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 | 文博)品明清御瓷:诗、书、画、印皆入瓷

发布时间:2024-07-25 17:00:51 来源: sp20240725

   中新社 南昌2月29日电 题:品明清御瓷:诗、书、画、印皆入瓷

   中新社 记者 李韵涵

  从庄严肃穆的祭祀瓷,到极尽巧思的赏玩瓷,正在江西省博物馆举办的“御瓷归来”展览中,180件御瓷珍品记录了明清时期中国最先进的制瓷工艺,亦承载了浓郁的东方气韵与审美。

  御窑,是明清两朝在景德镇设立的专门负责组织瓷器生产的机构,所产瓷器专供御用。从文人雅士到花鸟鱼虫,从吉庆祥瑞到佛道仙缘,御瓷所呈现的主题装饰不仅反映出当朝统治者的喜好,也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

2月27日,正在江西省博物馆展出的“粉彩开光乾隆御制诗花卉纹蝠耳瓶”。 刘思伟 摄

  “雍正更欣赏风雅、雅致一些的瓷器,乾隆则喜爱繁复华丽与奇巧的瓷器。”展览中有一款“粉彩开光乾隆御制诗花卉纹蝠耳瓶”,江西省博物馆藏品保管部保管员、“御瓷归来”展览策展人李雪蕾介绍说,此瓶上的画为康雍名臣蒋廷锡所绘四季花卉,诗文出自乾隆御题诗,采用斗彩和粉彩相结合的装饰,工艺复杂,并钤“惟精惟一”“乾隆宸翰”印,完美体现了诗、书、画、印皆入瓷。

  “青花瓷和釉里红瓷都是明代景德镇发明的高温釉下彩瓷。”据李雪蕾介绍,青花瓷由含氧化钴的青花料绘制,在明永乐时期,青花瓷所用青花料是进口的苏麻离青,会产生铁锈斑,后经不断创新,明宣德时期逐渐试用国产的青花料。“明清御窑瓷器经过六百年不间断的工艺创新,才能做到佳器频出,高峰迭起。”

2月27日,正在“御瓷归来”展览上展出的“青花釉里红折枝石榴纹抱月瓶”。 刘思伟 摄

  釉里红瓷由铜红料绘制,经高温氧化气氛下烧成,其纹饰呈红色。李雪蕾介绍说,釉里红的成功烧制需要精准控温,非常难,御窑自明初开始不断改良试验工艺,至清康熙时期呈色稳定,雍正时期青花釉里红技术已至臻纯熟。

  作为“高精尖”科技成果,御窑瓷器可谓聚历代名窑制瓷智慧,集各类工艺之所长,汇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粹。据李雪蕾介绍,景德镇御窑不仅可以烧制出仿官、汝、哥、定、钧、龙泉等前代甚至同时代的名窑釉色,还能跨界“整活儿”,用瓷制作出几可乱真的仿青铜、铜器、漆器、竹编、木器、金器、玉石器等制品。

景德镇御窑可用瓷制作出几可乱真的仿青铜、铜器、漆器、竹编、木器、金器、玉石器等制品。 刘思伟 摄

  “这次展出的清代乾隆时期的僧帽壶,仿藏传佛教僧侣帽子形状制作的器形,纹饰为汉族传统的龙穿绣球花,是汉藏文化融合的体现。”李雪蕾称,此次展览中展出了许多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御瓷,还有许多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中西亚地区的金属器形和纹饰,御瓷上的阿拉伯文、波斯文、梵文体现着当时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

2月27日,正在“御瓷归来”展览上展出的“清乾隆时期斗彩螭龙穿花纹僧帽壶”。 刘思伟 摄

  “末代皇帝溥仪曾请英国人庄士敦当老师,他自己也逐渐接受了一些西式的生活方式,当时景德镇根据他的需求烧制了一整套瓷质西餐具。”李雪蕾称,明清时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不断碰撞出新火花,也成为景德镇御窑源源不断的创意灵感。

御窑有着严苛的挑选制度和规范流程,该件展品因把五爪龙画成了六爪便不能呈至御前。刘思伟 摄

  在展览中,除精致的成品瓷外,一些因瑕疵无法面世的碎瓷片也讲述着御瓷故事。“这件器物的器型和发色都非常好,但因为把五爪龙画成了六爪便不能呈至御前,诸如此类任何细微的差错都是不被接受的。”据李雪蕾介绍,明清御窑对于龙纹有严格的规定,尤其是明代早中期,龙纹只许皇家使用,而五爪龙只供皇帝使用,出于御窑严苛的挑选制度和规范流程,明代早中期的淘汰品为避免流入民间都被打碎就地掩埋。

  自明初建立,经六百余年时光流转,如今的景德镇御窑厂底下仍埋藏着许多不能进宫的碎瓷片。随着古陶瓷基因库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成立,万千瓷片也有了新使命,正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发掘古陶瓷的文明故事。(完)

【编辑:邵婉云】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汇聚团结奋斗的力量(人民论坛) - 沈阳故宫以86件(套)院藏龙纹文物阐释纹饰里的中国龙

汇聚团结奋斗的力量(人民论坛)

发布时间:2024-07-25 17:00:52 来源: sp20240725

  作为全国政协中华全国总工会界别的委员,粟斌在调研中有个习惯——跟工人师傅聊天时不拿笔记本,因为他发现:“拿个本子做记录,有的人就不愿意跟你说心里话,他有顾虑。”到一线交流,他总是把“听”放在第一位,把诉求和建议记在脑子里,过后再整理。过去的一年,粟斌委员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深入18个省份、近30个城市调研,把民意民智汇聚成一条条建议,准备带到即将召开的2024年全国两会上。同粟斌委员一样,来自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代表委员,深入实践、贴近群众,以倾情履职彰显着中国式民主的优势和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既立足现实国情,又植根厚重的文明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日益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近年来,从开设“代表通道”“委员通道”,到优化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再到全国政协增设环境资源界别……完善制度、创新举措,“两会时间”成色更足、效果更好。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才能更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团结奋斗的力量。

  团结是金,力量源于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是以沟通协商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怎样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怎样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如何更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纵览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总是与公众关切同频共振,大家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各类问题的最优解,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

  奋斗最美,万事奋斗以成。今天,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要紧紧依靠人民,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汇聚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制度程序,有效保证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前进道路上,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铆足“一股劲”、拧成“一股绳”,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来,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2日 04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