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英青年艺术家姜啸然:以“汉骨欧风”包容中西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24-08-30 19:17:11 来源: sp20240830

   中新社 伦敦10月14日电 题:旅英青年艺术家姜啸然:以“汉骨欧风”包容中西文化差异

   中新社 记者 欧阳开宇

  “理解不同的文化要有一个开明的眼光。以开放的心态、平和的态度,才能包容文化上的差异。这也是我进行创作所遵循的一个重要信条。”旅英青年艺术家姜啸然日前在伦敦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姜啸然自幼学画,师从爱新觉罗·溥佐、孙其峰、萧朗;自幼习字,师从余明善、田蕴章。她从南开大学美术学硕士毕业后,便前往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继续研读纯艺术。

2023年10月初,姜啸然携作品参加在伦敦举办的艺术联展。  中新社 记者 欧阳开宇 摄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从小就耳濡目染,这如同一颗种子,深埋在心里,经过在中国学习的沉淀和积累,又来到伦敦吸收新的养分,这颗种子慢慢生根发芽,形成现在中西结合的风格。”姜啸然说。

  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姜啸然在艺术上融汇中西,博古览今,其画作被评论家称为“汉骨欧风”。“汉骨欧风”也成为这位旅英青年艺术家探索中西文化融通的“一把钥匙”。

  比如,在泰特美术馆利物浦馆,姜啸然展示其系列作品《烟》。这个系列是用绢和笔墨作为媒介,绢半透明的质地,加上工笔水墨细腻的质感,让外国人感受到中国艺术之美。她和丈夫一起创办双语杂志《ART.ZIP》在中英发行,每一期主题各异,包括博物馆、儿童戏剧、工作室等,杂志把英国有意思的艺术带给中国的读者,同时也把中国的艺术介绍到英国。

姜啸然系列作品《烟》的一部分  (受访者供图)

  姜啸然曾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一套书《这才是艺术》。这套书一共十本,近30万字,介绍顾恺之、宋徽宗、赵孟頫、文徵明、八大山人,以及达·芬奇、凡·高、蒙德里安、毕加索、安迪·沃霍尔等人的艺术作品。

  “之所以中西艺术作品都有,就是希望让人们看到他们对于同一个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比如猫,毕加索和八大山人都画过,但是两个人表达的方式完全不同,又都那么有趣味,且合情合理。”姜啸然说。

  如今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对姜啸然的创作也带来不少帮助和启发。姜啸然说,科技加快了创作速度,也增加作品传播速度,之前一直用传统国画材料来创作,疫情之后开始使用平板电脑进行创作,近期也在尝试使用一些AI制图技术,来创作包含中西文化元素的作品。

观展者近日通过AI观图软件拍摄姜啸然的作品。   中新社 记者 欧阳开宇 摄

  “不论技术怎么发展,作品的精神内核不会变。”姜啸然认为,作为一个学中国传统国画的出身的人,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这样的想法、情感,不论用何种媒介来创作,都不可改变。

  这种精神内核也为姜啸然塑造“汉骨欧风”提供源源动力。姜啸然说,中英的艺术文化底蕴都很深厚,未来将为“汉骨欧风”赋予更多时代意义,努力让更多外国人看到中国艺术,使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同时也把更多海外的艺术带到中国。(完)

【编辑:黄钰涵】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访“深港历史文化之根”:多元文化与烟火气并存 - 5月15日起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

访“深港历史文化之根”:多元文化与烟火气并存

发布时间:2024-08-30 19:17:13 来源: sp20240830

  【港澳台专线】访“深港历史文化之根”:多元文化与烟火气并存

   中新社 深圳1月12日电 题:访“深港历史文化之根”:多元文化与烟火气并存

   中新社 记者 蔡敏婕

  在深圳车水马龙的现代化大都市内,隐藏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城中城”,这里便是南头古城。记者近日穿过明代的城门步入古城,可见古城原生态与现代商业鲜活共生,老式住宅、老字号饼店与来自港澳的特色文创店铺、艺术家工作室等共存,让古城老街充满生活气息。

1月11日,深圳南头古城。 中新社 记者 蔡敏婕 摄

  被誉为“深港历史文化之根”的南头古城吸引不少港人回来探访或“寻根”。1月11日,香港都会大学商学院举办的2024大湾区中期进度研习营师生步入古城,穿过城楼牌坊,走在老街上聆听古城的前世今生,见证深港共同的历史源头。

  “香港青年通过在南头古城举办的各种活动了解到古城的前世今生,他们对南山乃至深圳的发展感到非常惊讶。”香港南头同乡会会长陈伟光说。

2021年,深圳南头古城。(南山街道供图)

  南头古城曾是深港地区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之一。南山博物馆馆长戚鑫表示,从地方行政沿革上溯源,自有行政建制以来直至鸦片战争之前,深圳和香港属同一个行政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深港民众在背山面海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劳动生息。

  戚鑫以汉代的文物举例说:“从深圳南头红花园东汉墓与香港李郑屋汉墓出土的文物看来,文物的形制、工艺和造型都极为相似,这也反映出同一时期深港两地的居民,他们对生产瓷器、陶器的做法和所取的材料是一致的,都是取自同样的一批陶土。”

  深圳南头与香港一衣带水,不少南头籍人士在香港扎根。2019年初,一群热心社会事务的香港南头籍人士发起成立了香港南头同乡会。陈伟光介绍,同乡会成立后,不断促进两地交流,介绍香港青年到南头创业。

  “如今在古城,已有16家香港企业过来创业,其中12家由我们引进,大部分企业是由25岁至30岁这些年轻人过来创业。”陈伟光说,在南头古城开设商铺的,不乏毕业于名牌大学和曾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的港青。

  在古城,经常能看到港式云吞面店、奶茶店以及西饼店。目前正在南头同乡会举办的“香港饮食文化展”,是以古城内汇聚的不同的香港美食典型作为切入点,通过讲述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让两地青年体验到香港和南头古城在饮食文化基因上的同源性。

  在古城内,一家凉茶甜品铺吸引海内外游客注意,里边的柜台展示着灵芝、陈皮、海底椰等药材。有海外游客一边品尝着龟苓膏,一边指着柜台里的药材学中文。

  “如今到古城最多的就是香港游客,他们回来‘寻根’或者是找美食,我们店还特别设有香港旅客专属的扫码付款功能,用港币付款。”该凉茶甜品铺的创始人赖逸珊来自香港,在南头古城开店近4年来,她感受到古城特有的生活气息,古城内浓郁的岭南文化更是深港“同宗同源文化底蕴”的最好体现。

  伴随着城市肌理与人文轨迹的不断更新,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南头古城通过引入艺术、创意等文化产业,让古城多元文化与烟火气并存。

  “我的儿子从香港大学建筑系毕业后,现在也来到南头古城开设工作室,我的女儿也准备接棒我在深圳的生意。”赖逸珊说:“现在很多香港人回来创业或者居住,很多朋友也看到我在这边创业有成,都很想过来,我也鼓励大家可以多回来。”(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