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稳健,中国式现代化步履坚实

发布时间:2024-09-06 15:12:04 来源: sp20240906

  扎实稳健,中国式现代化步履坚实

  ——写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①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接续奋斗再启新程。迎着浩荡东风,向着春天进发,我们在时间坐标上镌刻新的奋斗足迹。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勇毅前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基本完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呈,体育健儿勇创佳绩……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日新月异的中国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经历了风雨洗礼,我们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们的共识高度凝聚。过去一年,从“开年第一课”聚焦“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到习近平总书记16次进行国内考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谋篇布局,再到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实践路径更加清晰。今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在这条康庄大道上,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更好肩负起庄严历史责任,风雨无阻向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的信心极大增强。风雨兼程的跋涉更显勇毅,战风斗雨的搏击尤为振奋。过去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力以赴应对自然灾害和推动灾后恢复建设,抗洪灾、化债险、保交楼成效明显,“中国之制”的独特优势在大战大考中更加彰显;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动经济恢复发展,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我们创造了新机遇、赢得了战略主动,极大地增强了必胜信心。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坚持道不变、志不改,一以贯之、勠力同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迈向成功的彼岸。

  我们的底气更加充足。坚持人民至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刻表明“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从不惧风雨、守望相助,到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生动彰显人民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党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我们要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咬定目标不放松,步调一致向前进,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仲 音

  (人民日报) 【编辑:付子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两岸青年学者在湖北恩施交流台湾史研究成果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5.0级地震

两岸青年学者在湖北恩施交流台湾史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4-09-06 15:12:05 来源: sp20240906

   中新社 恩施4月21日电 (陈建新)由孙中山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及湖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台湾史青年学者研讨会20日至21日在湖北恩施召开,近百位来自两岸的学者和青年学生交流分享有关台湾历史的研究成果。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齐笑婕关注清代巡台御史制度的实施及其历史意义。在她看来,巡台御史制度的设立与废止,是清代治台思路转变的重要体现,也是台湾社会发展需求变革的结果。该项制度施行以来,加强了清廷、福建与台湾之间的联系,有效改进对台湾社会的治理,为台湾的建设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也为日后福建大员渡海巡台提供实践经验。

  来自台湾台中的青年学者高维宏,在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他在提交的论文中分析了清末民初台湾雾峰林家与日本的经贸博弈情况,并梳理林朝栋、林季商两代人参与抗日、发展实业等史实。他表示,大量史料证明,即便在1895年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后,台湾民众仍在参与各种抗日活动,仍然心向祖国。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姜良威详细介绍了台湾人黄玉斋编写《台湾革命史》的背景及经过。他指出,20世纪20年代,大陆虽然革命氛围浓厚,但有关台湾抗日的史料却很匮乏,台湾留存的民众抗日宣言、传单、诗文等文本,也遭到日本殖民当局查毁或管制。为弥补史料不足,黄玉斋从日本人的著作中摘抄相关内容。

  他还指出,面对日本殖民者有关台湾民众反抗的负面记录,黄玉斋采取一系列书写转换,被殖民当局污蔑为“匪徒”的抗日人士被正名为“革命家”或“革命党”,抗日人士发动的“匪乱”也被正名为“革命”。以此为基础,日据时期台湾民众武装抗日的往事得到重新发掘。

  在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担任副教授的台湾教师尤淑君,连续三年作为评议人参会。她在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表示,和往届研讨会相比,此次会议论文发表者有年轻化趋势,在研究水平上有较明显的进步,提交的论文呈现出研究时段长、议题多元、内容扎实等特点。

  她说,过去两岸史学交流很热烈,许多学者从中受惠。未来应加强两岸学界交流联系,弥补目前青黄不接的缺憾。可考虑以两岸高校研究生交换或暑期考察为主、青年学者访问交流为辅,建立新的交流管道,培养新一代史学人才。

  来到大陆工作近3年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讲师施纯纯受访表示,两岸年轻学者参与研讨交流,显示出年轻一代对于两岸共同历史与中华民族命运的高度关心。“台湾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透过学术交流和讨论,能够更深入并专业地呈现这段历史的复杂性,进而加深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