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无障碍赋能残疾人

发布时间:2024-09-18 15:34:52 来源: sp20240918

  【民声】让文化无障碍赋能残疾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91.4万,占总人口的6.34%,其中有超过1700万名视力障碍人士,有2000多万名的听障群体,受制于视觉、听觉感官的障碍,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值得关注。

  读书、看电影、听音乐、诵读……这些日常最普通的文化生活,在听觉、视觉障碍群体中,便是令其向往的事情。如何让他们的生活“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如何打破文化传播中的种种障碍,需要全社会共同破题。现在,越来越多的无障碍感知体验与前沿技术相结合,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共享文化成果的创新解决方案。

  去年的国际残疾人日,中国残联与优酷无障碍剧场合作,开通视障用户认证系统。一年来该剧场内无障碍作品超过2000部(集),同比增长超400%,认证用户同比增长超460%,日平均观看时长43.6分钟以上。

  “光明博物馆”体验项目则将无障碍感知——听、嗅、触、摸,与数字博物馆模式有机结合,以无障碍NFC展馆信息激活、导览音频、可触摸展品、在线云展厅等多样态的内容产品,为视力残障群体打造无障碍博物馆的游览体验。

  如何让听障人士“诵读”诗歌?近日,一部专门为听障群体打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中华经典诗词(手语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手语诗歌通过运用手语的手形、节奏、表情、空间和时间的变化模拟出生动的诗歌画面,把诗歌中的意境用手势、表情和身体姿态在空间中呈现出来。

  ……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提升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残疾人文化需求、增强残疾人精神力量,为视障群体、听障群体提供无障碍文化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也要求,要保障残障人群、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

  法律赋能、政策赋能、科技赋能、人文赋能……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得以丰富,他们可以生活在和健全者同样一片“母语的天空”之下,被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跟上时代的节拍,看新片、打卡展览,共享无障碍社会建设的成果。

  当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志愿者投入到让文化“无障碍”赋能残疾人的时候,他们也在这样一场特殊又有挑战的探索中,产生了对文学艺术、文化创意更深入的理解,那些蕴含在其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如何不再只停留在感官的刺激,而是真正可以让观众入脑入心,这难道不是文化传播的更高段位吗?而残障人士的心灵往往更加灵敏丰沛,他们更容易和优秀的文化作品产生共情共鸣,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自己作品的检验。某种意义上,这并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一场双向奔赴。

  残障人士渴求共享文化发展,保障特殊群体文化需求,建全特殊人群文化权益保障机制,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场双向奔赴中,残障者与参与其中的健全者,都拥有了更多的文化自信与自豪!

  苏墨

  (工人日报) 【编辑:付子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国际观察:通往塑造全球未来的重要一步 - 赓续乡村历史文脉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国际观察:通往塑造全球未来的重要一步

发布时间:2024-09-18 15:34:53 来源: sp20240918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加快人工智能发展既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满足人类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然而,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世界并没有变平,反而沟壑纵横。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成为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紧迫的任务和课题。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决策和行动对于塑造全球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日前,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正是这一背景下的重要里程碑事件,将对未来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该联大决议重申中国主张的以人为本、智能向善、造福人类的原则,强调了缩小各国之间数字鸿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仅呼吁各国要营造一个公平、非歧视的商业环境,而且首次倡导以行动为导向,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援助。决议明确提出,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增加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特别是鼓励发达国家结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通过科研合作、技术援助、人员培训以及建立人工智能能力建设中心等形式加强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有效、平等、有意义地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

值得注意的是,决议还突出强调了联合国系统在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方面发挥的中心作用,呼吁各专门机构开展研究和摸底,利用其资源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量身定制的帮助,并要求秘书长向会员国报告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能力建设领域面临的特殊挑战和应对之策。这充分表明,尽管国际体系面临单边主义、强权政治的严重冲击,但联合国的权威和核心地位无可替代。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任何一国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合作。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创新技术,更需要国际社会群策群力,取长补短,协同共治。只有有效的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汇集全球智慧和资源,共同探索前沿领域,携手促进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实现全球共赢和共同发展。

作为首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领域的联大决议,凝聚了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彰显了各国通过团结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普惠发展的政治意愿,无疑将为各国今后开展对话、交流与务实合作释放出巨大的政治效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避免“智能鸿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提出的这份决议是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的重要之举,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意。140多个国家共同联署该决议表明,加强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全球南方”国家需求,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共识。

决议以协商一致方式在联大通过是各国共同努力的结果,决议的贯彻落实同样需要国际社会团结协作。只要各国继续秉持互利共赢精神,坚持共治共享原则,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我们有信心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

(责编:于洋、杨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