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资“浓度”最高的区域,缘何打造“合作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4-09-08 12:52:17 来源: sp20240908

   中新网 上海4月23日电 题:上海港资“浓度”最高的区域,缘何打造“合作生态圈”?

  作者 范宇斌

  香港一直是上海外商投资的重要来源地,若问上海哪里港资“浓度”最高?目光得聚焦于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黄浦区,黄浦区是港资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首选地”之一。

  上海市黄浦区委书记杲云透露,在淮海中路和新天地区域,香港企业参与打造了上海新天地、中环广场、K11、大上海时代广场等多处城市经典地标,为区域能级提升提供了巨大助力。目前,这片区域集聚了1000多家港资企业,是整个上海港资“浓度”最高的区域。

  4月22日,由上海市委统战部、黄浦区委指导,黄浦区委统战部主办的“淮海新天地沪港合作生态圈”成立仪式暨“传承·焕新·未来”发展论坛上,正式成立“淮海新天地沪港合作生态圈”。

“淮海新天地沪港合作生态圈”成立仪式。 范宇斌 摄

  淮海新天地以淮海路商业街为轴线,以新天地区域为核心,区域内进口总额占黄浦区进口总额近50%,是黄浦区乃至上海对外开展贸易交易最活跃、最频繁的区域。作为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30余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贸易型总部在此聚集,首店首发首秀众多,是上海进口“浓度”最高的区域。

  与此同时,淮海新天地区域内港资企业云集,吸引了瑞安房地产、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九龙仓、丽丰等知名港企落户,汇聚了上海新天地、中环广场、K11、大上海时代广场、尚贤坊、TX淮海等商务楼宇、商业广场,以及普华永道、东亚银行、周大福等港资企业和新旺、港丽等香港餐饮品牌。

淮海新天地。 范宇斌 摄

  2024年是沪港合作会议机制建立21周年,沪港合作迎来崭新一页,黄浦也正处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年,黄浦区委统战部、黄浦区侨办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以黄浦香港联会为力量支撑,强化沪港平台互连、资源互享、信息互通,联合香港特区政府驻沪办、香港贸易发展局以及沪港社团总会、上海香港联会、上海市香港商会、沪港青年会等,依托淮海新天地区域内港资企业众多、商贸交易活跃、专业服务优势显著等特点,打造“淮海新天地沪港合作生态圈”,旨在深化沪港商贸合作、产业发展、专业服务和青年交流,助力沪港合作迈上新台阶。

  记者了解到,“淮海新天地沪港合作生态圈”1.0版以“1+2+4+N”工作模式为举措,重点推动构建“淮海新天地企业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发展联盟”,实施“沪港经贸融合”“沪港科创协同”2项发展计划,开展沪港四季主题项目(青年发展、文化艺术、创新创业、基层交流),开放N个“淮海新天地贸易创新IN空间”。

  “淮海新天地企业ESG发展联盟”由淮海新天地区域内多家跨国头部企业、重点港企、大型国企等共同发起成立,首批成员共17家,旨在推进ESG领域的信息公开、主题研讨、学术交流,为沪港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各界提供全面、准确的ESG信息服务等,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沪港经贸融合发展计划”聚焦支持香港企业、服贸机构来沪发展、优化港企发展营商环境、吸引境外企业入驻等领域,推动黄浦区相关职能部门与香港政府部门、经贸领域社团组织开展6项合作内容,致力于将淮海新天地打造成为境外企业来沪发展的门户,成为港资港企拓展进出口业务的重要平台。

  “沪港科创协同发展计划”把握“科创回归中心城区”趋势,深化黄浦与香港科创合作,助力“中央科创区”和“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建设,聚焦数字科技、生命健康等领域,支持沪港两地企业围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突破、提升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加快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产业集群,以科创协同发展推动沪港“同发展、共繁荣”。

  沪港四季主题项目以深化黄浦与香港交流对接为重点,通过分领域、项目化、品牌化形式,打造沪港产业合作季、沪港青年发展季、沪港文化创意季、沪港基层互动季,推动构建黄浦与香港两地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的交流合作格局。

“淮海新天地贸易创新IN空间及合作伙伴”揭牌仪式。 范宇斌 摄

  “淮海新天地贸易创新IN空间”围绕“贸易创新、潮流”主题,加大对优质进口商品、品牌落地、培育的服务集成,打造孵化器和加速器,努力成为优质进口商品了解、进入、开拓中国市场便捷高效的第一站和首选地。

  黄浦是上海的“心脏、窗口、名片”,而香港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一国两制”制度优势,香港企业在引进境外资本、打造国际品牌、深度参与全球竞争上有着丰富经验。杲云表示,打造“淮海新天地沪港合作生态圈”,希望集聚两地优势,把香港更多先进经验和前沿理念带到黄浦,助推黄浦形成“总部功能承载、消费供给引领、服务集成创新”的商贸合作新范式,并深化各领域合作,搭建更多交流平台,携手发展新质生产力。

  此外,活动现场还举行了黄浦香港联会聘任仪式。黄浦香港联会原会长梁桂泉被聘为名誉会长,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罗宝瑜被聘为主席,环茂(上海)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向德被聘为会长。(完)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AI时政画报|绿色赋能 - 直播电商助企业数字化转型

AI时政画报|绿色赋能

发布时间:2024-09-08 12:52:18 来源: sp20240908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央视网《AI时政画报》以数智技术、绿色技术为切入点,阐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

坐落于煤炭资源密集区的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每天都上演着煤炭“变形记”——依托先进煤化工技术,“一块煤”可以裂变成“一滴油”“一块布”“一根丝”。以前按吨卖煤,如今论克卖工业产品。

点煤成“金”的背后,是企业向“绿”而行、向“新”发力。2023年,宁东基地创造工业总产值近1900亿元,占宁夏地区生产总值的28.4%。强势增长的同时,单位GDP能耗下降4.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6.6%。宁东基地入选2023年“绿色化工园区名录”。

2021年5月16日拍摄的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2021年5月16日拍摄的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近日,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公布。《决定》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特别提到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决定》还明确了要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在总书记看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绿色打底,发展更优。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从事电子废弃物绿色回收利用业务的格林美高新技术公司武汉分公司考察。总书记希望企业再接再厉:“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使垃圾资源化,这是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这之后,格林美投入重金,打造了一条“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原料再制造—材料再制造—电池组再制造—再使用—梯级利用”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使循环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2013年到2023年,格林美营业收入从30多亿元增加到300多亿元,绿色技术输出印尼、韩国、南非等国。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赣州考察调研,第一站就来到一家从事稀土永磁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他强调:“要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项目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这些年,赣州稀土产业加强矿山生态修复,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开发高价值产品。有科研团队利用稀土新材料研发海上风电设备,发电能力比传统设备提高20%,节约永磁材料10%以上。

变化不止一企一域。从生产车间到港口码头,从建筑工地到生活日常,“绿色”已然成为中国发展的关键词。

行走在库布其沙漠腹地,连片的光伏板一眼望不到头。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让“煤都”鄂尔多斯实现了沙漠增绿、企业增效、资源增值的良性循环。

从高空俯瞰浙江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码头,智能无人集装箱卡车往来穿梭,远控自动化龙门吊协助作业。舟山港告别“柴油味”,实现“无烟化”,“绿”意愈浓。

2022年3月10日,湖南一家铅冶炼厂内放置了一个鱼缸,里面养了多条金鱼。

2022年3月10日,湖南一家铅冶炼厂内放置了一个鱼缸,里面养了多条金鱼。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铅冶炼厂的环保车间内,一个鱼缸引人注目,10多条金鱼在清水中游弋。鱼缸里的水,是铅冶炼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的回用水。企业负责人说:“不达标绝不生产,尽管水处理成本高了不少,但早转型早主动。”

2023年底,我国新一批绿色制造名单公布,1491家绿色工厂、104家绿色工业园区、20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上榜。绿色、低碳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标配”。

截至2024年4月底,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累计上架绿色技术3600多项,促成交易1324项,交易额超31亿元,推动了绿色技术供需的“双向奔赴”。

…………

放眼神州大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地生根。目之所及,既有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也有生活态度的绿色转变。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刘禛

编 辑丨蔡纯琳

技 术丨毛永丰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刘禛 孙洁 李英卓 宋春燕 娄郝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