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桥牌大师赛揭幕 致力举办高水平桥牌赛事

发布时间:2024-07-18 19:23:16 来源: sp20240718

   中新网 青岛5月30日电(胡耀杰 王禹)“通过举办高质量赛事,选手之间互相切磋,提高牌技,既能对全国桥牌运动起到引领作用,更能进一步提高国家智力运动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实现全民健身的目的。”中国桥牌协会副主席徐双未30日出席第二届全国桥牌大师赛时如是说。

  2024年第二届“赛轮杯”全国桥牌大师赛于5月30日在山东青岛拉开帷幕。本次比赛由中国桥牌协会、青岛市体育局、青岛市体育总会、青岛市市南区政府共同主办,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6支顶尖桥牌运动队,近160名桥牌精英同台竞技。

5月30日,2024年第二届“赛轮杯”全国桥牌大师赛在山东青岛拉开帷幕。 王禹 摄

  桥牌是一项智慧、高雅的竞技运动,伙伴间必须保持高度的默契与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近年来,桥牌爱好者人数不断增高,青少年桥牌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参与到桥牌运动中来。

  据悉,为了进一步提升桥牌运动水平,完善金字塔形赛事体系,经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桥牌协会研究决定,全国桥牌大师赛于2023年在山东青岛创办。

  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桥牌赛事之一,全国桥牌大师赛以其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的特点吸引了众多桥牌爱好者的关注。其参赛队伍均为现役的国家集训队或近三年注册过的A类俱乐部,代表了国内桥牌运动的最高水平。

  据介绍,本次比赛共分为预赛和淘汰赛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6轮积分编排赛,以VP积分排列名次,前8名进入第二阶段淘汰赛。第二阶段淘汰赛按照预赛名次自动对位,各场淘汰赛均进行2节比赛,每节16副牌。本次比赛还设联谊双人赛,将于6月1日晚开赛,全部比赛将于6月2日结束。

  山东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山东省体育总会专职常务副主席李敬生表示,近年来,山东桥牌事业发展势头良好,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山东运动员在杭州亚运会上为中国首夺桥牌女团金牌,在第9届亚太桥牌大赛上,山东女子桥牌队获得女子团体冠军;桥牌普及推广取得丰硕成果,推动“桥牌运动进校园”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其中青岛市有十几所中小学开设桥牌课程,近万名中小学生在系统学习桥牌。

  中国桥牌协会副主席徐双未对山东桥牌运动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他说,近年来山东桥牌运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绩突飞猛进,普及推广取得不错的效果。大师赛落户山东青岛,不仅有助于推进当地桥牌运动发展,对全国桥牌运动更能起到引领作用。(完)

【编辑:邵婉云】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高校科技创新要走好向“新”提“质”之路 - 立陶宛调整国防发展计划

高校科技创新要走好向“新”提“质”之路

发布时间:2024-07-18 19:23:17 来源: sp20240718

原标题:【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高校科技创新要走好向“新”提“质”之路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校科技创新要走好向“新”提“质”之路。

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高校需深刻认识和把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坚持用系统思维谋划,向“新”发力,聚焦前沿突破。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校应走出已有学科专业的“舒适区”,增强学科专业布局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布局适应未来产业、新兴产业的新学科,强化新兴交叉学科内涵建设,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学科生长点。要加强有组织科研,优化科研工作体制机制,释放创新活力,增强基础科研水平,向科技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产生更多“从0到1”的颠覆性技术、交叉性技术、原创性技术。

提“质”发展,赋能产业前行。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要以一体推进教育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建设,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要担负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任务,加快本硕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和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工程技术人才;要搭建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平台,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破五唯”“立新标”并举,为激发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创新勇气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活力营造良好生态。同时,要着力推动“从1到10”的高质量转化应用,打通先进技术、创新人才与产业一线的交互路径,推动现代产业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为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双向赋能,近年来,我们与地方政府共建了“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聚焦前沿理论、关键技术、装备应用,集成整合了学校科研大团队和科技创新资源,吸引西北工业、和平重工等龙头企业集聚到原始创新最前端,实现高校和企业在物理空间上“零距离”,科研人员可以深度参与企业研发应用工作,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同进行。目前,创新港在智能焊接与高效增材技术等领域已经实现装备应用。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形势逼人,使命催人,时间不等人。高校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创新优势,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作者:付梦印,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校长)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