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濒危物种东方白鹳在黄河三角洲繁育超3000只雏鸟

发布时间:2024-07-30 14:46:52 来源: sp20240730

   中新网 东营10月29日电(王采怡)“如今,东方白鹳已经在黄河三角洲生活了近20年,繁育了3000余只雏鸟。”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高级工程师吴立新告诉记者,作为东方白鹳全球最重要的繁殖地之一,“中国东方白鹳之乡”黄河三角洲连年来招引该物种落户安家,成效显著。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鸟儿在天空中飞翔。王采怡 摄

  东方白鹳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因其对生存环境要求高,被视为良好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东营市黄河入海口,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数据显示,东方白鹳2005年开始在东营市繁殖,截至2022年累计成功繁育雏鸟2748只,到2023年已突破3000只大关,连续两年繁殖数均超过450只,每年迁徙期数量最多时2000只左右。东营市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之一。

  泛舟白鹳湖,沿途不时有鸟群从芦苇丛中跃起,划入天空。“在南侧的电线杆上可以看到一个个鸟巢,在这里筑巢的就是东方白鹳。”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讲解员介绍,保护区建立以来,黄河口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逐渐成为东方白鹳重要的栖息地和繁殖地。东方白鹳已经由从前的“候鸟”变为了现在的“留鸟”。

  “东方白鹳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它的选择就是生态环境好的有力佐证。”吴立新说,保护区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借助黄河实施调水调沙恢复湿地36万亩。通过架设围栏、开挖封育沟等措施,对保护区核心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实施封闭式管理。在黄河两岸种植冬小麦,建设鸟类补食区,为越冬鸟类提供食物,稳定越冬鸟类种群、数量。黄河三角洲从贫瘠的盐碱地变成了“候鸟的天堂”。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稳步改善,生物多样性持续丰富。目前,保护区内共有鸟类373种,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6种,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是全球鸟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完)

【编辑:田博群】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陕西省夏收进度已过九成 - 台防务部门委托一大学经营幼儿园传出虐童事件

陕西省夏收进度已过九成

发布时间:2024-07-30 14:46:53 来源: sp20240730

   中新网 西安6月13日电 (李一璠)记者13日从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6月12日,该省累计收获冬小麦1291.18万亩,占应收面积91.38%;冬油菜273.41万亩,占应收面积98.35%。累计夏播粮食942.55万亩,占预播面积89.77%。

2024年6月,陕西关中地区麦田一景。 彭一鹏 摄

  据悉,连日来,陕西省各地抢抓晴好天气,科学安排、合理调度,全力抢收小麦。今年“三夏”期间,该省投入农机具3.82万台,设立跨区作业服务站208个。

  该省各地通过持续开展农机手技能大培训等活动,加强机收损失率监测;加强大件运输政策宣传,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各村全面开展小麦机收、玉米播种摸排对接,对接农机作业服务,逐户、逐地块落实农机合作社和机手。

  同时,陕西省加强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全面做好农机安全技术检验,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与交通运输、气象、石油石化等部门和机构的沟通衔接,确保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畅通、农机作业秩序有序、油料供应充足。

  正值“三夏”关键时期,陕西省加密气象监测预警,加强农机组织调度和机收服务,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积极落实夏粮收储政策,为农户就近卖粮提供便利服务,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精细高效做好夏管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突出良技、良机、良法等协同,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强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防范应对,为秋粮丰收打牢基础。(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