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外贸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发布时间:2024-09-06 11:04:20 来源: sp20240906

  中国进出口银行亮相第六届进博会。   朱丹妮摄

  进博会已成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市场对接的国际大平台,可以有效激发全球贸易活力,推动扩大进口,促进外贸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作为支持对外经贸投资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金融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以下简称“进出口银行”)正全力以赴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为贸易强国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深刻把握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物质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基本面长期向好。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不少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促进商品、服务、资金、技术等要素跨国流动,推动进口和出口、国内规则和国际规则相互融通,使国内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内外双循环良性互动。同时,有助于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更大力度拓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增强经济创新能力,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加快贸易强国建设,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发挥好经贸“压舱石”作用,努力做大合作蛋糕,促进互利共赢,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

  通过提高出口质量效益,能够更好发挥外贸在稳就业、稳经济上的重要作用。通过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有效提升生活品质,增进民生福祉。

  努力践行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近5年,进出口银行投放外贸产业贷款年均超过1万亿元。截至今年8月末,外贸产业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余额超过一半。

  进出口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发挥中长期贷款融资优势,支持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等传统制造业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推出科技创新研发贷款等信贷产品,为企业提供“研发—生产—出口”的全链条、全周期服务,助力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同时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长效机制,助力小微外贸企业健康发展。

  为提升外贸畅通循环效率,增强外贸市场开拓能力,进出口银行设立2000亿元支持从RCEP成员进口专项额度和100亿美元支持非洲出口贸易融资额度,助力外贸企业保生产保履约。多年来持续为进博会等贸易促进平台提供金融服务,加快签约成果转化。同时,支持港口、机场、外贸集聚区和贸促平台、边境口岸等外向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和能力,保障外贸供应链畅通稳定。

  进出口银行还充分挖掘外贸创新驱动潜力,以海外仓为重点,持续深化对跨境电商和外贸综合服务的金融支持,不断优化保税维修、市场采购、离岸贸易等外贸金融服务。支持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为企业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提供金融保障。

  着力开创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为支持第六届进博会,进出口银行全新打造了“智融全球”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发布战略咨询报告,向外贸企业提供“融资+融智”全流程金融服务。为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进出口银行进行了全方位部署。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全行各项工作始终,把牢政策性金融经营发展正确方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是服务建设贸易强国。抓紧抓实稳外贸稳外资工作,落实好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一揽子政策,综合运用各类政策性金融工具,把信贷资源直接投向进出口环节和进出口企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构建贯穿整个跨境全供应链和生态圈的金融支持体系,分类别、分阶段、有侧重地加大对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力度。积极利用进博会等平台,激发经贸合作潜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升共建国家发展能力和民生福祉。

  三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深化政策性金融改革,加快产品研发,拓展应用场景,增强产品体系的多样性和适配性。完善总分行联动、前中后台一体、境内外协同的服务机制,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强化科技赋能,提高业务拓展、运营管理、风险防控等的智能化水平。注重管理创新,健全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促进各层级、各条线、各板块协同高效、良性运转。

  四是维护金融稳定安全。健全风险预警体系,加强信贷全流程管理,提高风险防控的前瞻性、主动性、针对性。严密防控增量风险,推进存量风险化解,筑牢风险防线,维护资产安全。

  (作者为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7日 10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 - 加快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

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

发布时间:2024-09-06 11:04:21 来源: sp20240906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如何落实落细相关措施,贯彻落实会议部署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从更好发挥金融市场功能、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质效、强化市场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记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如何理解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下一步怎样发力健全这一功能,服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一部主任张望军: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枢纽功能”这一提法表明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体现出党中央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也在新形势下赋予了资本市场新的重任和使命。未来中国证监会将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优化融资结构,要围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要聚焦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目标,推动股票、债券、期货市场协调发展。还要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支持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

  同时,要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从2018年至今,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由试点到全面落地,经历了逐步深化的过程。未来,中国证监会还将持续完善发行、上市、交易、并购重组、退市等相关基础制度,推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定型,增强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普惠性。

  记者: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是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是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的重要力量,怎样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是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的内在要求。培育一流投资银行要求投资银行在业务体系、综合服务能力、国际化水平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以提高注册制下企业上市质量,发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的功能作用。培育一流投资机构是活跃资本市场、优化估值水平的重要方式,要在扩大全国社保、基本养老保险、年金等基金投资范围,支持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便利专业机构投资运作等方面为培育机构投资者提供良好环境。

  记者:债券市场是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怎样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监会债券部主任周小舟:债券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证监会高度重视加强债券市场建设,以深化债券注册制改革为牵引,完善债券市场基础制度,激发债券市场活力,持续提升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重要功能。

  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主要从四方面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健全债券市场发行、交易和管理制度,健全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廉洁高效的债券审核注册体系,加强债市投资端改革,壮大债券做市商队伍,扩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全面加强债券市场监管,持续健全债券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保护债券投资者合法权益;坚持底线思维,全力做好房地产、城投等重点领域债券违约风险防控,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推动股权融资和公司(企业)债券、ABS(资产支持证券)、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协同发展,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金融强国。

  完善机构定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记者: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定位和优势不同,如何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发挥各自优势,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温彬: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要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充分发挥国有金融机构资源配置、估值定价、风险管理、保荐承销等能力,保持资本和信贷持续增长,提升直接融资占比,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资金投入,切实满足市场融资需求。

  同时,中小金融机构应定位于“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在监管方面,须严格控制股东资质审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分类监管;在经营方面,要鼓励中小金融机构依托区域发展特色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聚焦重点客群,开展特色化、精细化、差异化经营。

  记者:政策性金融依托国家信用支持,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应该怎样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

  国家开发银行首席业务官刘培勇:对国家开发银行来说,要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积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等领域,支持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

  记者:如何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温彬:随着中国保险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保险业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愈发凸显。要鼓励保险机构持续探索优化保险产品和服务,继续丰富在人身健康、财富管理等领域的产品供给,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发展;同时拓展服务范围,为重大科技创新、关键民生项目等提供有效保障。此外,要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推动保险资金在稳定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

  记者:如何通过强化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管来促进长期资本形成?

  张望军:围绕“促进长期资本形成”,中国证监会将持续加强部门协同,出台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营造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推动打通堵点,提高各类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推动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整体保持良性互动。持续丰富资本市场产品工具,提升投资交易便利性,营造“愿意来、留得住、能发展”的市场环境。

  同时,对资本市场来说,强化市场监管是促进长期资本入市的重要保障。未来,中国证监会将提升资本市场监管适应性,牢牢守住风险底线。规范发行和交易行为,及时评估优化股份减持、融资融券、再融资等机制安排,加强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统筹优化上市公司回购、股东增持等制度,全面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加大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力度,强化穿透监管,为投资者提供真实透明的上市公司。有力有序化解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记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做好产融风险隔离。如何落实好这一要求?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中小银行确实存在资本补充渠道有限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拓展资本补充渠道。在内源融资方面,要引导中小金融机构通过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来提高经营业绩,以提升利润来补充资本金;在外源融资方面,对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可以适度扩大其融资渠道,特别是发债、上市等市场化融资渠道,创造更好的资本补充环境。

  产融风险隔离方面,应完善和加强金控集团监管,将金融控股公司纳入金融监管,推动产融风险有效隔离。(本报记者 赵展慧)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