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与极寒天气(科技大观)

发布时间:2024-08-29 21:06:09 来源: sp20240829

  世界气象组织近期正式确认,2023年是有观测记录以来全球最暖的一年,全年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5±0.12摄氏度。然而,在全球整体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寒潮和暴风雪等极寒天气事件也在全球多地不时出现。如何理解极端冷事件和全球变暖的关系?

  首先要区分天气和气候的关系。一般来讲,“天气”描述的是短期大气状况,“气候”描述的是长期平均大气状况,它们分别用短期和较长时间内平均温度、压强、风力、风向、湿度等参数来表示。

  北半球冬季天气的冷空气源地在极地、北美大陆高纬度地区和亚洲大陆高纬度地区。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存在环绕极地一圈的西风环流带,西风环流中有强大的急流区,其风速甚至可以达到100米/秒以上。当这支急流形成北极涡旋时,会紧紧地将冷空气聚集在极区。然而,当急流产生大尺度扰动时,冷空气就容易向南倾泻,形成中纬度的寒潮和冬季风暴天气,产生暴风雪和冰冻雨雪。这就像旋转的陀螺,当其高速旋转时,陀螺不容易倒下;而当陀螺速度减慢时,就容易倒地。

  极地和热带地区之间的温度差是形成西风急流的根本原因。温度差越大,西风急流越强,冷空气就更多停留在高纬度,中纬度地区的极端冷空气活动相对就越少;反之,当温度差减弱时,急流随之减弱,冷空气就容易影响中纬度地区。一般来讲,在1月等急流最强的月份总体冷空气次数较少,而过渡季节的11月和3月,急流还不够强大,冷空气活动数目是一年之中最多的。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也主要是由西风急流发生波动导致的。

  短时间的极冷天气事件与长时间的气候变暖并不矛盾。一个地方出现极端冷事件与全球整体变暖也不矛盾。2024年1月初,北欧遭遇极端天气,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以下,西欧和中欧遭遇冬季风暴。1月中旬以后,北欧、西欧和中欧等地升温汹涌,目前气温已大幅高于正常值。1月中旬,美国遭遇大范围冬季风暴天气;暴风雪结束后,一些地方又出现了迅速升温,温度比正常值偏高10摄氏度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极端冷事件与全球变暖有着复杂的联系。虽然全球都在增暖,但增暖并不均匀,其中北极增暖幅度最大,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3倍左右,被称作“北极放大”现象。这一现象减弱了极地和热带地区之间的温度差,使西风急流更容易失稳,从而产生更强的天气过程。同时,受全球变暖影响,大气中水汽量更多,当冷暖气团交汇时,会释放出更多能量,使暴风雪有时候会更加剧烈。

  近年来,尽管强寒潮天气时有出现,但总体而言,寒潮的持续时间和频次已远低于半个世纪以前。当人们习惯了暖阳天气时,一旦出现寒潮天气,体感会更加寒冷。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复合型挑战,国际社会应切实行动起来,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积极开展绿色发展合作。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9日 14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国际观察:中越关系新定位开辟美好新前景 -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深度观察)

国际观察:中越关系新定位开辟美好新前景

发布时间:2024-08-29 21:06:10 来源: sp20240829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武文赏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2月12日至13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访问期间,双方宣布中越两党两国关系新定位,在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这是此访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也是中越关系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擘画了新时代中越关系美好新蓝图。

  中越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合作文件,涵盖了共建“一带一路”、检验检疫、发展合作、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交通运输、地方合作、防务和执法安全合作、海上合作等30多个领域。这既呈现着近年来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长足发展的成果,也预示着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更加广阔的前程。

  经贸合作将更加紧密。中越双方将更充分发挥地缘相近、产业互补的优势,加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战略对接合作,共建更为稳定畅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促进两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促进两国的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造福两国人民。两国持续加强合作也有助于维护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振地区和全球经济发展。尤其是,两国将在绿色发展方面加强合作,不仅有助于两国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也有助于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对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有重要助力作用。

  “硬联通”和“软联通”有望提速。中越双方在包括铁路、公路在内的陆、海、空、网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联通将更加完善,持续助力两国和区域经贸合作。未来,随着两国跨境互联互通的发展升级,以及边境智慧口岸建设的提速,两国人流物流将极大便利化,助推两国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中越边境智慧口岸将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时间更短、效率更高、服务更好、价格更优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枢纽,持续提升两国和地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民意基础将更加牢固。中越关系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增进相互了解与友谊,促进民心相通和人民相知相亲,夯实两党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中越双方将强化两党宣传部门、两国央媒(主流媒体)和出版机构、文旅、青年、地方对口交流机制,探讨建立教育、卫生、传统医学、民航部门合作机制,推进宣传、文化与旅游、教育体育人力资源科技、卫生健康与防灾减灾、地方交流合作、青年交往等领域的重点合作。富有成效的交往和合作必将增进两国民心民意相通。

  中越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是双方从振兴世界社会主义和实现中越两国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两国携手走好具有各自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符合两国人民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必将开辟两国关系美好新前景,为亚洲乃至世界繁荣稳定注入积极正能量。

  (人民网-国际频道 宋清润,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