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劳动者权益维护期待新解法】“有风险无保障”难题有望破解

发布时间:2024-09-08 12:53:19 来源: sp2024090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这让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寄递事业部胜利桥普邮营业部揽投员赵明枝代表很高兴。

  在之前的调研中,有来自平台企业的“同行”向赵明枝代表道出困惑:“我们常年奔波在大街小巷,出现意外、受了伤,得不到好的保障。”

  大家反映的问题,赵明枝代表记录了下来。“‘小哥’们‘有风险无保障’的难题该破解了。”她说。

  赵明枝代表发现,和传统行业不同,新就业形态往往是“一对多”的用工关系。一旦发生事故,“小哥”们面临找不到“东家”承担责任的困境。

  “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可能安装了多个APP,同时在多个平台接单。”赵明枝代表说,“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劳动人事部门针对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下出现的灵活就业群体,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

  2022年7月,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启动。试点工作在7个省市的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4个行业开展,涵盖了7家平台企业。截至2023年底,参保人数达731万人。

  职业伤害保障在缴费方式上有别于传统工伤保险的按月缴费,而是采用按单缴费的方式,费用由平台缴纳,解决了“谁出钱”的问题。

  在试点省份四川,2023年11月,达州市的外卖小哥王海兴在送餐途中与一辆出租车相撞后受伤住院。事发后,他通过“一键报案”申请职业伤害理赔,保险公司垫付的医疗款当天就到账了。

  曾经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中国邮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邮区中心邮件接发员柴闪闪,如今作为上海市人大代表,仍然持续关注“小哥”的权益保障问题。

  柴闪闪在一次调研中了解到,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受到了相关企业、外卖小哥的高度认可。“试点工作的开展,让赔付金额大幅度上涨,理赔程序也明晰、简洁。”柴闪闪希望,将来能够把“热射病”等“小哥”们容易受到的职业伤害纳入其中,更全面地维护好他们的劳动权益。

  不过,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代表调研发现,试点工作开展近两年来,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在不同地区之间政策尚不平衡,不同平台企业之间保障也不平衡。

  周燕芳代表建议,有序扩大试点地区,逐步扩大试点平台企业范围,切实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范围。

  作为来自家政服务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卓长立多次与家政服务员们进行沟通。交谈中,大家都很关心工伤保险的问题。

  “家政服务员属于灵活就业,工作环境比较特殊,方式也很灵活,工作中出现意外的概率也比较高。”卓长立代表告诉记者,很多家政企业与家政服务员签订的是服务协议,家政服务员一旦在工作中受伤,就只能依靠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赔付数额有限。

  为此,卓长立代表建议在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内增设工伤保险,有效保障家政服务员权益,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推动家政行业健康发展。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紫萱代表2023年就曾建议,建立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机制。今年她进一步提出,建议国家加快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权益保障立法。

  “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工作安排灵活,工作时间与地点相对不固定。”陈紫萱代表说,“依据现有法律体系,难以按传统劳动用工的‘三要素’来认定工伤。”

  过去一年,陈紫萱代表调研了不少地方,看到了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就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出台政策。“我们应该及时吸纳这些政策中的合理内容,形成一部刚性的法律。”她说。

  民进中央委员、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李孝轩委员也认为,应加快建立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法规,建立与新就业形态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要坚持‘促发展’和‘防风险’并重、‘支持’和‘规范’并举,建立长期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将用工形态去组织化纳入司法规制,研究制定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权益等政策制度。”李孝轩委员说。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卢越 张世光(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叶攀】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精准施策 让消费引擎动力澎湃 - 广东三山国王祖庙见闻:一庙分万宇 两岸情份浓

精准施策 让消费引擎动力澎湃

发布时间:2024-09-08 12:53:20 来源: sp20240908

原标题:精准施策 让消费引擎动力澎湃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其中第三项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成为重要推手之一。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今年1月份在介绍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去年服务业和消费的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正处于消费升级的重要阶段,其特点是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升,从商品消费为主转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激发消费潜能对实现今年发展预期目标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促进消费稳定增长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首先,增加收入让居民“敢”消费。

在居民收入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是“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具体举措包括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从去年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来看,今年的预期目标是有根有据的。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6.1%,而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居民收入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将在今年得到进一步巩固,居民收入增长有保障。此外,政策性生活补贴、转移性收入、社会救助和补贴也是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途径,居民税收方面的改革红利也将持续释放。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信心和底气,也是居民敢于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优化供给让居民“肯”消费。

在消费升级时期,只要供给方找准居民的痛点、买点,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这从去年以来消费市场的变化就能管窥一二。

去年消费市场的整体情况可谓亮点纷呈,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旅消费等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消费热点不断升温。

今年开年“火出圈”的冰雪旅游、冰雪运动是去年新型消费的延续和拓展。今年春节假期,哈尔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64.2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35.4%。这既是居民消费结构转化的一个缩影,也展现了内需的潜力。

因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正是响应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

今后一段时期,供给端的优化,新产品、新服务的不断涌现,将是刺激居民肯消费的重要推手。

第三,改善环境让居民“愿”消费。

收入增加让居民敢于消费,供给优化让居民肯为产品、服务付费,而消费环境的改善则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便利,提升消费意愿。

在改善、优化消费环境方面,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在城市继续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商业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的消费能级;二是在农村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补齐商业短板、畅通流通网络,持续释放农村的消费潜力。

此外,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将在汽车、家电等高质量消费品领域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从之前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活动看,财税、金融政策的支持会保持一定力度,商家会推出促销活动,消费环境也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居民的消费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市场环境友好,消费者就会心甘情愿的掏钱付账。

综上所述,我们对2024年消费形势保持乐观,消费引擎也将持续为经济增长提供澎湃动力。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