白对妻子的歉疚与尊重。宋人杨齐贤为李白诗作注时,始称汪为“村人”,后人多沿其说。在名动天下、曾为翰林待诏的李白面前,汪伦难免有身份、地位的不对等。然而,傲上而不倨下的李白并不在意。桃花潭的美景就在眼前,汪伦的踏歌声就在耳边,在生命的这个瞬间,李白欣然享受着这样的淳朴与美好。全篇以“李白”乘舟起,末句以“汪伦”赠“我”收,意脉首尾呼应,一腔平交眼前人的热忱贯注其中,读来并无人名空滥、径直无味之弊,反觉情思深切,天趣盎然。

  诗中如此表达,亦由李白对二人关系的感受及相应的抒情方式决定。李白擅长结合受赠者的身份、性情及赠别情境,选择合适的地域景观、贴切的典故辞藻与分寸得宜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主张抒情言志不必太过直露,追求诗歌的淡雅含蓄之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心致意自己仰慕的这位诗坛前辈,因此诗中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二人姓名及身影均未入诗,别意却尽在景中。

  《赠汪伦》的抒情方式就很不一样,无论是汪伦踏歌相送的殷殷拳拳、豪爽真诚,还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慨叹,李白的情感抒发都是热烈直白的。通过前三句叙事、写景、抒情的层层烘染,先蓄足了势,结句画龙点睛,点明题旨,此前种种风景与画面都有了着落,全诗也如蛟龙张目,跃出潭面,腾空飞起。与之相应,赠别的双方自然也就清晰无隐。清人黄生《唐诗摘钞》批点此诗曰:“直将主客姓名入诗,老甚,亦见古人尚质,得以坦怀直笔为诗。”确为解诗之言。

  品读此诗,最要紧之处在于:“李白”之名出现在首句,“汪伦”之名出现在末句,你不觉得李白的真情楚楚动人,而且与一位乡人平等对视吗?如果你注意到桃花潭水的深碧、岸上朴素而深情的踏歌声,人物、色彩、音响交融,诗美在平淡中更有一番滋味。故读诗之功应在平淡处用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2日 19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中关村全科盟2024年科技成果转化与科学教育论坛在京举办 - 【侨一瞧】龙行龘龘 马尔代夫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贺新春

中关村全科盟2024年科技成果转化与科学教育论坛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4-09-08 20:00:06 来源: sp20240908

   中新网 北京1月21日电 中关村全景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联盟(简称中关村全科盟)“2024年科技成果转化与科学教育论坛”20日在北京举办。

  开幕式上,中关村全科盟与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长安街读书会、北京“三浙”发展平台、北京市希望公益基金会、北京南京企业商会、北京怀柔平行传感智能研究院、云端数字产业园等多家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些合作为科研单位、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旨在发挥各方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论坛开幕式上,中关村全科盟还与中国铁道博物馆、陕西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等教育和出版机构签约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并与北京、山西、内蒙古等地教育部门、学校联合共建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力求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推动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进一步有序向青少年开放,为科学家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搭建平台,让科学家与学校共同开发科学教育课程,加快建立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大科学教育”格局。

现场签约。 中关村全科盟供图

  中关村全科盟理事长霍国庆介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关村全科盟将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打造“一体两翼、双轮驱动”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格局。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引领,持续推动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效衔接,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科普、科学教育同时发力,在“元宇宙+”、数智化融合出版等领域打造一批可示范、可体验、可推广的科技新场景。

  会上,相关专家从地下储能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和路径、在经营决策中如何充分考虑科技因素以及北京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评价体系研究等方向做了专题报告,聚焦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涵盖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背景和实现路径。

  论坛由中关村全景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联盟主办,中国科学院45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部分省级自然科学院等中关村全科盟会员单位约200位代表现场参会。(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