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景德镇:三组“碰撞”讲述千年瓷都故事

发布时间:2024-08-02 13:39:27 来源: sp20240802

   中新网 景德镇7月4日电 题:景德镇:三组“碰撞”讲述千年瓷都故事

  作者 臧赫 门睿

  景德镇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在景德镇全链条的陶瓷产业中,“古”与“今”、“破”与“立”、“中”与“西”的碰撞正在上演,共同续写景德镇的“千年瓷都”故事。

  古今对望,恍若隔世

  “一城瓷器半城窑。”近年来,景德镇这座老工业城市,正焕发出年轻生机。

  位于景德镇东城片区的陶溪川文创街区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国营宇宙瓷厂。20世纪90年代中期,宇宙瓷厂停产,厂区逐渐没落。2013年,景德镇市以宇宙瓷厂为核心启动区,以陶瓷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基础对其进行改造,工业“老面孔”蝶变为城市“新地标”。

  改造保留了瓷厂原有的22栋老厂房,漫步园区,仿佛在新旧之间徘徊:独具时代风格的锯齿状“包豪斯”厂房、烟囱、水塔、锅炉房矗立原地,墙上遗留的老标语、口号等仍随处可见,但其功能和业态已被重新塑造,生发出一座座美术馆、博物馆和年轻人聚集的创业空间。

  邑空间是该街区内的一个市集空间,日用瓷器、精致摆件、精巧皮木等创意手工艺品琳琅满目,高处悬挂着“年轻人的造梦空间”字样横幅。邑空间定期精选126位研发设计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双创青年”入驻,为更多年轻人提供创新创业舞台。截至2023年底,陶溪川“双创”平台累计服务“景漂”创客2.1万名,孵化创业实体3683个,扶持注册中小微企业1800余家,带动上下游就业超11万人。

陶溪川邑空间内景。资料图

  走出邑空间,对面就是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其中的老设备、老物件展示了景德镇陶瓷工业走过的百年沧桑。一路之隔,邑空间和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古今对望,陈旧的遗址铭刻着沧桑,崭新的玻璃幕墙照应着巨变。

陶溪川文创街区街景。资料图

  破瓷废土,浴火重生

  机器轰鸣,自动流水线和AGV运输车运转忙碌,巨大的窑炉内窑火持续燃烧……在景德镇一家工厂内,废弃瓷片等固体废弃物正在经历“浴火新生”,从只能被丢弃的垃圾变成热销海内外的新型建筑材料——发泡陶瓷。

  景德镇金绿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漠华告诉记者,把经过处理的固废送进窑炉,经10余个小时高温烧制,就可以制成发泡陶瓷。其质量轻、隔热保温效果良好,可用作建筑外墙、家装墙面等。

  罗马柱、仿石砖、异形吊顶、玩具摆件……由发泡陶瓷制作的产品五花八门,即使近距离观察,也很难想象这是“垃圾”做成的产品。“别人眼里的垃圾,是我们生产的原材料。”金绿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薛俊东介绍说。据介绍,目前该公司已与景德镇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回收废瓷等工业废料,每年可以消耗约10万吨景德镇市的固废。

  段漠华介绍说,目前,该公司的发泡陶瓷制品已出口到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原本多被填埋处理的废瓷片,正在“重生”为颇受认可的绿色产品。

  中国艺术,包容世界

  走进景德镇珠山区“陶源谷”,谷中云雾缭绕、绿意盎然,绵延十八余里,宛若世外桃源。这里以“艺术生活街区”为发展定位,是具有中国特质的艺术疗愈目的地。

陶源谷风景。资料图

  陶源谷汇集陶瓷手工体验、艺术展览等多种业态,聚集130多位大师、教授,成为景德镇乃至全国的陶瓷文化艺术人才核心聚集地,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化身“景漂”前来寻梦圆梦,来自法国的亚瑟·斯科尔(Arthur Scor)就是其中一位。

  亚瑟·斯科尔目前已经在陶源谷的占绍陶艺实践基地不间断学习了一个月。“我知道景德镇有全世界最好的制陶技术,所以来这学习。”他表示,虽然学习制陶技术并不容易,但老师们技艺高超,也很有耐心,学习体验很好。

  亚瑟·斯科尔打算学成回国后开一间陶艺工作室。“学会了拉坯,我还想在器型上融合一些法国、意大利或地中海风格。”

  无独有偶,陶溪川同样汇聚了全球“景漂”创客及多元媒材的手工艺创作者。

  每年春秋两季,陶溪川以“民族的、世界的”为核心举办“春秋大集”,邀请全球艺术家参与,以陶瓷为媒,用公共文化活动牵手世界,传承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据悉,2024年5月的“春秋大集”邀请了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艺术家、手艺人参展,策划了艺术集市、民族歌舞等丰富活动,吸引诸多游客。

  千年窑火不断,在景德镇这片“国际瓷都”的热土上,传承创新、循环发展、对话世界的故事仍将继续上演。(完)

【编辑:房家梁】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 “五外联动”助力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 - 王毅会见德国总理外事顾问普吕特纳

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 “五外联动”助力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

发布时间:2024-08-02 13:39:28 来源: sp20240802

  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

  “五外联动”助力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胡 健 李 刚

  外贸出口增长好于预期,招引外资成果连连,外包、外经、外智协同发力……2023年,广东实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带动广东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嘟——”日前,在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国际物流港,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着约4000辆新能源汽车的滚装船“开拓者1号”正式离港,开启了该船欧洲首航行程。

  2023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8.3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0.3%,其中出口5.4万亿元,增长2.5%,好于预期。广东外贸占全国比重从年初低位的17.6%,回升至全年的19.9%,继续稳居外贸第一大省。

  “优化对外开放布局,实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带动广东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表示。

  打造外贸新兴竞争力

  对外贸易一直是广东经济的基石。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外贸大省广东亦面临挑战。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优化对外开放布局,着力实施“五外联动”,不断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2023年前三季度,广东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430%。在广东,新能源汽车正在形成强大竞争力。

  “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引领全球,企业正进入国际化运营新阶段。”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庆洪介绍,截至2023年底,广汽集团完成中东、美洲、非洲、东南亚、东欧5个区域39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布局。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集团,2023年总计出口超24万台新能源汽车,比上年增长334.2%,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智能家电、绿色家电出口的态势很好。”在格兰仕顺德工厂,格兰仕集团副总裁邹能基介绍,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数年前格兰仕开启了家电生产线和产品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目前智能家电和绿色家电的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

  以美的、格力、格兰仕、万和等众多知名家电品牌为中心,万亿元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蓬勃发展;从深圳到东莞,从广州到惠州,新一代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茁壮成长……这里既有广东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更是广东面向未来的外贸竞争力源泉。2023年,广东出口机电产品3.5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9%,占出口总值的65.4%,其中家用电器出口增长8%。

  截至目前,广东已形成电子信息、现代轻工纺织两个万亿元级出口产业集群,正推动智能家电及设备出口迈上万亿元级台阶,培育精密仪器、生物医药、新型储能、现代农业与食品等千亿元级出口产业集群,打造新兴竞争力,开辟外贸新天地。

  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南海之滨,大亚湾畔。新年伊始,在外商独资项目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工地上,上万名施工人员分散在44个施工网格里,高空作业、焊接动火、电气作业、设备吊装……各类高炉装置高高耸立,工程车辆进出有序,部分装置即将进入调试阶段,部分配套项目已投入使用。

  而在粤西湛江东海岛上,投资总额达100亿美元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全面加速;仅第三期投资即达521亿元的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在大亚湾已全面开工,全面加速,充分发挥稳投资效应,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

  对外开放是广东不断向前跃升的动力源泉。近年来,广东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先后出台“外资十条”及其修订版等政策措施,出台地方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持续打造强大的引资引力场,提升广东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作为制造业大省,近年来,广东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2023年3月出台的《广东省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围绕产业发展提升外资招引质量,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创建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研发机构,为外资在广东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投资中国年”广东专场推介活动投资总额905亿元;粤港澳大湾区—欧洲经贸合作交流会、中国(广东)—沙特经贸合作交流会共签约项目52个、投资金额560亿元……2023年,广东锚定“大招商”“招大商”的目标,举办的一系列招商活动,成果连连。

  与此同时,广东省市各级政府精心组建外资招商队伍,积极“出海”欧洲、日韩、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扩容全球“朋友圈”。同时持续打造品牌化招商引资活动平台,拓展广交会等知名展会招商功能,以会为媒,以商招商,并组织“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等活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形成招商引资的强大合力。

  2023年,广东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591.6亿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1685个,比上年增长超50%;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7%、占比回升至三成,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40.48%。外资纷至沓来,助力“再造一个新广东”。

  外包、外经、外智齐发力

  广州钛动科技为跨境电商企业海外拓展打造了覆盖海外全媒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全链路解决方案;广东省中医院先后与瑞典、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多方面中医药的合作,每年服务境外患者超2万人次;酷狗音乐人开放平台推出的“一键出海”服务,支持音乐人作品上架至全球150家主流数字流媒体平台……

  外包产业是指企业将原本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业务外部委托给专业化服务供应商进行管理和执行的商业模式。广东作为全国重要的外贸和外向型经济大省,具备丰富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成为外包产业发展的理想之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广东服务外包执行金额314.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07%,其中信息技术外包增长12.02%、占全省服务外包比重突破四成。

  广东“五外联动”的“外经”工作,集中体现在广东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互利合作上。作为广东企业“走出去”的代表,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拥有橡胶加工厂37座,其中境外26座,境外橡胶加工能力达130万吨。

  在阿联酋迪拜,广东商品营销网络和外贸平台已经成为中国客商与当地客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与纽带,已有超过1000家广东企业通过平台“抱团出海”。继广州新塘牛仔、汕头澄海玩具、佛山陶瓷建材、中山灯饰等“广东优品”站稳脚跟后,近几年,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产品成了中东客商的新宠。

  2023年,广东省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23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97%;“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多来,广东企业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年直接投资额从3.99亿美元增长到9.91亿美元,年均增长9.27%,累计新设立境外企业(机构)2219家。

  与此同时,广东坚持引资引技引才相结合,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大力招引外资研发机构,支持外资研发中心享受进口设备免税、团队入境便利等一揽子服务。打造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琴澳跨境人才工程、澳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广东将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着力实施‘五外联动’,努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张劲松表示。(人民日报) 【编辑:张燕玲】