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名乘客平安到站”(“我是党员,我在岗位”)

发布时间:2024-09-07 14:38:58 来源: sp20240907

  张洋正在驾驶54路有轨电车。

  张洋(左)在乘客上车时进行引导。   以上图片均为石天蛟摄

  凌晨4时许,路灯映照着刚落的新雪,街道上静悄悄一片。吉林省长春公交集团电车公司54路有轨电车驾驶员张洋正在仔细检查有轨电车,这是今天即将开出的第一班车。

  “轨道通畅,已清雪。”“收到,电车一切正常,可以准时出发。”5时,接到指示后,张洋发动电车,驶离始发站。

  作为一名党员,张洋经常冒着风雪起早工作。今年是他在电车公司工作的第十七个年头,从部队退伍后,他成为一名有轨电车的乘务员,此后靠着勤奋好学,逐步成长为驾驶员。

  过了6时,车上开始热闹了起来。穿校服背书包的学生、逛完早市拎着菜的老人、行色匆匆去上班的年轻人,乘客们前往各自目的地。每到一站,张洋都会从驾驶室探出头,微笑着提醒过往乘客“请注意脚下”。

  9时,往返几趟后,电车再次到达终点站,张洋却闲不下来。趁着短暂空当,他顺手拿起刮板,清理起车厢内乘客脚底留下的雪水。“我这趟车老年乘客多,下雪后就得把车厢清理干净,以防乘客滑倒。”他说。

  有轨电车在长春已有80余年历史,如今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长春的一张城市名片。“天天都在画中游,美得很!”张洋说。刚参加工作时,遇到车上有乘客咨询周边景点时,张洋也答不上来。为了摸清沿途各站点情况,他利用下班后时间,把每个站点周围走了个遍。之后再遇到乘客咨询时,他不仅对答如流,还能帮忙提供便捷的游玩路线。

  将心比心,张洋用一次次的真心服务,换来了乘客的真心认可。有一次,刚驾驶到绿园站点时,一名大姐冲上车,把一个保温饭盒塞给了他,然后就匆匆下车。原来,这名大姐是乘客张奶奶的女儿,常年在外工作。张奶奶快80岁了,腿脚不便,每周都得上诊所做理疗,常乘坐张洋驾驶的54路有轨电车。一来二去,彼此就熟络了,每次见到张奶奶,张洋都会热情地招呼她。

  “多亏了这个小伙子,每次我乘车都感到特别安心、省心。”张奶奶说,“女儿回家听我说了后,考虑到张洋开车经常无法按时吃饭,便想着做点热乎饭菜送给他,表达我们的感谢。”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张洋在坚守驾驶岗位的同时,还帮助更多年轻驾驶员精进业务。2018年,公司成立“张洋劳模工作室”,让张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给年轻驾驶员传授心得。“要细心观察,不忽略路面上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行车安全。”工作室成立以来,张洋常常以交流会的形式,为年轻驾驶员答疑解惑。张洋还经常和维修人员讨论、交流,及时排除车辆存在的潜在风险,为优化电车运行出谋划策。

  电车单程7.64公里,往返一趟约80分钟,每个班次需要往返5趟……多年来,张洋始终把安全驾驶作为头等大事,从未发生过一起因驾驶原因导致的交通安全事故。“让每一名乘客平安到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他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6日 19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耕海牧渔 逐梦深蓝(强国建设 砥砺前行) - 今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800亿件

耕海牧渔 逐梦深蓝(强国建设 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2024-09-07 14:38:59 来源: sp2024090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国家是什么样的,不仅是一个陆地强国,也是一个海洋强国,一个陆海兼修的现代化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黎扎根科研一线三十余载,常年在山东青岛开展海洋生物学和水产养殖研究,见证了我国海洋科技的日新月异,其中在青岛建造完成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令她印象颇深。

  “国信1号”首创“船载舱养”养殖技术,具有3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全船装有196个摄像头、2108个传感器,可对舱内水、氧、光、饲、鱼即时监测,从捕捞到加工实现45分钟全程机械化操作。仅有30余名船员的“国信1号”,一年能养出3700吨鱼,堪称移动的海上牧场。

  “向海图强,科技扬帆,创新引擎迸发澎湃动能。”孙黎委员介绍,中国是世界渔业大国里第一个实现了养殖水产品产量超过捕捞总量的国家。2018年11月,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公示清单,她主持的“水产动物疫病发生的分子基础与免疫机制”项目入选。“奋楫扬帆,逐梦深蓝,我们坚持把论文写在浩瀚大海上。”孙黎委员对建设海洋强国充满信心。

  海洋中,蕴藏着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优势和潜力。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位于广东湛江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考察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蓝色粮仓’丰富中国饭碗。”全国人大代表、湛江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程开敏来自产业一线,致力于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去年5月,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在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联合成立深远海养殖创新联合体,依托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养殖水体可达8万立方米。

  耕海牧渔,逐梦深蓝,越来越多高品质海鲜登上百姓餐桌。2022年,全国深远海养殖水体4398万立方米,产量39.3万吨,比“十三五”初期分别增加3.3倍和2.4倍,占海水鱼类养殖产量的两成以上。

  把握“向海”优势,传统产业“向新”发展。

  步入辽宁大连湾畔的晓芹食品有限公司,全自动传送带匀速向前推进,新鲜野生海参经投影机光学分拣、智能锅定温蒸煮、超纯水无菌灌装、液氮机快速冷冻等10余道工序,最终加工成即食产品。

  “海鲜贵在新鲜,跑出创新‘加速度’,产品才能‘鲜’人一步。”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周大勇介绍,过去小作坊式生产效率低,主要靠土锅蒸煮、手工灌装、散装零售,产品较单一,品质难把控。近年来,周大勇团队依托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携手研发攻关。如今,晓芹食品有限公司建成日产能达15万只海参的智慧工厂,仅需6名技术人员即可全流程操作。

  科技赋能“蓝色粮仓”,打通了海产品登上餐桌的“最后一公里”。2019年1月,周大勇团队负责、大连工业大学与晓芹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共同申报的“特色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目前已在30多家企业落地应用,规模化推广3年内累计新增销售额逾49.9亿元。

  深耕蓝色国土、壮大海洋经济,是大势所趋,也大有可为。持续为海洋强国建设建言献策,激发海洋经济蓝色动能,唱响新时代的海洋牧歌,是代表委员共同的心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1日 02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