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共生|解码“地球之肾”,中国湿地何以美出圈?

发布时间:2024-08-27 12:41:20 来源: sp20240827

  明媚春日,从黄海之滨到长江之畔,从黄河口到洪泽湖,大美湿地之景频频出圈,引发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作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数据显示,中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如今,湿地之美,成为美丽中国的一张张立体名片,尽显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展现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画卷。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让我们一起解锁“地球之肾”的“出圈密码”。

  鹤舞鹿鸣,“神奇物种”聚集

  江水环抱,绿意翻涌,从空中俯瞰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宛如“江中绿宝石”。这里不仅是南京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更是国内第一个长江洲滩型国家湿地公园。

  随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推进,长江中下游大量优质的湿地滩涂成为候鸟青睐的越冬地和繁殖地。

  “这里是鸟类飞越江苏的重要落脚点,东方白鹳、花脸鸭等几乎每年冬天都要组团来玩。”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宣教员张皖宁说,这里大小不一的湖泊湿地已经成为“天鹅湖”“白琵鹭湖”“雁鸭湖”。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从靠江吃江到守江护江,新济洲的蝶变重生并非一朝一夕。随着长江大保护和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开展,洲上生物多样性有了大幅度提升。“微笑天使”长江江豚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特别设立了长江江豚救护基地,能够尽快帮助受伤的江豚恢复健康,回归自然。

  水光潋滟,鹤舞鹿鸣,盐城黄海湿地是中国第一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备受世界瞩目。2023年10月2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森一行到访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丹顶鹤亲密接触。看到当地的自然景色后,纽森赞叹道,这里比他家乡的景色更胜一筹。

  40多年前,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此建立,对丹顶鹤等珍稀动物及滩涂湿地生态系统起到有效保护。丹顶鹤的人工繁殖成功率逐年上升,保护区饲养的丹顶鹤已达240多只。

  在这里蹲守多年的生态摄影师李东明,用镜头追寻“神奇物种”的珍贵印记:奔跑的麋鹿、“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翩翩起舞的丹顶鹤、“自带饭勺”的勺嘴鹬……悠闲自得的“湿地明星”们被赞“又美又萌”“超治愈”,“吸粉”无数。

  红橙金绿,缤纷色彩辉映

  在江苏南通启东海域浅滩上,夕阳映照海水雕刻的沟壑,形成一片金色的“潮汐树”景观。枝杈分明,栩栩如生。“潮汐树”是潮滩上发育的潮沟水系,形态类似大树,可以为生物提供养料、食物和庇护场所。

  万千湿地的面貌不一而同。在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当河水的“黄”与海水的“蓝”相拥,缠绕交汇,泾渭分明。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独特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新、奇、特、旷、野”的美学特征,也吸引了外国网红博主接连打卡,感叹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春来江水绿如蓝。”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中国湿地有着更多看不倦的缤纷色彩。清新的蓝、温暖的橙、热烈的红、生机勃勃的绿……浓淡不一的颜色将滩涂、河流渲染得五彩缤纷,犹如打翻了大自然的调色盘。

  除了打卡美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成为湿地守护者。在盐城工作的种禹哲就是其中一位。他说,越是了解湿地的珍贵,越是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又重了一分,“因为湿地的故事不只在过去、在当下,更在于我们年轻人去创造的未来。”

  “最强大脑”赋能,法治实力护航

  湿地“圈粉”的魅力,不单来自物种多、风景好,其背后还有着深刻的湿地修复理念和政策支撑。

  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构建起“天、空、地、人”一体化的管护和监测体系。“湿地布设了30多个高精准摄像头,对重要的生态热点区全覆盖,第一时间向指挥调度中心回传高清画面。”保护区管理处工程师李成之说,智慧湿地指挥调度中心相当于“最强大脑”,实时监测水质、鸟类数量、气象等指标数据。

  赵亚杰是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对于保护区的每一种植物、每一种鸟类,都如数家珍。“从2005年到2022年,在保护区出生的东方白鹳有2700多只。”如今,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的大屏幕上,雏鸟跟着父母小心前行、东方白鹳孵化幼鸟的画面都被记录了下来,让人忍俊不禁。宝贵数据和画面被归档存储,将对科研、监测、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一系列最严格的湿地保护措施也陆续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法治护航,划定红线,湿地保护进入法治化发展新阶段。在此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更加真实可感,人们保护湿地的良性循环也在不断推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世界贡献“中国样本”

  相携相融,和而共生;山水相依,景城交融。一幅幅“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的画卷在中国湿地不断绘就。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就守护全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阐明中国理念、中国行动、中国方案,倡导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致辞时强调,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4年2月,中国有国际重要湿地82处、国家重要湿地58处、国际湿地城市13个、国家湿地公园903处。

  中国制定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陆续设立一批国家公园,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

  加强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个个生机盎然的大美湿地,擘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画卷!

  出品 现代快报/现代+

  监制 郑春平

  策划 韩飞周游 鹿伟

  统筹 周晓翔 胡寒

  文案 徐红艳 卢河燕

  编导 陆斯雯

  后期 李志强 【编辑:梁异】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美丽三件套”走俏 西宁美甲美睫师开启“春节模式” - 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年会将在北京门头沟举办 谋划“电竞+文旅”融合新路径

“美丽三件套”走俏 西宁美甲美睫师开启“春节模式”

发布时间:2024-08-27 12:41:21 来源: sp20240827

   中新网 西宁2月8日电 题:“美丽三件套”走俏 西宁美甲美睫师开启“春节模式”

  作者刘洋

  晚上十一点,看着刚做好的“新春美甲”,西宁市民吕萍拿出手机在灯光下找好角度,按下快门拍照纪念,与此同时,刚为吕萍做好指甲的美甲师张晓爱又匆匆投入到为下一位顾客的美甲服务之中。

  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将至,除了买新衣、买新鞋等“扮新”传统,越来越多的西宁市民将美发、美甲和美睫列入过年的“美丽三件套”清单。

  记者探访发现,青海省西宁市春节前美甲、美睫、美发起码得提前预约,美甲师、美睫师、发型师的“紧俏”程度超乎想象。

  “我们的美甲、美睫已经在一个星期之前就以定金的形式预约满了,除非有人临时取消,要不真的加不进来了。每位美甲师后面都排着六七位客人,大家都是一刻不歇地在忙。”张晓爱说。

图为2月6日,晚上十一点,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芷间日式美甲美睫店内坐满了来做美甲的顾客。刘洋摄

  “从1月20日左右开始,美甲、美睫就开启了‘春节模式’。”位于西宁市城西区力盟商业步行街的芷间日式美甲美睫店店长张琪说,提前一星期预约的话,几乎约不到位置,而不预约,大概率做不上美甲、美睫项目,每家店人都很多。

  “我们忙到连电话和微信都没法及时接,都是来做春节期间的美甲和睫毛的。”张琪介绍,小年过后,店里每天早上十点一开门就有顾客上门做美甲、美睫,一般按照2小时服务一位顾客的频率,一天下来最多服务7名顾客,中间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昨天,我们做完最后一个客人的美甲,关门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张琪说,虽然很辛苦,但收益颇丰。

  在西宁市城西区唐道637的橘里生活美学社美甲美睫店内,一进门记者看到4位美甲师正在忙碌,美睫区域也是应接不暇,在一旁的沙发上正有几名顾客在排队等候。

图为美甲师正在忙碌,一旁的沙发上正有几名顾客在排队等候。刘洋摄

  店长马凤萍介绍,这几天来的一般都是老顾客,店里如果有空位,也会及时打电话给之前没有预约上的顾客。马凤萍说,“春节期间很多人走亲访友、出门旅游,都想赶在春节前来美美地打扮一下。”

  “每年年前人都很多,因为人多的缘故,不得不把一些老顾客排在晚上,大家吃饭都是趁着间隙随便吃两口,工作量基本上是平时的2倍至3倍。”店员沈宣说,春节前像她一样的美甲美睫师一般一天工作12个小时,最少接待10位客人,每天收入超过1000元。

  “小时候饺子、红包、鞭炮,到新衣物,再到美甲、美睫、美发,春节‘三件套’也在‘扩容变化’。”顾客马雪梅说,“年轻人美甲、美睫、美发,就像传承下来的传统习俗一样,都是图个好的寓意,美好迎接新的一年。”(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