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赛燕:把握辩证统一关系推进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4-09-15 19:13:31 来源: sp2024091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着眼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并强调“要抓好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从省域层面对共同富裕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实践证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一系列辩证统一关系。

  一是把握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围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建设,提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关心关注民营经济发展,让浙江大地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围绕协调利益分配,推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公共财政向农村、基层、相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打造浙江慈善大会等平台载体,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家、公益组织、志愿者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

  在新征程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鼓励创业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初次分配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调节功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是把握发展与共享的辩证统一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14亿多人都过上好日子。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最关心的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重点针对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权益保障等10个方面,建立健全民情反映机制、民主决策机制、责任落实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督查考评机制,解决了一批民生难题。

  在新征程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着力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大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把握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促进共同富裕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指出,“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等是一些重要指标,但都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总结提炼了红船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推动浙江文化软实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提出并实施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民安居乐业。

  在新征程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富足。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把握当前与长远的辩证统一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长远;既要循序渐进,又要久久为功。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全省范围组织实施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亿帮扶致富“三大工程”,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不仅为浙江日后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为探路共同富裕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实践、制度创新经验。

  在新征程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推动制定出台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把基础性工作实打实地做好。要有急不得的耐心,研究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脚踏实地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五是把握整体与局部的辩证统一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共同富裕要在整体上统筹推进,局部上分层分类分阶段协调推进,实现整体和局部有机统一,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此有深刻洞察和战略谋划,强调只有全省综合实力上去了,才有更多的财力、物力来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求把促进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直接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制度框架的构建和完善。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立足区域实际,找准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坚持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同时,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成效。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林赛燕) 【编辑:付子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深刻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价值和意义(人民要论) - 习近平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宣布中乌决定发展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深刻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价值和意义(人民要论)

发布时间:2024-09-15 19:13:34 来源: sp20240915

内容提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中华文明深厚土壤,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共同体思想,实现了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这一重大理念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在国际交往格局、全球治理、文明交流等方面提出鲜明主张,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重大实践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中国方案,指明了世界向何处去的正确方向,擘画了人类进步事业的蓝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理论价值、深远世界意义、强大实践伟力,10多年来,已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

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作为科学完整、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中华文明深厚土壤,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共同体思想,展现出对历史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实现了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人类社会形态演进规律,用“自由人联合体”描绘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提出了共同体思想。这些重要论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人类命运紧密相连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我们所处时代作出的科学判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共同体思想等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人类前途命运更具历史纵深的思考、对人类进步方向更具时代特征的指引,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始终具有“天下为公”的情怀、“天下大同”的理想,主张“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立己达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人类进步,形成了具有文化底蕴和民族风骨的优良外交传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沛滋养,坚持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世界情怀和宽广的全球视野,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展现出中国共产党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责任和担当。

开辟国际关系理论发展新境界。当前,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政治和社会思潮深刻演变。在国际风云变幻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指明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所在,展现出洞悉大势和规律的智慧和远见。这一重大理念以和平发展超越冲突对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绝对安全、以互利共赢摒弃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鉴防止文明冲突、以绿色发展呵护地球家园,蕴含新的全球治理观、国际秩序观、安全观、文明观、生态观、人权观等,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超越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传统窠臼,开辟了21世纪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具有深远世界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在国际交往、全球治理、文明交流等方面提出鲜明主张,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展现出强大影响力、生命力和感召力。

为国际交往开创新格局。世界各国从未像今天这样互通互联、彼此依存、休戚与共。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就要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思维、老框框,开创国际交往新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格局,建立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建立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格局,建立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格局,建立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格局,在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态体系方面形成“五位一体”总体框架,明确了国与国之间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相处之道,指明各国团结协作是实现文明永续发展、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构建国际交往新格局。

为全球治理确立新思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各国共同商量国际事务、共同掌握世界前途命运,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和必然趋势。但随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冷战思维甚嚣尘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直面全球治理的新形势新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旗帜鲜明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倡导多极化进程应总体稳定并具有建设性,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切实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经济全球化应顺应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为文明进步提供新智慧。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回首人类文明发展史,文明大交流阶段往往是多种文明走向繁荣、社会迅猛发展的时期,反之则往往是文明衰落、社会退步的时期。文明交流交往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路径和强劲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进一步丰富了对构建一个持久和平繁荣世界的整体思考。全球文明倡议指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共同发展的理念、原则、路径,呼应了国际社会增进文明交流对话、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共同需求,是中国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新的重要努力。

具有强大实践伟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辉旗帜下,中国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始终把自身发展同世界发展统一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重大实践成果。

广泛凝聚国际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承载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丰富内涵,多次写入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形成日益广泛深入的国际共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利己主义和保护主义,打破了个别国家唯我独尊的霸权思维,反映出中国对人类发展方向的独到见解,对于推动各国团结合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具有重要意义。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中国同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构建不同形式的命运共同体,形成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体量、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携手共建美好世界的生动局面。

激发合作共赢动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各领域国际合作提供思想引领、激发强劲动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已同全球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功举办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建国家的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各类合作项目取得了实打实的成果,共建国家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为应对全球发展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为各国广泛开展合作提供又一机制化平台。全球发展倡议纳入数十个国家和国际机构同中方签署的合作文件,数百个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发展繁荣注入力量,生动诠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追求。

汇聚应对挑战合力。当前,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严峻复杂,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日益加剧,全球治理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不合理之处,需要以新理念指导对策、以新方案统筹行动。针对重大全球性挑战,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等重要理念,站在全人类命运与共的高度,推动各国凝聚共识、协调行动、创设机制,推动各国权利共享、责任共担,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解决世界性难题开辟了新的合作模式、汇聚起强大合力。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30日 09 版)

(责编:袁勃、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