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满青山地生金

发布时间:2024-09-11 20:33:59 来源: sp20240911

  阳春三月,暖阳高照。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鄂西南山区的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栗子坪村,只见茶树吐新翠、玉兰绽娇颜,与散布山间的土家吊脚楼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秀美画卷。

  产业转型

  五峰全境皆山,森林覆盖率达81%,域内平均海拔1100米。连绵不断的山脉为五峰带来了丰富的矿藏。全县已发现的煤、铁、重晶石、方解石等矿产地达137处,其中高磷赤铁矿累计查明资源量达1.78亿吨。

  五峰长乐坪镇桥坪村曾因煤富甲一方,也因煤“伤痕累累”。曾几何时,莽莽群山把人们困住,面朝黄土背朝天,仅仅兜住了柴米油盐。长乐坪镇桥坪村党支部书记邓锋说:“那时候的山就像癞皮狗身上长了癣,遍布褶皱、到处黑洞,天上乌云飘、地上黑水流,越野车在路上跑出了蹦蹦车的效果。”

  无序开采导致生态恶化,让山河失色。

  五峰壮士断腕——县内煤矿企业全部关停,淘汰煤炭过剩产能42万吨,整体退出煤炭行业;关闭非法矿山企业60余家,矿山规模压减60%以上;铁合金厂、矿石加工厂全部关停,全县化工企业归零。过去12年间,除建设必需的砂石料外,五峰未批1家矿企。

  矿场关闭后,桥坪村成立合作社,引导村民种植经济林木,林下再种植草本中药材,周边配套养殖中华小蜜蜂,发展起“林药蜂”立体生态产业,扩大亩产收益。短短3年,该村从以前的“煤矿村”变为“全县中药材第一村”。

  截至2023年底,五峰全县拥有茶园22万亩,产值突破12亿元人民币;中药材35万亩,产值超10亿元人民币;中蜂10万群,产值达1亿元人民币以上。

  “以前是坐吃山空心没底,现在是绿满山乡地生金。”谈及产业转型带来的变化,邓锋感慨地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山林如今已成为大家眼中的“金山银山”,五峰走出了一条有山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花满山乡

  治山不能忘理水。

  在五峰境内,有渔洋河和天池河两大流域,最终流入清江汇入长江。当地县、乡、村三级河长既巡河治河又管河护河,先是全面拆除横跨天池河面的天龙市场,随后又叫停仁和坪镇计划投资700万元的养殖肉牛项目。

  仁和坪镇是“畜牧大镇”,养殖场选址在渔洋河高处,遇到暴雨就有面源污染隐患。五峰对此态度坚决,渔洋河是五峰的母亲河,更是清江一级支流,绝不能让流域内的任何一条河流被污染。

  仁和坪镇痛定思痛求转型,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加速生产方式转变: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应用“生物发酵床”技术,破解污染难题;“农业废弃物转化沼气”技术,实现变废为宝;“粪污综合利用”技术促进生态循环,实现了全镇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畜牧产业不降反增。

  仁和坪镇业产坪村党支部书记彭业涛介绍,被当地称为“全县生猪养殖第一村”的杨家淌村,已不见曾经的臭气熏天,取而代之的是红艳艳的鲜花和百亩“甜心李”果园,错落有致的岩板屋办起了农家乐,全县还成立了首家旅游产业合作社。眼下春暖花开,合作社经营的古树山庄农家乐日日爆满。

  宜昌市生态环境局五峰分局党组书记、局长佘克坤说:“十几年来,五峰在发展中始终坚持把‘生态立县’放在首位,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已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

  近年来,五峰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坚持将41.8%的县域国土面积划定为生态“红线”。全县在生态建设与保护上的投入已近20亿元人民币,先后捧回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金字牌匾”。

  春到土家

  春到土家,茶香四溢。五峰是全国重点产茶县,有着“中国名茶之乡”的美誉。近年来,五峰确立“提升绿茶、复兴红茶、拓展茶链”的产业发展战略,把生态环保的理念贯穿到种植、加工的全流程,大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五峰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但保护与发展不是对立的,关键是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李伦华说,茶叶是五峰的传统支柱产业,眼下五峰正奋力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茶产业是重中之重,但五峰不能只吃传统的“茶叶饭”。

  怎样突出重围?五峰深挖资源推进产业融合,拓展产业链条。除了遍布山间的生态茶园外,该县还瞄准县内中俄蒙万里茶道起源地300余里古茶道、宜红茶茶源地等历史文化资源,做好“以文为魂、茶旅融合”顶层设计,号召较大的茶企因地制宜,将茶厂改造成茶庄,将生态保护和文化融合,留住更多游客。据统计,2023年五峰接待游客46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1.23亿元人民币。

  汲明茶业紧邻万里茶道重要节点“汉阳桥”,负责人梅元红投资300多万元改建后山,建设茶园廊道,将土家文化和茶文化融进茶园。茶树间,步道若隐若现,楠竹、浮雕、瀑布、吊脚楼形成别具一格的小型景观。茶庄里,宽敞的自助茶室古色古香,扫码即可进入体验,游客络绎不绝。

  良好生态引来人气,火爆人气带来销售红利。“游客采茶品茶、体验制茶后,几乎每个人都会选购几提茶叶。”梅元红说,茶文旅融合后,销售额连年增幅20%以上。

  汲明茶业并非个案。以融合促转型,目前五峰“茶文旅”综合产值已超过50亿元人民币。“围绕茶叶、中蜂、中药材‘一茶两中’特色产业,我们正全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李伦华说,五峰还将充分利用峡谷地形、季风气候,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努力打造鄂西南清洁能源基地,将“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在五峰持续推进。

  董庆森 柳 洁(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叶攀】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广州评定首批古树公园 拉近古树与寻常人家的距离 - 妻子涉腐败遭调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称正考虑辞职

广州评定首批古树公园 拉近古树与寻常人家的距离

发布时间:2024-09-11 20:34:00 来源: sp20240911

   中新网 广州10月21日电 (程景伟 林园轩 董智豪)广州市21日在白云区龙归街南村举办“保护古树名木赓续中华文脉”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广州市白云区彭加木古树公园、花都区水口营格木林公园、黄埔区创新古树公园、增城区永宁街龙山古树公园等4个公园,被评定为广州市第一批古树公园。

广州市首批古树公园授牌仪式。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供图

  据悉,此次评定广州市首批古树公园,是该市促进古树名木与城市乡村、历史人文和谐共存的重要举措,拉近了百年古树与寻常人家的距离。

  据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介绍,彭加木古树公园座落在广州白云区松洲街槎龙村,公园环槎溪湖而建,湖边现存7株古榕树,树龄为134年至165年,造型优美、长势良好;水口营格木林公园位于花都区花东镇水口营村格木林街,约有300株不同规格的格木,是花都区重点保护管理的古树群。

  黄埔区创新古树公园包括古荔韵园、荔香悠园、芳荔翠景3个园中园,保留有原生荔枝古树200株,品种包括糯米糍、桂味、淮枝、甜岩、妃子笑等;龙山古树公园位于增城区永宁街陂头村“后龙山”,处于明朝大儒湛若水墓园景观带上,园内分布有格木、凤凰木、椎树等树种,2022年龙山格木古树群被评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

  据统计,目前广州共有约1万株古树名木,分布在11个区,树龄最早的已经有上千年历史。2022年1月,广州正式成立首支“树木医生”专家团队,如今已经初具规模。树木医生不但对树木的“疑难杂症”判断分析,制定救护复壮措施,还对古树定期体检,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前瞻性的专业建议。

  2023年3月以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的树木医生走进荔湾区沙面岛、越秀区中山纪念堂、澳门、西藏林芝等地开展工作,带去了古树名木保育技术。此次宣传活动上,树木医生代表分享了古树复壮的科学方法,并进行了授旗仪式。

《藏在年轮里的往事与乡愁——走近白云古树》新书发布。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供图

  活动现场进行了广州白云古树故事新书发布揭幕仪式。据悉,白云区专门成立古树故事寻访小组,从最老古树到最大古树群落,在5个月内重点寻访涵盖岭南常见乡土树种、绿化树种、经济林木等具有代表性的古树,探寻古树与历史、地域、文化、人文的关联线索,整理编印了达10万余字的古树故事书册。

志愿者讲述古树古树。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供图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南村古树上线“蚂蚁森林”,市民可以通过相关途径参与古树名木保护。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讲好古树名木故事,守护乡愁记忆,延续历史文脉,对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乡土生态文化和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