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记者眼中的桂林:山水美 农村独具魅力

发布时间:2024-08-11 14:24:13 来源: sp20240811

   中新网 桂林3月17日电 题:外媒记者眼中的桂林:山水美 农村独具魅力

  作者 蒋丰慧

  “这里山水融合的美给了我非常好的体验,我会将这些所见所闻记在心中,回去向更多人讲述这段经历,愿更多人有机会来到这座城市。”3月15日,《萨尔瓦多日报》记者法蒂玛·门布雷尼奥在游览漓江时如是说。

图为外媒记者在漓江拍照打卡。 蒋丰慧 摄

  3月14日至16日,来自保加利亚、格鲁吉亚、塞内加尔、巴西等13国的外媒记者到访广西桂林市,了解广西师范大学留学生的生活、乘坐游船观览如梦如幻的烟雨漓江,在桂林市阳朔县感受西街“地球村”的魅力,于东西巷、象鼻山体验桂林独特美景。

  来自巴西的亚拉·维达尔颇有收获,在漓江游船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副主任、桂林山水保护研究院副院长汤建伟,讲述的保护漓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让她印象深刻。

  “在我回去后,会向更多人介绍这里的喀斯特地貌和环境治理的实践成果。这种实践对巴西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在环境保护方面,巴西可以学习中国,中国也可以学习巴西,我们共同的愿望都是不愿有污染,我希望可以通过相互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亚拉如是说。

外媒记者在漓江上合影留念。 蒋丰慧 摄

  在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村委遇龙堡村,记者们采访了居住在阳朔的南非建筑师伊恩·汉密尔顿。伊恩2001年便来到了中国,阳朔秀美的风景、热心的民众和美丽的古宅,让他放弃了南非的房子、车子,长居阳朔修建老房子、开民宿。

  龙堡村里伊恩新租的旧宅正重建,伊恩向外媒记者们科普窗花纹样,介绍自己的生活日常,以他的视角描述独具魅力的桂林农村生活。

  遇龙桥上,阳朔旅游推介大使、农民英语导游刘涛用英文向外国媒体介绍自己。刘涛曾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视频翻唱歌曲《Row the Boat》,他的演唱让这首英语儿歌变得极为“魔性”,因此火爆全网。又因他在自己中英文双语介绍阳朔的短视频结尾,总会因口音将“thank you”读作“栓Q”,这一标志性结尾让刘涛被广大网友称为“栓Q哥”。

  面对外媒记者,刘涛再次唱起自己的“成名歌曲”《Row the Boat》,结尾的“拴Q”更渲染了欢乐氛围,记者们纷纷与他合影留念,定格笑容。

外媒记者与“栓Q哥”合影。 蒋丰慧 摄

  “其实在广西师范大学看见那么多留学生时,我就感受到了这里的开放,开放的环境让这里有许多的外国人。”来自捷克的赫列娜·科乔娃笑着诉说自己桂林行的感受,“漓江美景让人惊叹,而在西街更满足了我的‘购物欲’。”

  赫列娜沉浸式体验桂林之美,在阳朔西街,她不仅品尝了桂花酒,还购买了带有漓江渔翁图案的冰箱贴留作纪念。“在我看来,渔民象征着本地的特色,而我又很喜欢钓鱼,这份纪念品很合我的心意。”赫列娜展示着自己的纪念品。

外媒记者展示自己购买的纪念品。 蒋丰慧 摄

  “我多次来到中国,也去过很多中国城市,每一个地方都很不一样,这次来到桂林让我感到很荣幸。”一路上,埃及尼罗河电视台记者艾哈迈德·塞得丁用设备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我录制了一些视频,将会把桂林的风景、桂林民众的生活和自己的见闻体验展示在我的报道里。”艾哈迈德·塞得丁说。(完)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总书记的两会时间|记者手记:信心和力量来自人民 - 【跨国企业在中国】康宝莱中国区总裁郭木:进博会增强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总书记的两会时间|记者手记:信心和力量来自人民

发布时间:2024-08-11 14:24:15 来源: sp20240811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手记:信心和力量来自人民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施雨岑

  人民大会堂,人民的殿堂。从空中俯瞰,它“山”字形的建筑平面,正是“人民江山”的生动写照。

  当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3万多名建设者参与施工,30余万人次参加义务劳动,整个工程10个多月就全部完成,创造了我国建筑史上的奇迹,见证了把命运“操在自己手里”的人民力量。

  它静静矗立,经历多少风雨,见证多少辉煌。

  今年,我们将迎来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的光荣时刻。时代的步履愈发铿锵。

  70年前,一名记者在报道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时写道:“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人们一起、商量着国家的大事。”

  这一幕,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如此熟悉。

  从2013年至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59次参加全国两会团组审议讨论,面对面听取数百名代表委员发言。他们同样来自田间地头、来自工厂车间、来自科研院所、来自边关军营……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来到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面对扎根农村、应用数字化技术来种大田的“80后”,一句由衷的点赞“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给多少“新农人”以莫大鼓舞。

  今年,来自一线的产业工人代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巾帼电焊工孙景南向总书记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你是大国工匠。”总书记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这是顶梁柱,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星火成炬。无论是“新农人”,还是工匠,正是各行各业劳动者、奋斗者、奉献者的缩影。是他们垒筑起人民共和国的坚实底座。

  这些年,人民的殿堂里,定格了许许多多这样的温暖瞬间。

  “总书记对基层情况很了解”“问得很细”“非常平易近人”“讲话还很风趣、接地气”……这是和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过的代表委员们的共同感触。

  在一次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回忆起当年的知青岁月,总书记曾深情地说:“在人民中间让我觉得踏实,同人民在一起让我有力量。”

  这是始终如一的本色,更是坚定不移的追求。

  春秋代序。人民当家作主的初衷始终不改,一代代人继往开来,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今日之中国,正推进着前无古人的事业,14亿多人口的文明古国迈进现代化,必定是人类历史的传奇。

  最伟大的,也是最艰难的。

  过去一年,形势不可谓不复杂,任务不可谓不艰巨,困难也不可谓不繁多。“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信心,不仅写在政府工作报告实打实的经济和民生“账面”里,也写在人潮涌动红火热闹的“市面”里,更写在铆足劲加油干的“人面”里。

  今年全国两会,“发展新质生产力”无疑是最热的话题了。我们见证着党的创新理论又一次丰富发展的生动过程。

  去年在地方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这一重大论断,此后又在几次重要场合进行深入阐释。这次两会,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

  比如,坚持重点论,抓住牛鼻子和主攻方向,紧扣创新这一“核心要素”,要求“掌握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又如,坚持两点论,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连续两天“下团组”都叮嘱同样一句话:“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从这些深邃的思考、生动的论述中,我们不难领悟到贯穿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

  事实上,纵观10多年来的全国两会,正是通过这一国家重要议政殿堂,一系列极富远见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人民领袖同代表委员的深入互动中酝酿、提出、完善、成熟。

  “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来共同完成。”

  知之弥深,行之愈笃。

  2023年7月赴江苏考察,在南瑞集团的生产车间里,面对朝气蓬勃的企业员工,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勉励:“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在苏州平江路,同苏绣传承人交流时,总书记感慨地说:“像这样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立志高远、脚踏实地,沉心定气、久久为功,致广大而尽精微,个人成才如此,国家发展何尝不是如此。

  现场聆听代表委员们的发言,我们能充分感受到这样的“韧性、耐心和定力”——

  来自东南大学的崔铁军代表告诉总书记,自己37年来就潜心钻研两件事:一是研制自主可控的专用电磁软件,二是完全在国内完成的电磁超材料。

  他头发已经花白,依然豪情满怀:“我今年59岁,正是做科研的壮年,我将坚持战斗在科研一线。”

  在博物馆工作了35年的宋燕代表说:“将践行‘择一业终一生’的文博初心,当好历史文物的守护者、文化传承的接力者。”

  政协联组会上,谈及这些年抓生态环保的宝贵经验,总书记语气坚定:“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光在那儿批评、指手画脚,而是真正行动,解决一点是一点。”“只要看到我们是在往前走着,就要保持定力。”

  “我是崇尚行动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守的原则。

  无论风吹浪打,风雨无阻前行,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这是最朴素的成事之道。

  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里,迎着全国人大代表们的目光,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

  东大厅的墙壁上,两幅毛泽东主席诗词书法作品格外醒目。其中一幅的第一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另一幅的最后一句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信心和力量来自人民。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