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空袭拉法 至少16人死亡

发布时间:2024-09-14 22:34:17 来源: sp20240914

   中新社 北京5月6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以色列方面当地时间5日对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发动空袭,造成至少16人死亡。

  综合路透社、《以色列时报》消息,以军此举是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5日向以色列南部凯雷姆沙洛姆口岸附近军事基地发射火箭弹的回应。

  报道称,3名以色列士兵在哈马斯此次袭击中死亡,另有11名士兵受伤。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5日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

  据美国国防部官网消息,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5日与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通电话,对在袭击中死亡的以军士兵表示哀悼。

  奥斯汀强调,以色列在拉法的任何潜在军事行动都需要包括一项可靠的计划,以撤离巴勒斯坦平民并持续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据美联社消息,哈马斯5日表示,经过“深入和严肃讨论”,最新一轮加沙地带停火谈判在埃及首都开罗结束。报道称,哈马斯重申了再次被以色列拒绝的关键要求。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5日发表的声明称,哈马斯“仍然渴望”与调解人达成协议,但任何提案都必须保证以色列撤出加沙地带并实现该地区永久停战。

  哈尼亚重申,哈马斯代表团持有“积极和灵活的立场”,旨在停止“对我们人民的侵略”。“这是一个基本的、合乎逻辑的立场,为一个更稳定的未来奠定基础。”

  哈尼亚同时指责以色列领导层试图“破坏调解人与多方努力”。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5日发表声明称,尽管以色列表现出妥协的意愿,但哈马斯仍坚持其极端立场,主要是要求以色列所有部队从加沙地带撤出,结束战争,并让哈马斯掌权。他表示,以色列不会同意哈马斯的要求,并将继续战斗直至实现所有目标。

  加兰特5日通过社交媒体表示,以国防军已做好准备,在加沙地带,特别是拉法地区,开展强有力行动,“命令很快就会到达”。

  另据美国新闻网站Axios5日消息,2名以色列官员称,美国政府上周暂停向以色列运送美国制造的弹药。报道称,这是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首次停止向以色列军方运送武器。

  以色列官员表示,这一事件引起以色列政府内部担忧,以方官员正在了解停运原因。(完) 【编辑:田博群】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积极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 国际滑联来京考察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和世锦赛筹办

积极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发布时间:2024-09-14 22:34:18 来源: sp20240914

原标题:积极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李凤亮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华南农业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面向”,积极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国际开放合作,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是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打造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学校完善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机制,构建起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体系,努力打造引领农业未来发展的科技高地。着力创设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特区,通过设立群体微生物研究中心、生物质工程研究院等科研创新特区,实施“科技创新提质增效计划”,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基础研究先锋力量,在生物育种底盘技术、战略性品种选育、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方法成果。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积极发挥创新资源和人才集聚优势,以“学校大平台+学院特色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20余个,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其中,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南方大豆创新研究院等特色平台,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着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聚焦农业全产业链技术集成问题,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科,促进非农学科围绕“农”字凝练学科方向、延伸学科链条,打造“众星拱月”的学科生态系统、“交相辉映”的交叉学科群,完善新型智库发展矩阵,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及其团队建成全球首个水稻无人农场,强化了农业科学与现代工科、信息科学的交叉融合,突破了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四大关键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效率提升。目前,团队已在全国16个省区市启动建设32个无人农场。

  二是强化产学研用结合,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快车道”。学校积极构建开放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扎实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畅通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双向奔赴的“快车道”,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企业共建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主动与温氏集团、大北农集团、长隆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共建50余个科技创新联合体、15个产业学院,打通人才交流通道,共同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共同推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例如,学校与温氏集团共建“华农温氏科技创新中心”,攻克多项核心技术,“华农温氏模式”成为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一面旗帜。筑牢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战斗堡垒,担任广东省“双百行动”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盟主”,牵头组建“1+M+N”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共同体,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联合体、永根科技站、科技小院等1000多个社会服务站点,建立了“点多线密面广”的科技服务网络,全面夯实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战斗堡垒。打造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支撑体系,学校30余名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00余名广东省产业技术专家和1300余名科技特派员、轻骑兵长期服务在产业一线,努力突破共性技术、集成关键技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例如,荔枝产业体系团队创建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形成了荔枝栽培、保鲜、加工全产业链的技术集群,攻克“冻眠”和“锁鲜”两大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有力促进我国荔枝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拓展科技成果转化“新空间”。学校积极拓宽国际合作视野,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动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聚焦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和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共性问题,牵头成立农业科技领域全球性国际组织。获批3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牵头打造“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农业有害生物技术绿色防控专业科技创新院和“科创中国”中国-巴基斯坦大豆产业科技创新院。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农业科研机构及高校的合作交流,牵头成立“粤港澳高校植物科学家联盟”,与48个国家和地区的160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签订了259份合作协议或备忘录。推动科技成果出海落地,牵头组建“中国-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我国和拉美15个国家的72所院校及科研机构入盟,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及巴西、墨西哥等多国高校共建全球首批“中文+农业科教发展中心”项目,有力促进了农业科技知识与技术的跨国界传播与应用。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