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川渝涉侨商协会合作联盟年会在渝开幕

发布时间:2024-07-17 11:38:33 来源: sp20240717

   中新网 重庆11月15日电 (刘相琳 郑舒元)2023海内外川渝涉侨商协会合作联盟年会暨兴川助渝侨界智库产业发展论坛15日在重庆举行,海内外川渝涉侨商协会合作联盟成员、兴川助渝侨界智库专家学者、侨资企业负责人、海外川渝籍侨团会长等200余名线上线下代表,围绕“聚焦双城发展贡献侨界力量”主题,共商合作之策,共谋发展之举。

  海内外川渝涉侨商协会合作联盟和兴川助渝侨界智库由川渝省市侨办携手打造,系国内首个跨省际互助合作的涉侨共享平台。海内外川渝涉侨商协会合作联盟成员包括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家海外川渝籍侨团,以及在川在渝涉侨商协会。作为智库类智囊机构,兴川助渝侨界智库于2022年6月成立,首批智库委员共60人。

11月15日,2023海内外川渝涉侨商协会合作联盟年会暨兴川助渝侨界智库产业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图为会议现场。 中新网 记者 何蓬磊 摄

  过去一年来,海内外川渝涉侨商协会合作联盟和兴川助渝侨界智库组织“知名侨商川渝行”活动,百余名侨商赴重庆大足、涪陵及四川广安等地考察,促进对接投资项目15个;首届港澳台侨企业(四川)发展大会签约项目29个,签约金额近180亿元;协力召开海科会、“一带一路”侨商组织年会等重大活动,促成123个项目签约,签约总金额732亿元;组织智库专家围绕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难点问题深入调研、出谋划策,服务川渝经济社会民生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卢红指出,近年来,川渝侨务合作平台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茁壮成长,在中国式现代化川渝新篇章进程中发展壮大。广大侨胞在助力中国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独特优势,期待大家当好助推国家发展的参与者,当好现代化新重庆的建设者,当好中外民间友好交流的贡献者。

  海内外川渝涉侨商协会合作联盟轮值负责人、四川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执行会长郝士权说,海内外川渝涉侨商协会合作联盟承担着沟通海内外、链接政企的重任。联盟将继续搭建合作平台,共享发展机遇,依托川渝两地统战侨务部门,帮助解决平台成员在海内外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促进联盟成员健康发展。

  兴川助渝侨界智库主任、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徐泽水称,下一步,兴川助渝侨界智库将积极整合资源力量,以“人才”为核心,推动川渝联动、政智联动、社智联动、中外联动,努力成为川渝两地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外脑”和科技创新的“向导”。

11月15日,2023海内外川渝涉侨商协会合作联盟年会暨兴川助渝侨界智库产业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图为会议现场。 中新网 记者 何蓬磊 摄

  会上,重庆市香港企业家联谊会会长黄祖仕、大陆希望集团总裁陈斌、新加坡阿朗斯投资集团主席廖洪海、冠城集团副董事长洪清鹏等4位联盟成员,重庆大学教授龚卫国、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武岳、重庆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袁海心、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涛等4位智库专家,先后就如何发挥平台力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交流分享经验。川渝省市侨办负责人参加会议并讲话。

  此次系列活动由川渝省市侨办共同主办,除线下举行外,还同步在线上直播。作为本次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2023年川渝侨资企业高管研修班和重庆市招商引资产业推介会同步展开,邀请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围绕中国经济形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内容作专题报告;重庆市招商投资局有关负责人,重庆万州区相关负责人,渝北区招商投资局有关负责人先后介绍了有关招商引资情况。16日至17日,主办方还将组织相关参会人员赴川渝相关企业和单位考察交流。(完)

【编辑:李岩】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吉林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加强生态保护 发展生态旅游 - 工业和信息化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吉林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加强生态保护 发展生态旅游

发布时间:2024-07-17 11:38:33 来源: sp20240717

  夏天的吉林长白山,山下草木葱郁,莽莽林海生机盎然。山间道路上,游人络绎不绝,独具特色的景观,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

  近年来,吉林省文旅产业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筑牢生态屏障,守护绿水青山

  青山叠嶂,流水潺潺。伴着鸟鸣,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穿行在林海间,对野生动植物进行监测、巡护。

  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王池管理站站长刘桂福在这片山林中已经跋涉了19年。如今的王池管理站,77名工作人员共同负责辖区内海拔在1400至2500米之间、面积近9000公顷山林的保护工作。每天,王池管理站的工作人员都要开展巡检巡护、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

  “巡护组平均每天上山巡护的时间有8个小时左右,步行约10公里。”刘桂福说,看着长白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心里满是自豪。

  “生态优先、保护第一”是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多年坚持的原则。据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飞介绍,当地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和管控力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结合林长制、河湖长制,适时组织开展护蛙、护薇(薇菜)、红松种源保护等专项行动,并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工作。

  目前,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森林覆盖率达87.7%,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超过9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7%,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刘桂福说,如今,保护区内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林业监测预警体系和集资源保护、森林防火、应急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指挥平台,在“人防”的基础上,加强了“技防”力量,不断筑牢长白山生态屏障根基、夯实长白山绿色发展基础。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眼前是参天古木、嶙峋巨石,脚下是天然植被、潺潺溪流。“在长白山峡谷中穿行,是难忘的体验!”在长白山峡谷浮石林景区,来自广东深圳的游客张茂才难掩兴奋,“景色好,我们一家三口玩得十分尽兴。”

  生态好,文旅兴。长白山各景区的经营者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今年端午假期,游客不少。”浮石林景区负责人刘影说,为满足各地游客的多样化需求,近年来,浮石林景区推出了冰泉围炉煮茶、古风打卡拍照等多种旅游业态,很受市场欢迎。

  “此前,长白山发展生态旅游最大的难点,在于景区配套设施建设不能充分匹配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高飞介绍,瞄准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丰富产品业态、优化游客体验,积极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据了解,去年一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就新增了餐饮经营主体312家、A级示范餐饮服务单位45家,餐饮经营主体同比增长23%;新增住宿床位1300张,其中高品质住宿床位1200张,高品质住宿床位占比提升至15%。

  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2023年底,相关微信小程序推出,有购票、餐饮、住宿、出行、购物等功能,为游客出行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

  “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如何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住、玩得好,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昆说,目前,当地已经形成了以国家5A级景区长白山为中心,连接百公里范围内的松江河森林公园等9个国家4A级景区以及4个度假区的大长白山旅游供给体系,还打造了云顶市集、雪绒花咖啡露营地等文旅消费新场景,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供给能力。

  据统计,2023年全年,长白山景区入区游客274.8万人,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9.4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释放生态红利,推动文旅融合

  “以前,这里的人们会在鞋子里塞满靰鞡草,以抵御严寒……”在长白山自然博物馆,讲解员正为前来研学的小朋友们讲解这里的传统民俗,小朋友们围在展览区前,眼睛里充满好奇。

  “我们不仅设置了动植物厅、地质厅等自然科普展厅,还在综合厅中展示长白山的历史文化,让观众加深对这里的了解。”长白山自然博物馆馆长王伟说,前来研学的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自然奥秘,还可以体验到独具特色的当地文化。今年以来,长白山自然博物馆已经接待研学学生近万人次。

  “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时代背景下,长白山的发展也迎来了更多机遇。”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旅游和文化体育局局长耿德勇说,随着高铁开通、航线织密,联通长白山的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2025年,沈白高铁将全线通车,届时,北京到长白山仅需不到4小时。面对可能增长的客流量,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将继续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满足更多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高飞表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将厚植生态底色,进一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持续释放生态红利,实现更好发展。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