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进入夏秋航季 清明假期机票价格较低适合出游

发布时间:2024-09-27 22:19:13 来源: sp20240927

海南航空飞行图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志文

  2024年3月31日至2024年10月26日,中国民航执行本年度夏秋季航班计划。据飞常准民航看板数据,3月31日全国民航夏秋航季开启后,航班运力将进一步增加。根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红头计划,全民航平均周量14.1万班次,同比2023年夏秋航季增长11.1%,环比2023年冬春航季增长5.9%,同比2019年夏秋航季增长20.5%。清明假期是夏秋航季开启后首个小长假,期间国内航线日均计划执行航班量1.4万班次,国际及地区航线日均计划执行航班量1900班次左右。

  近日,南航、海航等多个航司陆续公布了新航季航班计划,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昆明、杭州、西安、武汉等城市航班量增长。去哪儿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杭州七个城市,覆盖了热门航线TOP20,新航季增加大城市航班量,更便于公商务旅客出行,也有助于机票价格稳定。

  除大城市间的航线加密外,部分旅游城市的小机场也新开和恢复了航线。例如,川航将在成都新开了直飞大理、稻城、扬州、阿勒泰、敦煌等航线,祥鹏航空新开丽江-贵阳-宁波、大理-遵义茅台-宁波等航线,这不仅进一步完善东西部地区的航线网络,也让这些小机场迎来更多旅客,获得“出圈”的机会。

  国际航线方面,据预测,国际航班计划航班量有望回到2019年的八成左右,不过实际执飞航班量仍要看旅客需求。从航线来看,国际航班仍以飞往东南亚地区为主,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从区域来看,飞往北美洲、中亚区域的航班量增长较明显。换季后,中美双方航空公司最多共可运营每周100班(1个往返为1班)定期客运航班。飞往非洲、西亚、中亚地区航班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票价方面,每年航班换季前后,机票价格相对较低,是旅客出游的好时机。航班管家App的数据显示,票价方面,2024年清明期间(经济舱)机票均价603元,同比2023年清明下降11%,同比2019年清明下降7%。在去哪儿平台上,清明期间北京飞往曼谷、吉隆坡含税机票价格在850元左右;拥有陈旭年文化街、乐高乐园的马来西亚新山,从上海直飞含税机票价格不到800元;从昆明飞往泰国甲米、清迈、清莱,马来西亚槟城、新山等小众目的地,直飞含税机票价格均在1000元以内。

【编辑:刘欢】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高等教育要以“新”促新以“智”提质 - 中信银行携手华为钱包推出Pura 70系列用户专属Huawei Card

高等教育要以“新”促新以“智”提质

发布时间:2024-09-27 22:19:15 来源: sp20240927

原标题:高等教育要以“新”促新以“智”提质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强调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教育、科技、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保障和强大动能,高等教育要以“新”促新、以“智”提质,在服务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展现新的担当作为。

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是激发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必须牢固树立面向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的理念思路,通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创新实践,涵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源泉,要在科创融汇、产教融合上下功夫、出实招,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范式。同时,要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做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新成效、新高度,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聚焦关键领域进行技术攻关,开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赛道、新机遇。

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动力和导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基地,应率先在学科设置、育人模式、科研模式的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培育深度融合的新机制。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要着眼未来、问需产业,坚持深度和广度“两手抓”——一方面深度融合产学研用,通过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不断完善和优化产业出卷、校企联合答卷的产教融合机制,针对性地培养厚基础、强实战、能解决产业难题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抓好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家集成电路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高标准建设,创新校企深度共享、共通机制,探索卓越工程师、未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高质量发展。

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是在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时代大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该让学生更多参与到科研创新中来,在大平台、大项目,大场景、新场景中育人,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学习力、创新力、领导力,同时,主动拥抱智能,创新实践“人工智能+”,在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考核形式等方面持续推动创新变革。

(作者:黄如,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