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强国建设 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2024-07-31 12:56:55 来源: sp20240731

  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致力于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品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也是质量强国的内在支撑。

  一碗小小的螺蛳粉见证品牌的力量。春节假期,广西柳州的一家家螺蛳粉店生意兴隆,各门店直播间加班加点售卖。2023年,柳州螺蛳粉品牌效应持续扩大,全产业链销售收入预计为656亿元,同比增长9.2%。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严格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把特色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全国人大代表、广西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综合业务科负责人秦庆芳说,如今的柳州螺蛳粉,从街头巷尾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023年,柳州螺蛳粉出口货值约1.0125亿元,同比增长38.2%。

  秦庆芳代表认为,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要在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推动产业质量升级,增强企业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

  科技创新是建设质量强国的必经之路,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引领企业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国政协委员、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董事长钱刚说。

  走进中信泰富特钢旗下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厂区,在数智中心大楼的巨幅显示屏上,能看到从原料码头、炼铁、炼钢到轧钢的全流程各环节实时数据。

  钱刚委员介绍,这些年公司积极参与建设“绿色+智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新能源、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树立绿色智造产业集群典型标杆。厂区3座高炉上线自主研发的无人值守热风炉智能烧炉系统后,煤气消耗总量下降了约1亿立方米,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10万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沧州分公司炼油二部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王卿建议,加快工业品质量分级制度建立,推进工业品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创新,推动工业品质量评价由追求单一合格率向追求优品率、满意率跃升。

  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我国产业加速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3%,释放出强劲动能。

  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

  “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全面提高质量整体水平,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范扎根说。

  助力质量强国建设,在江西,国家税务总局遂川县税务局通过成立“老字号专班”,为“中华老字号”企业送政策、送服务,一对一帮助企业解决产供销难题;景德镇针对老字号企业推出“陶瓷智税”管理模式,对手工制瓷企业和陶瓷电商点对点辅导,精准滴灌优惠政策,让老字号在电商时代焕发新活力,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认为,建设质量强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在市场竞争中提高质量的准入门槛,营造质量品牌的社会氛围。

  代表委员们表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7日 02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英雄回家丨杜富国,勇气依然 - 国家安全部:当心太空中的“间谍之眼”

英雄回家丨杜富国,勇气依然

发布时间:2024-07-31 12:56:56 来源: sp20240731

知乎里有个问题,“杜富国伤残了为什么还能留在部队?”

一个高赞的回答这样写道:“他是残了,不是废了。还能讲课,还能培养战士。要是解放台湾,杜富国在后面一站,吼一句:战友们,我等着你们牵着我走上祖国的土地。要是攻坚排不打起来我不信。”

这样的场景当然是虚构的。不过,最近一条关于这位士兵的新闻显示,就在接受手术前,他去给第22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送了行。

一篇解放军报的通讯里记录下这样一个细节。一名参加此次维和的女兵告诉这位士兵,自己是在高二时读过他的英雄事迹后萌发了参军入伍的念头:“富国班长,当年您的一句‘你退后,让我来’,不知感动了多少莘莘学子,激励了多少热血青年。”

而两个多月后的今天,这支工兵分队执行任务的地区已经极其靠近巴以冲突的火线。我想,那群维和工兵们在战火下的坚持与勇气,是一定有来自“杜富国”这个名字的引导与激励的。

士兵的战友告诉我,士兵几年前就早已回归到“扫雷大队”之中:他会像所有士兵一样落实一日生活制度,会和其他人一样参加体能训练跑五公里,会在业余时间独自刻苦地练字,还会承担上级的一些特殊任务。事实上,当他出现在更年轻的战士面前时,那种激励是油然而生的。

而他一定记得,以前的某个时候,他和他的战友们手牵着手,走过清理干净的雷场。每一寸踩过的土地,都踏实和安全。

认识这位士兵其实很长时间了,但见到他的机会并不多。春节前,偶然间得知他正在北京住院做手术,没办法当面探望,只好以视频的形式“探望”。

微信视频里的士兵,热情依然,笑容灿烂。只不过,当手机镜头偶尔从他侧脸划过时,那道从右侧脸部下颌延申至颈部的疤痕仍清晰可见——那是6年前爆炸留下的烙印。

士兵表达歉意,这次要完成一次右耳修复手术,为了防止感染,医院对此要求严格,实在没法面见。这几年,大大小小的手术他已经做过很多次。按照计划,未来几个月,还有手术在等着他。

失去双眼和双手,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网上有人解释,视觉和触觉是一个人感知外界最重要的两个通道。士兵的两个通道在一瞬间就被永远地关闭了,连一条细缝都没留下。

我望着他笑盈盈的面孔,很难想象他是怎么度过受伤之后最开始的那段日子的。

我尝试着问他,怎么从那段日子里走出来的?他咧嘴一笑说:你猜?我听出来他有些在回避回忆的意思。

虽然能想象到过程很是艰难,但其中的迷茫、恐惧、苦楚,我想这不是一般人能感知的。

士兵最终还是告诉了我答案:最初躺在病床上的日子,他会经常做梦,梦见自己依然有着健全的身体,还能和战友们一起跑步、一起排雷。曾有一段时间,他宁愿一直昏迷下去,也不愿意回到现实中。但同时,他也不断地告诉自己:自己是军人,是军人就不能服输,必须清醒过来。战友、家人,都在呼唤并等着他。

他靠自己度过了那个最艰难的阶段并决心重新站起来。

事实上,受伤后,他第二次出病房就是自己坚持站着走出去的。他拒绝了轮椅,用胳膊扶着墙,一步步往门口挪。病房门口三五厘米高的门槛就是他要战胜的第一个“敌人”。用手臂绑着勺子自己吃饭算是第二个“敌人”,自己穿上衣服算是第三个……直至第N个,在我们常人看来正常无比的事情,对他来说无一不是一场场艰难的挑战。

其实现实世界中并没有主角光环。即便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士兵也不是每件事都能完全做好。他的战友和妻子成为了他眼和手的“替代”,此外还有无数他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人帮助他,与他一起面对一切。

去年,天使降临了。一个名叫杜恩灿的孩子出生了。这个名字是他和妻子一起取的,意思是要知感恩,求灿烂。视频通话结束后,他给我发来了一段录音,是一个周岁男孩“咿咿呀呀”的声音,很是动听。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命运拿走了士兵几支画笔,剩下的那些色彩或许枯燥,但他仍握紧笔,专注地描摹:线条坚韧,笔触温柔。

回到文章开头,如果是我来回答那个知乎问题,我会更直白地告诉网友:英雄主义是一支军队的精神力量源泉。当英雄的榜样立在那里的时候,一支军队才会有澎湃不息的勇敢和顽强。

而英雄主义绝不仅仅是危急时刻的生死抉择,它其实更在于日复一日的坚守。永远相信心中那团信仰的火焰,并愿意为之奉献全部,这才是这种精神的真正标杆。

策划/ 院浩 韩亮

作者/ 杨洋 金晶

校对/ 李妍妤 苏健 张亚楠

(责编:代晓灵、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