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十年共建“一带一路”成绩,老挝国会副主席连说了四句排比

发布时间:2024-08-12 12:40:19 来源: sp20240812

  导读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日前为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独家撰文表示,过去十年来,老挝和中国深化合作,在推动老中命运共同体建设方面成就卓著,实现了在政治上互尊互信、经济上互惠互利、人文上相知相亲、生态上共生共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示范作用。

  作者:宋玛·奔舍那

  (Sommad Pholsena)

  老挝国会副主席

  老挝与中国的关系有近20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两国人民开展有益互动,增进彼此了解,文化、传统和世界观相互交融。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老中关系历史对两国人民的命运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为我们继承和延续独特经验,并在当前条件下开展合作、深化联系提供了坚实基础。

  过去十年来,老中双方不断深化合作,推动老中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努力和示范。在我看来,老中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包括:政治上互尊互信、经济上互惠互利、人文上相知相亲、生态上共生共治。

  老中两国在政治上实现了互尊互信。

  2017年中共十九大成功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访问了老挝,凸显了中国对老挝的重视。2019年4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和中国共产党签署《关于构建老中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彰显了老中命运共同体的特殊性,也标志着老中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2022年12月双方签署的《关于进一步深化老中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为推动老中命运共同体建设迈上新台阶指明了方向。在老挝人革党十一大和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后,老中两党两国领导人及时地向对方通报各自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足见老中两国的政治互信水平。

  同时,在高层互动过程中,双方都对彼此核心利益和核心关切予以理解和坚定支持,对彼此的发展愿景予以高度肯定,体现了老中两党两国政治上的相互尊重。

  老中两国在经济上实现了互惠互利。

  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基础上,老中两国经济合作成绩斐然,取得了双赢效果。

  在经贸往来方面,老中两国贸易额不断增长。2022年,老中贸易在疫情影响下仍然逆势增长31%,其中,中国向老挝出口增长40.9%,从老挝进口增长24.9%,中国已经成为老挝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目的地。

  在重大项目方面,2021年老中铁路按期通车,对两国关系发展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成为区域互联互通的重要支撑,运营快两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铁路沿线的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玄烨集团老挝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助力老中产能合作、维护老中产业链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产能合作方面,中老铁路充分发挥“引擎”作用,带动老挝铁矿石、橡胶、农产品等产业发展,助力老挝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以亚钾国际为代表的矿产开发企业,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工艺优势,开创性地实现了老挝年产百万吨级钾肥的规模性开发,一举打造出了老挝钾肥的标志性名片。亚钾国际计划将氯化钾年产能扩大至500万-700万吨规模,届时,老挝将成为全亚洲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近年来,中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与老挝在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也在持续推进并不断升级,其中阳光嘉润(老挝)生态农业产业园是老中合作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它不仅因地制宜地打造老挝以榴莲等热带水果为主的现代化农业,更重要的是将拉动更多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老中两国企业参与双边互建,推动相关诸多产业的相互合作。

  老中两国在人文上实现了相知相亲。

  在两党两国高层的重视和战略谋划下,老中人文交流加强了顶层设计,成效显著。教育合作方面,两国在学历学位互认、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孔子学院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为配合老中铁路建设运营,2019年中国立项援建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帮助老挝建设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专科院校,填补了老挝铁道职业教育的空白,即将开始授课。

  医疗合作方面,老中两军在老中铁路开行“和平列车”,进行人道主义救援演练和义诊,中方已派出第九批援老医疗专家组,开展“湄公河光明行”等医疗服务活动,对老挝援助的人民军103医院和玛霍索医院现已正式营业,都赢得老挝人民的广泛赞誉。

  旅游合作方面,2019年,中国到老挝的游客数量突破了100万人次,与30年前相比增长100倍,老挝到中国的游客数量也不断增长。

  老中两国在生态上实现了共生共治。

  在推进老中命运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两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开展了务实合作,取得了突出成就。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老中两国加大了澜沧江-湄公河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除了建立定期互访机制,还共同开展渔政联合执法活动和增殖放流活动,来改善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

  在坚持绿色发展方面,老中铁路的建设充分考虑了沿线森林密集、生物多样性资源富集的特点,最终建成了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坚持建设与生态环境相互融合,与山川同美的绿色生态铁路长廊,为老挝争取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英文版标题为 "Deepening bonds"

  责编:宋平 辛欣

  编辑:张钊

  实习生旦增卓玛亦有贡献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梁异】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重磅信号!“严”字当头要求金融监管“长牙带刺” - 中国空间站第五批实验样品交付科学家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重磅信号!“严”字当头要求金融监管“长牙带刺”

发布时间:2024-08-12 12:40:20 来源: sp20240812

  文/夏宾

  中央高层再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具体内容: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

  其中,有几方面信息重点关注:

  会议强调:进一步推动在金融领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分析认为,这里强调:要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通过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金融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全局性。

  对金融领域的问责与监管罕见“放狠话”,释放“严字当头”的明确信号。在“抓好《规定》贯彻落实”一段不足百个文字中,出现了7个“严”字,且措辞犀利。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分析:必须严格执法、敢于亮剑,加大处罚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整治金融市场乱象,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切实增强监管震慑力和有效性。

  “坚持严字当头,敢于较真碰硬,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金融领域树立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

  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会议明确提出,“压实金融领域相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分析,这里明确:要强化中央统筹功能和现代金融监管能力,落实地方监管职责以及属地风险处置和维稳责任,明晰央地权责划分和协同监管格局,实现对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跨机构类型的各类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促进实现金融监管高效度、全覆盖。

  防范金融风险关乎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

  这意味着面对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和支撑,也不能因发生风险而拖累高质量发展。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 中新社 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称,高质量发展要求高质量的金融发展,而高质量的金融发展首先要确保金融稳定、确保资本有序稳定,必须做好风险防范,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南京审计大学教授晏维龙认为,金融安全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此前发文称,金融风险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强,易引发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切实防范“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和蝴蝶效应。

  当前,中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风险隐患亦不容忽视。须统筹做好房地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等相互交织风险的严防严控,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

  在晏维龙看来,必须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重中之重,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妥善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压实金融领域各方责任

  会议指出,制定出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就是要进一步推动在金融领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压实金融领域相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分析指出,要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党的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通过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金融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全局性。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对 中新社 国是直通车记者表示,上述新规表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就要切实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重点在于金融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各级党委部门和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系统意识、明确责任、加强协作配合,提高金融治理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

  对于压实各方责任,庞溟进一步称,要强化中央统筹功能和现代金融监管能力,落实地方监管职责以及属地风险处置和维稳责任,明晰央地权责划分和协同监管格局,实现对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跨机构类型的各类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促进实现金融监管高效度、全覆盖。

  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长牙带刺”

  新规已有,如何落实?会议强调,要坚持严字当头,敢于较真碰硬,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金融领域树立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

  对于这一番频繁提及“严”字的“狠话”,庞溟认为,如此表态可以看出党中央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的决心在不断增强,金融领域的问责力度在不断加大,更是彰显出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过程中的高压态势,让各级官员和相关责任方清醒地意识到,金融监管工作容不得“盲区”,也没有“真空地带”。

  “必须严格执法、敢于亮剑,加大处罚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整治金融市场乱象,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切实增强监管震慑力和有效性。”田利辉说。

  他表示,拥有强大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关键核心要素之一,而党中央对金融监管鲜明的政治要求就是要做到强监管严监管,“长牙带刺”则是监管尽责的重要标尺,会议提出三个“严”字的要求也将内化在金融领域监管层和从业者的工作之中。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