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呼唤新型劳动者】晋升顺畅 待遇加“新” 荣誉加持

发布时间:2024-07-29 10:17:57 来源: sp20240729

  “如何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今年全国两会上,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货车分厂电焊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王海代表,对产业工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是上升的通道要更顺畅一些。”王海代表持续关注技能工人的成长。一名技术工人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按部就班逐步提升大约需要十五六年时间。“按照现行‘新八级工’制度,加上前面的学徒,后面的‘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可能过程会更长。”王海代表说。

  “我从中级工到高级工,是参加劳动和技能竞赛获得名次后破格晋升的。”王海代表坦言,那次“职称加速”对自己后来不断提升技能水平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广西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钢轧事业部准备车间副主任黄成辉代表,也曾因为在一次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从而实现了中级工到高级工的跨越。

  自此,黄成辉代表不仅更有信心去苦练技术,而且开始尝试琢磨改进生产环节和方法。

  “要设立更多的劳动和技能竞赛通道。”黄成辉代表说,“选手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经常要在赛前反复钻研,这本身就是在为创新打基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7416厂班组长,国家高级技师、航天特级技师徐立平代表就是在“反复”和“创新”之间找到了逻辑关系。

  从业30多年,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尝试中,徐立平代表带领班组员工设计、制作和改进了30多种刀具,同时还推动了危险性较高的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岗位开展“数智化”改造。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开展远距离数控整形,实现“人与操作的分离”。

  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一冶焊接技能教练赵宗合代表则认为,设立成长通道的同时,还要倡导“能者上,庸者下”,“要鼓励评选上的高技能人才用更高质量的工作回馈社会,助力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

  “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是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创造精神。”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委员在谈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时建议,加快健全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畅通人才价值实现通道,让各类人才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技能应用实践中获得应有收益,激发更强动力。

  “16名职工收到了一笔总额17.2万元的分红,个人最高分红为2万余元。”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社区经理钱海军代表告诉记者,这笔收益源于职工们参与的“三零智控补油装置”“J型线夹电动螺母紧固装置”两项成果实现的转化收益。

  “让创新创造者有更多获得感。”钱海军代表感慨道,“此举让每位发明创造人员都能按照成果价值、按比例取得利润分成,让职工创新具有不竭动力。”

  “在高级技师基础上,我们单位还自己设立了‘金蓝领’‘初级指导师’‘中级指导师’和‘高级指导师’的职称。”王海代表还有着“初级指导师”的身份。目前,他在向着“中级指导师”“高级指导师”的方向努力。

  记者也了解到,在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企业自主评定的高技能职称都有工资以外的相应津贴,从1000元到4000元不等。

  “在高技能人才待遇提高的同时,希望在荣誉授予、政治待遇方面也有所倾斜。”山东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火花科研小组组长王钦峰代表说。

  王钦峰是连任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每次我走进人民大会堂开会之前,都要问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成绩和底气为产业工人代言。”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王钦峰代表先后实现了60多项工艺革新,设计了20多种专用装备和量具,申请专利52项,45项获授权。

  王钦峰代表呼吁,要进一步做好荣誉授予、政治待遇提升工作,激励更多产业工人投身火热实践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张世光 韩韫超 邓崎凡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叶攀】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涌动澎湃“创新力” 上海“科创土壤”孕育“大国重器” - 伊朗驻叙使馆遇袭13人死 哈梅内伊誓言惩罚以色列

涌动澎湃“创新力” 上海“科创土壤”孕育“大国重器”

发布时间:2024-07-29 10:17:58 来源: sp20240729

   中新社 上海12月2日电 题:涌动澎湃“创新力” 上海“科创土壤”孕育“大国重器”

   中新社 记者 李姝徵

  C919大型客机、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走进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未来公园,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在此展出。

  一个椭圆形展厅链接四个圆形展厅,基础研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开放创新、美好生活共七个展览板块分布其间,集中展示了上海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建设的重大成果。

  不到一个月前,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在展厅内,“爱达·魔都号”模型在一片蓝色的“水域”中缓缓“航行”。

  展厅内,C919大型客机模型正在“翱翔蓝天”。 C919大型客机是中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立项、下线、首飞、取证、交付、首航……C919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凝聚了中国国内最优秀的设计人才和工程人才。

  上海作为“创新发展先行者”,正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在这片“科创土壤”上,“创新力”澎湃涌动,承载孕育出一批“大国重器”。

  “上海对‘科创土壤’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在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时,红外物理学家、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表示,上海丰厚的“科创土壤”得益于对“产、学、研、用”全链条科创体系的打造。

  在褚君浩看来,要打造全链条科创体系、培育“科创土壤”,其根本在于“人”。“好的‘科创土壤’需要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需要有战略科学家,需要具有原创精神的理论科学家,也需要从事实践、具体操作的技工型人才,更需要全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人们科学素养的提升。”褚君浩表示,如此方能孕育出科技创新的“大国重器”。

  在顶层设计方面,上海官方多次出台了更具体的执行方案来响应科创布局,确定了重点攻坚领域和主要创新主体和集群的发展规划。在成果转化方面,上海格外注重扶持各类服务机构的发展和对相关人员的激励松绑。科学普及方面,上海提出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打造上海科普品牌的目标。

  在褚君浩看来,上海尤其重视对工匠人才的培养。“在科技创新的大型工程中,不仅要理论先进、设计优越、技术路线完备,更需要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去实现它。”

  “创新力”就是竞争力,上海如何加快科创中心建设?褚君浩表示,上海应致力于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促进各类主体创新发展,强化基础科研在科技工作里的重要性。(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