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创童书再获世界认可 立体书《走近三星堆》等入围大奖

发布时间:2024-08-23 15:06:02 来源: sp20240823

   中新网 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10日从跃然立体书策划团队获悉,中国原创童书《走近三星堆》(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和《老人与海》(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日前双双入围“2023年梅根多夫奖”评选。

立体书《走近三星堆》书封及内页。跃然立体书团队供图

  “梅根多夫奖”以洛萨·梅根多夫命名设立的,表彰在立体书领域、造纸领域的佼佼者。该奖项每2年提名一次,奖项类别包括最佳纸张工程、杰出的新兴纸张工程师、最佳艺术家书籍和终身成就。洛萨·梅根多夫(Lothar Meggendorfer)是19世纪德国的立体书设计大师、纸艺工程师、插画家、漫画家。1878年的圣诞节,洛萨·梅根多夫突发奇想,做了一本机关书送给儿子做圣诞礼物,自此意外踏进立体书的创作世界,立体书自此成为备受欢迎的图书品类。

立体书《老人与海》书封及内页。跃然立体书团队供图

  《走近三星堆》是一本极具视觉震撼力的三星堆全景纸艺立体书,它用7个立体跨页,带领读者在探寻中揭开古蜀国的神秘面纱,全面呈现了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历程和三星堆文明的大致面貌,还对三星堆遗址第二轮考古发掘的初步成果做了概要性的介绍,并融入了很多考古小知识,其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并成为首个入选该奖项的立体书。《老人与海》是首部以立体书形式呈现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全书共有20余个精巧可动的立体纸艺装置,在不弱化名著原文的基础上,将立体插画融入书中,二者相辅相成,既能让读者体验到传统阅读的乐趣,又能够沉浸于丰富的立体纸艺场景中。

  这两本书均由“青葫芦”旗下的跃然立体书团队策划。该团队主策划人王伟是目前国内立体书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设计立体书,曾荣获全球立体书界最高奖项“梅根多夫大奖·最佳纸艺设计师奖”。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历时三年创作的全景立体书《打开故宫》全长3米2,被称赞是一本“直接可以把整座故宫搬回家”的书。该书于2021年获梅根多夫奖,这是中国童书首次获得该奖项,上市两年已销售50余万本。(完)

【编辑:唐炜妮】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新春见闻)上海乡村里的文艺“复兴”年 - 四部门:加快推进机场噪声污染防控标准体系建设

(新春见闻)上海乡村里的文艺“复兴”年

发布时间:2024-08-23 15:06:03 来源: sp20240823

   中新社 上海2月9日电 题:上海乡村里的文艺“复兴”年

   中新社 记者 缪璐

  临近春节,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上海相声大会创始人赵松涛变得异常忙碌。除了日常演出,他还要在自己所居住的林家村展现另一番“才艺”。

  赵松涛出生于河南新郑,“扣碗儿”(酥肉、鸡块、排骨进行煎炸蒸制)是当地特色,因此他需要早做准备,以便与来自五湖四海的邻居们交换彼此的“年味”。除此之外,身在异乡的他还要和儿子准备快板节目《数花灯》,以期在正月十五镇里的元宵节活动中,为林家村“长脸面”。

  林家村地处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东南隅,也是上海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赵松涛2015年经朋友推荐来到林家村,随后便与父母在此定居。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不少艺术家聚集于此,林家村走出了一条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也拥有着与众不同的文艺“复兴”年。

2月6日,林家村村民房屋院墙上的墙绘。 中新社 记者 缪璐 摄

  走进林家村,每个角落都充斥着文艺气息。村民房屋的院墙上,一幅幅墙绘相映成趣,内容大多与村民日常相关,春种燕飞、水韵江南、鱼米之乡……有的院落布置着雕塑,有的院落里则展示着画作和瓷器。

  这些作品很多出自定居于此的艺术家们。“艺术的艺字,其古字形像一个人双手持草木,表示种植,后期引申为‘才能、技能’等含义。因此农村是艺术之根,艺术回归农村,才能吸收真正的养分。”赵松涛告诉 中新社 记者。在林家村,赵松涛创作出了《子曰》等作品,还把林家村的故事编成快板节目《唱一唱我住的这个村儿》。

  中国一级美术师(三级)、雕塑家杨冬白也在林家村的自然风光和原生态的村落形态中获取灵感,作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雕塑学科带头人,他还把一些课堂搬到林家村,带领学生们来村里创作,介绍自己的朋友们到村里举办展览,把一些大型研讨交流会放到村里。上海香山画院画师、海派艺术家张恢则从这里船娘的服饰中找到了自己下一个作品的创作方向……

2月9日,中国一级美术师(三级)、雕塑家杨冬白在林家村院落里的雕塑。 中新社 记者 缪璐 摄

  大师们的聚集也让林家村的村民们受到艺术熏陶,今年78岁的许凤英,就因此与油画结缘。2023年10月,许凤英的女儿帮她举办了“爱大米,爱梵高——青浦农民画家许凤英画展”,共展出一百五十多幅作品。

  许凤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70岁之前,她“抓虾下地,养花养草”,一场手术后,她不能再下地干活。原本许凤英感觉生活枯燥无味,但随着艺术家邻居们的到来,开朗好学的许凤英经常去请教这些近邻,艺术大咖们也很乐意教她。

  从调色、技法、临摹学起,许凤英逐渐在绘画中寻找到了自我,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割稻子的车在金黄色的稻田里工作;猫和鱼互相盯梢;鸭和鹅在水里嬉戏……许凤英的画作集中展现着田园生活的美好,以及农民们对土地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2月6日,78岁的许凤英正在绘画。 中新社 记者 缪璐 摄

  龙年之际,许凤英正在构思一副以龙为主题的画作,但她却迟迟未动手。“龙是一定要画好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图腾,而且在农村,还有天龙地龙,这些都影响着农民的收成,不能随便画。”言语间充满着她对自然的敬畏。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林家村书记徐永坚说:“林家村深厚的文化氛围、独特的村居景观,给艺术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吸引了外界优秀的文化团队进驻;这些文化团队,也让林家村村民有了更多接触到艺术文化的机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村民尊重艺术、艺术反哺乡村的良性循环。”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林家村在稻花香里,与艺术同行,渐渐走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柳暗花明。(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