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改30年弊病渐显 业者指两岸高教融合发展是良策

发布时间:2024-07-30 17:30:19 来源: sp20240730

   中新社 福州4月16日电 题:台湾教改30年弊病渐显 业者指两岸高教融合发展是良策

  作者 张杨彬

  1994年,台湾民间团体和学者提出“广设高中大学”“教育现代化”等诉求,一场影响深远的教育改革就此开始。30年过去,面对“少子化”等因素的冲击,反思这场教改的声音愈强,“短视”“一开始就错了”等批评声不断。

  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15日至17日在福建福州举办。会上一场学术交流活动中,多位来自台湾高校的负责人分析了台湾高等教育现状,并表达了两岸高等教育热络互动、加深合作,两岸师生有来有往、常来常往的期盼。

  私校“退场”、教师“漂泊”,台湾高教怎么了

  据台当局教育事务主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23学年各学制共有112个系所注册率为零,多所大专院校因招生困难面临“退场”。

  “教改后,台湾的大学数量变多、门槛变低,这看似良善美意,实则降低了教育质量,让校方、教师和学生处境尴尬。”台湾世新大学校长陈清河说,检视教改这30年,就当时现状作出的改革举措却越来越不适应如今社会,“教育是百年事业,应该长远考虑。”

  台北市立大学教授董德辉在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表示,私校经营困难、教职一缺难求、生师比居高不下、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台湾高教近年困境不断加剧。“当学校经营难以为继,台当局少量的拨款对学校而言就格外‘珍贵’,给不给还要‘看你学校表态’。”

  “两岸师生的盼望是一致的”

  要交流、要合作是交流会上两岸高校负责人的共同观点。“两岸师生的盼望是一致的,就是要多走动。”台湾艺术大学原校长谢颙丞说。

  谢颙丞提到,大陆高教优势清晰:一是学生人数、经费投入非常庞大;二是良好的工业和制造业基础为学生就业和校企合作提供较成熟的场域。“两岸高教领域如能加深良性互动,对优化台湾高教生态是很有助益的,招生不足、资金匮乏、人才浪费等现象也能得以改善。”

  台湾世新大学副校长李功勤回忆陆生赴该校交流时的场景。“十几年前,我担任主任秘书一职,负责照顾来世新大学的陆生。我们清明节一起包润饼,中秋节一起剥柚子,大家和谐友爱。”李功勤介绍,2011年台湾正式开放陆生赴台就读,陆生数量迅速增长,在台参加短期研修的陆生一度超过三万名,盛况空前。

  不少校方负责人表示,受两岸关系影响,如今交换生规模与全盛时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学位生数量更是“简直要归零”。台当局近年出台的相关限制性措施,更加剧了两岸学生互访、教师互聘的阻力。

  象牙塔外更有一番天地

  “我们如今谈融合发展,其实两岸一直以来都在融合,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陈清河已在世新大学任教42年,多年执教生涯让他认识到,教育不仅在课堂上,象牙塔外更有一番天地。“要让学生自己感受和了解真实的世界,用健康理性的态度看待事物,他们的很多观点自然会有改变。”

  “两岸文化的交流合作可能暂存一些阻碍,但文化本身是完全没有障碍的。”谢颙丞说,从中华传统文化,到年轻人时兴的娱乐生活方式,两岸青年有着诸多共鸣。大陆影视剧、游戏、综艺和短视频等,得到了许多台湾受众的欢迎,小红书等大陆社交软件,也有不少台湾年轻人在使用。“当超越意识形态藩篱,两岸民众的情感共通点一定比想象的还要多。”(完) 【编辑:付子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最美乡贤”麻功佐:让家乡蜜带给更多人幸福“甜” - 急寻“存钱搭子”?最好留个心眼

“最美乡贤”麻功佐:让家乡蜜带给更多人幸福“甜”

发布时间:2024-07-30 17:30:20 来源: sp20240730

   中新网 丽水11月10日电(鲍梦妮)近日,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统战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的2022年度“最美乡贤”学习宣传活动公布名单,丽水横樟蜂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麻功佐名列其中。

麻功佐(右)与村民。 受访者供图

  把家乡的好蜂蜜卖到更多地方去,让更多人能够过上“甜蜜蜜”的生活,是麻功佐返乡创业十年来的心路历程。在其助力下,浙江丽水松阳县的土特产正通过电商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丽水地处浙江西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松阳县因地制宜沿用古法养蜂技术,蜜源来自四季百花,品质格外出彩。但早年间由于交通不便,山里好货时常为销路发愁。

  “之前在杭州读书、工作时经常把家里产的蜂蜜带给朋友品尝,大家都说品质特别好,在大城市能卖很高的价钱。我就想借电商的‘东风’,回到松阳继承长辈养蜂的衣钵。”但创业之初的美好愿景并未让麻功佐一帆风顺,如何高效养蜂、寻找优良蜜源地,都是他在踩过一个个“坑”之后琢磨出来的道理。

麻功佐。 受访者供图

  印象最深的当属他某次给蜂巢转场时不慎将蜂桶打翻,瞬间被蜜蜂蛰满身包。麻功佐自嘲“口吐白沫,医生都说晚来一点就危及生命”,却又在意识清醒后的第二天便回到大山研究起蜜蜂。

  在麻功佐的视频中,年轻、帅气、肤色黝黑的小伙们或大快朵颐地品味新鲜蜂巢蜜,或于溪边嬉戏纳凉。“追蜂少年”展现出最真实的山野生活,引起诸多粉丝关注,也让更多松阳青年看见家乡的希望。

  “除了分享新媒体运营的方法,吸引年轻人回来之外,我们还把养蜂技术传授给村里的老年人。有一位老爷爷通过学习新技术后,年收入比外出打工的儿子还要高。他80多岁了还去黄山、八达岭长城玩,说是老年创业圆了自己的梦。还有网友私信问如何做‘三农’自媒体账号,我们也会交流经验、互相帮对方推销农产品。”麻功佐说。

  从青年到老人,从老乡到网友,一罐土蜂蜜改变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

  截至目前,受麻功佐影响选择回乡创业的青年已有30余名。其团队全网粉丝量超1000万,蜂蜜年销售额超过2500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300余名低收入农民就业、创业,带动蜂农增收500余万元。

  如今,直播带货方兴未艾。麻功佐与团队白天忙养蜂,晚上忙直播,大山里的日子愈发充实。直播间中偶尔也有质疑声。但他坚信,产品品质就是最好的回应,老顾客的一句“麻哥的蜂蜜就如他的人品,值得信赖一辈子”便是对自己最坚实的认可。

  如其短视频账号的简介所示,“无人理睬时,坚定执着;万人羡慕时,心如止水”。谈及当下的成就,麻功佐十分淡然。“之前许多人认为只有没本事的人才会在农村里养蜂。我就想用我们年轻人的一些新方式,让农民、农业更‘高大上’,告诉大家养蜜蜂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在其心中,“乡贤”就是对家乡发展有贡献的人,自己不过是广大助力丽水发展者中微不足道的一员。麻功佐希望,自己的绵薄之力,能让更多乡亲在家门口也能拥有“诗和远方”。(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