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河北吴桥闭幕

发布时间:2024-07-25 17:23:01 来源: sp20240725

原标题: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河北吴桥闭幕

30日晚,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闭幕式颁奖晚会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江湖大剧院举行。这也是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举办以来,首次回到“杂技之乡”吴桥举办闭幕式。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出席闭幕式并宣布获奖名单。

10月30日,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闭幕式上,各国艺术家登场亮相。刘天奇 摄

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中国杂技艺术领域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国家级国际性艺术赛事和文化节庆活动,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杂技赛场之一,有“东方杂技大赛场”美誉。

10月30日,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闭幕式上,摩尔多瓦杂技艺术家登场亮相。刘天奇 摄

本届杂技节闭幕式颁奖晚会立足杂技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充分融入吴桥特有的杂技、运河两大元素,以运河明月的意象讲好吴桥杂技从大运河走出故乡走向世界的文化故事,充分展示吴桥作为杂技之乡的独特魅力。

10月30日,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闭幕式上,演员在表演《龙跃神州——中幡》。刘天奇 摄

本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10月20日开幕以来,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杂技节目精彩上演,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又一场杂技艺术大餐。经过激烈角逐,本届杂技节最终评出金狮奖3个、银狮奖5个、铜狮奖7个、金狮荣誉奖2个、优秀表演节目10个。闭幕式晚会上,部分获奖节目进行了展演,充分展现了杂技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现场观众欢呼声不绝于耳。 (记者 王天译)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罗马尼亚“林氏”一家的中国情缘(海客话中国) - 红豆花 红豆豉(随笔)

罗马尼亚“林氏”一家的中国情缘(海客话中国)

发布时间:2024-07-25 17:23:03 来源: sp20240725

  “林氏”一家三个女儿在颐和园留影。   受访者供图

  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下称“布大孔院”)的汉语学习者中,有一家人被孔院师生亲切地称为“林氏”一家。“林氏”一家是地地道道的罗马尼亚人,与布大孔院缘分深厚。妈妈梅丽丹毕业于布加勒斯特大学外语系中文专业,是布大孔院外方院长、布加勒斯特大学中文系白罗米教授的得意门生。老师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妙趣横生的授课,让她情不自禁地爱上了中文。

  “汉字美丽和谐,声调变化如乐曲,那些满载着古老文明的汉语诗文,让人读过便唇齿留香。”梅丽丹说。她将自己对中文与中国文化的热爱,传递给了自己的三个孩子。每天晚上,她都会带着孩子们讲中文、识汉字,用优美的中国故事和儿歌装点一个个温馨的夜晚。在梅丽丹的引导下,孩子们都成了小“中国迷”。2015年,梅丽丹决定让孩子们到布大孔院学习中文。她回忆说:“那天我左手牵着大女儿,右手领着二女儿,身上还背着两三个月大的小女儿,就像中国妈妈在节假日里回娘家一样。”

  三个孩子林娜、林安和林莉的中文名字结合了罗马尼亚语发音和梅丽丹对她们的期待,“林”则来源于王维的名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梅丽丹还为孩子们制定了精细的“家庭中文教学计划”以补充课堂的学习,包括让孩子们学习汉字演变、语法规则并在大量阅读中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等。两位姐姐主动承担起教小妹妹林莉学习中文的任务,给小妹妹用中文读睡前故事是她们最期待的晚间活动之一。

  适时引入的中文动画、电影和音乐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品尝中餐美食、观看中国传统节日庆典、临摹书画以及动手制作各种中式手工艺品,给她们带来了对中国文化的丰富体验。梅丽丹精心打造的学习氛围,让更好理解和掌握中文成为孩子们的愿望,“到中国去”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奖励。

  为了这个梦想,孩子们努力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8岁的林娜仅用一年就通过了中小学生汉语考试(YCT)1到4级的所有考试。

  如今,“林氏”一家已有过三次中国之行,每一次都令他们难以忘怀。长大后去中国读书,做翻译家和作家,成为孩子们共同的理想。她们期待着能用自己的努力,向罗马尼亚人传递中国文化并书写心向往之的中国。

  林娜很喜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语言是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沟通的纽带,我想要尽我所能学好中文与中国文化,将来为罗中两国的文化沟通贡献力量。”林娜说。

  12岁的林安喜爱读诗,她认为诗歌是人们内心最深处思想情感的表达,可以跨越种族和文化。

  “我能体会到李白和汪伦比湖水还要深的友情。诗歌穿越千年而来,把李白和我、古代与现代、中国和罗马尼亚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这是多么动人的共鸣。”林安说,“我要学好中文,然后写诗,我相信中国文学的意蕴也会在我的笔下扎根,与罗马尼亚的文学精神一起,成为我书写心灵的独特语言。”

  小妹妹林莉的愿望简单而纯粹。她希望自己能像姐姐们一样听懂中文,看懂《西游记》和《哪吒》的动画片,多多认字,自己阅读中国的神话故事。目前,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今年生日时可以去中国——“我想去和很多中国人说话,还要和姐姐们一起吃冰糖葫芦。”林莉一本正经地学着“京腔”。

  孩子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2022年的“汉语桥”世界中小学生中文比赛中,三个孩子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林安更是代表罗马尼亚赛区出战全球总决赛并夺得分组冠军。

  孩子们的中文求学之路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在妈妈的帮助和理想的激励下,她们正一步步前行。

  (作者周玲玲系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周菲菲系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责编:贾文婷、刘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