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能为世界带来何种机遇?

发布时间:2024-07-23 20:04:52 来源: sp20240723

   中新网 上海3月20日电 (谢梦圆)在当前部分国家采取“小院高墙”策略并试图与全球“脱钩断链”的背景下,中国如何看待外资流入?可以和国际在哪些领域加强合作,分享机遇?针对以上思考,19日,“中外媒体学术沙龙·机遇中国”系列第一期活动在沪举行,主题为机遇中国·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引资环境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19日,“中外媒体学术沙龙·机遇中国”系列第一期活动在沪举行。谢梦圆摄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詹宇波表示,外资进入会受地缘政治影响,“地缘政治会让跨国公司产生‘寒蝉效应’。一些技术限制和管控目前还没涉及到我们身上,但是我们要从长计议、早做打算。”

  詹宇波指出,研发顶尖技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假如没有下游产业链、成熟的市场进行消化,“小院高墙”战略就无法持续。

  此外,疫情带来的影响也难以忽略。“外资投资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建厂的情况下,比较强调面对面交流,要实地考察。这方面如果恢复得不是特别好,对外资情况肯定有影响。”

  詹宇波分析称,外资在早期进入中国时,很大程度上看中了中国的低成本要素以及官方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以降低价格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了。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外企进来后能不能竞争过中企,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基于此,中国未来应如何继续分享机遇?詹宇波认为,最重要的基础是,中国应该始终对外资采取开放欢迎的态度,“从去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外资,到今年全面取消外资制造业进入的领域,再到进一步开放金融和电信领域,叠加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这反映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态度。”

  同时,他认为,中国现在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间,可以给外资提供新机会和新市场环境。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周冯琦,她表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和背景下,世界许多国家都出台关于碳信息披露,碳足迹、碳标签,绿色贸易新规则。在双碳战略目标驱动下,高碳密集的行业向低碳转型、绿色转型势在必行。

  她认为,在绿色技术研发和能源使用方面,高碳密集企业自主加大对绿色新材料和绿色新工艺技术的研发投入,也会带动上游绿色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拉动绿色新材料的需求,“碳密集型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孕育了节能降碳相关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完)

【编辑:唐炜妮】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把握创新规律 坚定攻关步伐 - 让企业“引得来”也“留得住” 广州练就湾区顶流“虹吸力”

把握创新规律 坚定攻关步伐

发布时间:2024-07-23 20:04:53 来源: sp20240723

  把握创新规律 坚定攻关步伐(人民论坛)

  施 芳

  在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上下更大功夫”;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勉励青年学子“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江苏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生产区阐述“我们说大器晚成,大器是什么?就是那些最好的东西、最高精尖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做成的,都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要用毕生精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国之重器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都需要付出持久而艰苦的努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对科技创新规律的深刻揭示,也为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指明了方向路径。广大科技工作者只有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才能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实实在在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在科研的道路上,目标越远大,脚步越要务实而坚定。成大器,必须打好基础、储备长远,正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两弹一星”到北斗导航,从国产航母到国产大飞机,无不是靠一代代科学家锚定目标、扎实积累而不断取得突破。欲在“大器”上实现飞跃,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劲,努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广大科技工作者定能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爬坡过坎、攻坚克难。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最终率领团队研制出核潜艇关键技术;南仁东埋首攻关二十余载,为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作出卓著贡献……无数事例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靠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才能在某个领域形成深厚积淀。无论求知求学还是科研攻关,都没有捷径可走。“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无论哪一个科学领域,越是接近未知的“无人区”、创造的“高寒区”,越是要坐稳“冷板凳”,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奋力攻关,登上科学的高峰。

  科技创新等不得,也急不得,需要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形成有利于基础研究的科研生态。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一个公式可能需要成千上万次缜密推演才能得到科学论证,一项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甚至需要科学家付出一辈子的心血。助力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搞创新,就需要给他们营造宽容失败、自由探索的科研环境。要科技事业成果倍出,就要下更大气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遵循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规律,为他们排忧解难、松绑减负、加油鼓劲,激活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才能让更多创新型人才竞相涌现。

  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大有可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科技工作者定能在新征程上勇立新功。(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刘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